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难舍 乡亲情深
汪泽峰
有人也许不理解,我汪泽峰,一个上海老知青,回城多年了,为什么退休不在上海待着,还要千里迢迢回江西峡江,到坑里来盖房长住?
我不会说虚的,实话告诉大家,确实是因为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人更好。我在十一年的插队期间,与当地的村民江西老表结下了很深厚的友情,他们对我的那份纯朴浓郁的亲情,使我回城之后难以忘怀。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越来越浓,也更喜欢安静的田园生活,感觉自己几年来看一次不过瘾,渐渐产生了想定居长住的念头。
乡亲们知道了希望我与他们长久生活在一起的愿望,便热情邀请我回来盖房安居,还特地想办法给我划了一片宅基地,帮助我实现自己的心愿。
在上海一套住房要好几百万,我退休收入不高,买房是不可能的;而在第二故乡的青山绿水间,盖一幢小楼最多十万元。住在这里,能种菜养鸡,和乡亲们聊天,为老年生活带来很多乐趣。我决定了,等将来我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有困难回了上海,这房子就归生产队所有,也算我对集体的一点回报。
平时,上海的知青朋友来故地旅游,只要我人在峡江坑里村,还可以略尽地主之谊招待他们,让这房子成为老知青驿站。
今天在知青上山下乡过去四十一周年的日子里,知青新屋落成了,峡江联谊会的好几位知青朋友,特地从上海专程赶来为我庆贺,乡亲们也热情地前来探望,我非常高兴,我的回乡梦终于实现了。
2010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