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知青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书海泛舟>> 读后感评论
读后感评论

当年步鑫生报道点滴往事的感想

2015年06月14日
来源:本 站作者:全立芳编辑:周培兴点击数:2384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改革先锋步鑫生因病于6月6日去世享年81岁,看到报道让我想起当年报道步鑫生的点滴往事。
 
  一、初识步鑫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步鑫生接手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时,企业有300多职工,却状况不佳,“泡病号”出勤率最多只有80%,而真正生病的不到“泡病假”的三分之一,老工人的退休金也无处可支。针对当时企业管理的现状与僵化体制,步鑫生在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和劳动用工及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充分调动了企业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海盐衬衫总厂面貌焕然一新。
 
  正如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写道:“步鑫生是1980年代知名度最高的企业家,他是胡耀邦‘钦点’的企业大胆改革的典型,《人民日报》自创刊以来,报道量第一的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先进人物是雷锋,第二就是步鑫生。
 
  胡耀邦批示: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
 
  步鑫生火了,据悉,短短几个月,来参观者多达数万多人,其中还包括美、英、法、德等各国驻华外交官员及记者,整个海盐县城旅馆爆满。当时我也曾挤在人群中来到海盐,正巧那天早晨在厂门口看到中央新闻纪录片厂在拍纪录片,摄像机对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上班依次走进厂门,记得那时从厂门口到马路上挤满了围观拍电影的路人,大家像追星族一样,都要一睹改革家步鑫生的风采。当步鑫生出现在镜头前时,人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步鑫生,步鑫生。”步鑫生当时成为红人的场面可见一斑。
 
  不料,导演喊了一声:”停!重来一次“,工人们只好又退出厂门准备重来。步鑫生不干了,认为这样拍电影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他与导演争执起来,只见当时导演苦苦哀求着几乎要哭了。我很同情导演,她大老远从北京赶来,一定要拍好步鑫生的纪录片,这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如果电影拍不好她回去交不了帐;同时我又很理解步鑫生,作为企业,工人要完成生产任务,不能因为拍电影而影响工作。更何况几个月来数万人连续不断的参观、采访、调研,企业应接不暇不堪重负。
 
  步鑫生大概也有点烦恼了。我记得自己当年插队时有个养猪姑娘的故事,讲的是养猪姑娘因猪养得好,被当成养猪典型到处巡回演讲,结果回去一看姑娘哭了因疏于照看猪都死了。
 
  最终达成妥协,摄影机转动起来,工人上班镜头继续重拍了一遍。我紧绷的心松了下来。
 
  考虑到当时步鑫生的接待困难问题,有关方面甚至规定:“只有师、局级以上的人才能面见步鑫生本人,其他人一律听录音。”我很荣幸,参加了步鑫生举行的招待会,可以面见步鑫生,记得那天接待室里,身材瘦小的步鑫生坐在椅子上,不知道是因为疲于接待过度疲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只见他的眼睛半开半闭,右手扶着把手,然后微微抬起,有气无力的样子,嘴里像是喃喃自语,我没听清他在说些什么,似乎他的身体很虚弱,他没有接受提问,招待会就匆匆结束。我想他当时大概实在太累了吧?同时我又感觉盛名之下的他似乎有点摆谱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步鑫生的影响。
 
  二、下台时的步鑫生
 
  1988年,因企业资不抵债步鑫生被免职,这条爆炸性的新闻迅速传播,一时激起千层浪。人性的弱点中有一点是嫉妒成功者,喜欢看成功者的失败。对步鑫生下台也不例外,更何况他因改革得罪了不少人,一些人因此兴奋,一些人津津乐道地议论。在无数有关步鑫生下台的报道中,出现了不少事后诸葛亮,有指责他霸道的,有揶揄他傲慢的,也有分析他失败原因的等等,铺天盖地,不一而足。《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的稿件标题很长,每一个字都让他冷到刺骨:《粗暴专横、讳疾忌医,步鑫生被免职债台高筑的海盐衬衫总厂正招聘经营者》。文章下的是结论式断语:“……不重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现代化管理知识贫乏,导致企业管理紊乱,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步鑫生讳疾忌医,至今仍不觉悟,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
 
  当然,我最欣赏的是友人人民日报记者高海浩写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文章,他中肯地分析了媒体记者对改革者报道的经验教训,给人启迪,令人信服。
 
  时势造英雄,也同样能制造悲剧人物。有人认为步鑫生的起落,从起始到终结,媒体的作用仅仅是推波助澜而已。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媒体与步鑫生本人均难以左右的无比炙热的时代需求。步鑫生的治厂之道本身并不神奇,但在当时却变成了神话,变成城市改革的一块敲门砖,在被无限放大的极致化的偶像背后,是必然的衰败。
 
  人们在热议步鑫生下台时,有谁想过对步鑫生个人应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此时此刻我觉得对步鑫生个人来说最需要的是关爱与鼓励,我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去拉他一把,于是我与记者站通讯员钱晓鸣再次赶赴海盐找步鑫生。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步鑫生一时无法承受,他不接电话,把自己锁在家里闭门谢客,谁也不见。我们数次登门造访都未成功。情急之下,只好给他家门缝里塞了一张纸条,说明我们是中国青年报的,我们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希望他保重身体,如果他有什么心里话要说的,需要我们反映的,我们可以为他传递。
 
