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美国一艺术评论杂志上见识了俄罗斯画家所作威尼斯水上大教堂的风景,当时甚为震撼,大教堂圆顶上闪烁着光环,云彩中凝聚了超凡入圣的气蕴,正可谓美不胜收。满怀着憧憬,踏上了威尼斯的土地,也踏进了在画面上多次浏览的“贡多拉”船。船悠悠向前,游客不由得审视两岸,不是岸,是傍河的楼房,楼房的底层均在水中,拾级而上的石梯长满了乌黑的青苔,楼底门窗尽闭,窗台门脚水印泥印,泥灰俱全,暗灰的水色在楼墙门窗间涌动不已,是黄浦江退潮后苏州河的色相。画家必定是居高楼,向天画美景的。
威尼斯城里一家接一家的旅游艺品店及餐饮店,先看了一家的菜单,两人再转进去坐定食面喝水,付账时竟然要价四十多欧元,折合六七十美元,照着菜单上的价格,无论如何也算不出如此的高价,老板说是水价,那种在空啤酒瓶里灌上的自来水,他要卖出人参蜂皇浆的价格。水已经进肚,只好被“斩”,怪不得莎士比亚会写出“威尼斯商人”的作品,奸猾商人古已有之。
大文豪在意大利境内编了“威尼斯商人”,也创作了爱情故事“罗密欧与茱丽叶”。据说是应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所请,意大利人建立了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家园,罗密欧家园早已不知所踪,剩了茱丽叶的家等游客上门。走进茱丽叶家的院子,一尊茱丽叶铜像当庭而立,许多人围拥等拍照,排到了的某人便上前手摸茱丽叶铜像双峰微笑存照,日月穿梭,铜像早已是全身乌暗,千人摸万人抚,胸前的双峰却是黄澄澄亮闪闪。据说是摸了茱丽叶的双峰,爱情运顺逐,见到一位五六十岁的中国小老太太手摸茱丽叶胸前高峰来一下“喀嚓”时禁不住莞而,莫不是她正陷于黄昏恋而不能自拔?还是根本不知就里,人云亦云,人行亦行而已。不知是谁编出如此的歪说怪谈?曾和美国女性友人谈起茱丽叶铜像及摸胸之说,女友立刻说,一定是哪个肮脏老男人想出来的花样,美国女性向来是独立不羁敢说敢论的,不过现代心理学鼻祖佛洛依德也曾被唤作“肮脏老男人”的。当今大陆上到处抢建名人故居,争当英雄之后,只望老中们不要有样学样也弄出此等怪俗来。
抵达巴黎当天即访卢浮宫,远远见到那建造在卢浮宫门口的玻璃金字塔,想起了此为老中所设计,建造前后一直是反对声浪阵阵,衬着周围的殴式建筑群,玻璃金字塔确是有点不伦不类,走进金字塔,下到卢浮宫入口处,光线明亮,这才意识到非玻璃建筑不可,再仔细想想,其实无论什么设计,建在卢浮宫门口都不会得到好评的,更何况设计人是老中,居然让一个外国人在自诩为世界艺术之都的艺术宫前造墙弄砖,法国人如何能承受?老中早就为此情此景设立了成语“班门弄斧”,问题是法国人自己也未当成鲁班。不管怎么说,游欧归来,巴黎始终是个让人渴望一去再去的城市。
捷克斯洛伐克早已一分为二,成了捷克与斯洛凡尼亚两国,进入捷克境内,立即需要将欧元换成克郎,倒是可以在肯塔基炸鸡店及某些商店使用欧元,但大街小巷商店不多,很不方便,旅馆内或出售书报期刊饮料的街边小铺时刻可为顾客换钱,价格明显提高,自游欧旅客的立场考虑,真希望所有欧洲国家全部加入欧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