欢迎您访问上海知青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书海泛舟>> 作家作品介绍
作家作品介绍

《边境插队手记》简介

——我们都曾年轻过
2015年02月25日
来源:微信作者:韩自力编辑:林云普点击数:1895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韩自力,新闻系列高级编辑。
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赴黑龙江插队,1978年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退休前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闻晚报》副总编。



图为生产队知青一同在黑龙江里游泳戏水(右二为作者)

《边境插队手记》记录的是一群年轻人在中国北部农村插队的经历,作者在占有真实资料的基础上,记录了知青这一转变轨迹,是想告诉人们:尽管无法选择社会大背景,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永远是年轻人的天性。

 




十六七岁的少年带着两本“书”远行,一是红色的“下乡通知书”,一是自己手抄的《诗词格律》。

 



 
手画地块图,记录了生产队1975年的种植面积和品种。由于地块零碎分散,从北到西跨度可达十五六里,知青们常需带着干粮下地。


197710月上交生产队的误工补助费收据,当时去县里开会的农村干部每人每天有0.50元的误工补助费,但生产队还给开会的干部记着工分,又记工分又拿误工补助总不好吧?那时的人清廉,一般都会把这钱交给生产队。

下乡第一年拿到了公社发的“五好社员”奖状,八年间,渐渐变成了蹲在地头抽“蛤蟆烟”、摸一把庄稼就能估出产量的地道农民。插队的最后,还拿了个县政府发的“模范干部”奖状。

 


1976年国家对知青提出“扎根农村”的要求,一些公社青年用“倡议书”的方式希望挽回军心动摇的上山下乡运动。但更多人的心态是复杂、矛盾的。

 



插队落户五六年后,经过同事的“穿针引线”,和妻子相识、相知、相守,至今已30余年。



下乡前家人送别的场景被弟弟一一记录保存,正因为细心留下了当年的日记、和家人、战友间的书信,如今才有缀成一册的资料将当年的情景像画面一样还原。
 

十三年(19701982)在黑龙江遥远的边境线上,来时的南方少年长成了去时的北方汉子。在风霜下积淀情感,穿过荒凉、孤独,珍藏下豁达、纯朴、坚毅、激情的生命气质。

但无情的记载,遮不住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

“我并不怀念那个年代,但我要感谢黑土地,那里,曾想起我生命的拔节声!”
发布评论文章评论( 0)
共1页,当前为第1页[最前页][上一页][下一页][最后页]  转到
发表我的评论

验证码:
主编:葛天琳 黎朗晓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03 - 2010 版权所有 http://www.shzq.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