  第二天,电话响了,他约我们到他家谈谈。
 
  总结失败原因,步鑫生承认有点头脑发热。他说,“领导1983年要我上西装项目,我说好吧,弄个年产量六七万套。结果打报告到省里,领导说,你是典型,要搞就搞个全国最大的,年产量30万套。结果呢?弄得不可收拾。”
 
  至于媒体,他最不满意的是那位最先报道他的某通讯社的记者,这位记者写了许多自己的报道,还编了一本书,步鑫生说自己把他当朋友,想不到他会这样落井下石,全国第一个报道自己下台的竟然也还是他,连招呼也不打。
 
  我们谈了好几个小时,根据谈话及社会上的种种议论,我们写了一份《对改革失败者不能再蹋上一只脚》的内参,内参送到中央后,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薄一波还专门作了批示,步鑫生逐步获得许多人的关心。
 
  三、争议中的步鑫生
 
  对于报道步鑫生,我还曾与报社领导发生过意见分歧。
 
  当年,那位专门报道步鑫生的某通讯社记者在其一系列报道中有一篇分量很重的通讯,专门写了步鑫生如何做好青年工作的,见到该篇报道我很兴奋,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我就赶到海盐团县委了解有关步鑫生工厂青年工作,希望从中再挖掘一些素材。不料团县委的人说,步鑫生厂里已经没有共青团组织了,团县委的人连厂门也进不去。
 
  无独有偶,步鑫生把厂工会领导也给开除了,《工人日报》驻浙江记者发了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独创精神》的内参,“揭露”了步鑫生无视工人阶级权益的14条罪状,其中包括“收买记者、自我吹捧”。胡耀邦高度重视,批示要求新华社会同浙江省委对步鑫生再作深入调查。
 
  调查结论称:改革需要具备大胆创新精神的人去推动。这些人有的跑过码头,敢作敢为,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对他们不应苛求,要善于引导。
 
  步鑫生得到了充分肯定。
 
  胡耀邦在该调查报告上第三次批示:“抓住这个指引人们向上的活榜样,对干部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统一思想,推动经济建设和整党工作。”
 
  看来,这已经不单纯是一位创新型优秀厂长的问题了。步鑫生的榜样作用,已经有着新的极特殊的内涵,而且又和整党工作联系在一起了。
 
  然而,我却还蒙在鼓里,还在就计划写一篇企业改革中还要不要群团组织,群团组织如何在企业改革中发挥作用的报道,其中当然要涉及步鑫生企业的情况。报社领导自然不赞成我的提议,他认为现在的大局是为改革杀出一条血路,至于改革中的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不要过多追究,更不能以此去干扰宣传改革者。于是我的报道计划落空了。
 
  我觉得报社领导是正确的,媒体人首先应有政治家的思维,从大局出发,避免步鑫生报道中出现杂音。但是我又认为自己也并没有错,在赞成改革、支持改革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更好地改革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当然,有时一个好的主意的提出必须符合当时的情势,显然,我的主意不合时宜。
 
  中国的国情是复杂的,当时的媒体基本也只能是一个声音去宣传步鑫生,不允许有一叮点哪怕是商榷的善意的提醒的声音,据称,政治嗅觉灵敏的全国各地无数媒体“闻风而动”,掀起一股“向步鑫生学习”的狂潮。从1984年3月9日到4月15日,仅新华社就播发了关于步鑫生的27篇报道,共计3万多字。当然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为改革杀出了血路。也许在我们的舆论环境下,如果出现了我的商榷提醒的报道,就会产生杂音,让人误解,是不是中央对步鑫生的态度变了?
 
  不过,只有一种声音,也会有点弊端,它同时却也让步鑫生产生了错觉,有点忘乎所以了,如何看待步鑫生与如何看待改革者画上了等号。步鑫生多次对虔诚的参观者表示,我是改革厂长,中央给予肯定的。支持我就是支持改革……”我想如果当时能有提个醒的报道不是更好吗?
 
  而事实上我当时的报道计划就被报社领导责问:”你对改革是什么态度?”这顶帽子扣下来,把我一下子给噎住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当步鑫生处于最痛苦的时候,那些鼓吹过他的人又马上调转枪口向他吐唾沫,他们是否想到去关心一下他呢?我觉得自己当时选择去关心他安慰他是正确的。
 
  如今步鑫生走了,但是步鑫生的人生轨迹、在今天对待改革和改革者依然不乏启迪意义。步鑫生曾这样对中新网记者说:“现在回过头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不是一路顺风的,曲曲折折,来来回回。改革本来没有路,是一块块铺路石铺出来的,我步鑫生也就是其中的一块。”
 
  步鑫生作为一个改革先锋,让我们真切地看到改革的成本和风险,这里既需要改革者的思想精神准备,也需要社会的充分包容。
 
  同时,我想宣传正能量宣传改革者的同时,我们的舆论环境对于善意的探索、提醒与商榷是否也能包涵在正能量之中,为其留有一席之地?
发布评论文章评论( 0)
共1页,当前为第1页[最前页][上一页][下一页][最后页]  转到
发表我的评论

验证码:
主编:葛天琳 黎朗晓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03 - 2010 版权所有 http://www.shzq.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