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燕尾
原产于非洲坦干伊喀湖的鱼
女王燕尾,又称为布隆迪王子。原产于非洲坦干伊喀湖,体色朴素简洁,呈淡米黄色,最大约10cm,尾鳍弓箭形状,鳃盖处有黄色条纹,鱼鳍边缘则点缀著白色的花边。成体的尾鳍会有拖长的情形。成熟後雄鱼的脸颊会出现复杂的斑纹。雌、雄鱼差别不明显,从外形上看,雄鱼的头部与背鳍交接处前端较高,此外,雄鱼的腹鳍比雌鱼长而尖,往往稍稍拖过臀鳍前端。因生长地域的不同,有许多变异种。
物种特征
身长:6~12公分(随种类不同,雌鱼最大8公分)
特征:具有延长的七弦琴状尾部,鳃盖边多有黑色斑(黑色部分:T型-女王,V型-N. splendens,山型-N. pulcher,无-N.gracilis、N.falcicula,点状-N.crassus)
生活习性
水质:24~27℃,硬水8-25 dH (12),,pH7.2~8.5
习性:群居性,整群至少有数千只甚至超过10万
性别:公母鱼无明显差异,成熟公鱼额头略突起,稍有隆背(高身)
食物:杂食性,人工饲养可用薄片、颗粒饲料、活饵
俗称燕尾的N属鱼可说是种类繁多至少包括7种数十种地域型,而且多混生 在一起,这类鱼可说是相当成功的鱼种,大部分地区皆可见到其庞大的族群,主要生活在7~15公尺的岩石区,最被人所注意的是女王及红格燕尾,他们在群落形成及繁殖行为上形成有趣的习性,整群中的每只鱼在觅食时是随意游动但每一只皆有自己的躲藏处。每一对配对亲鱼以相邻的对鱼守望相助来护卫领域,这种共同合作的情形有助于配对关系的维持,孵出幼鱼往往和前一代鱼同住,而未发情的鱼则在离繁殖处较远的外围巡游,形成群集的保护伞,每当有危险时都是由这些外围鱼只发出危险讯号给其它鱼只,如此可避免繁殖的个体遭受突如其来的危害,而被掠食者捕食的个体多为没有繁殖的『哨兵』,因此对种族延续的危害便可降至最低。
燕尾算是养殖鱼的入门鱼种,因为它耐养易繁殖,但是因为它们独特的社会性,使得它在混养上让许多人伤透脑筋,养到最后往往有一大半缸子被它们占去,使得它们因此被归为『流氓』之列,但撇开这层不谈,它的养殖成就感是相当高的,而且因为体型不大又有飘逸的体型,因此若单独饲养倒是可以满足不少人的期望,看它们亲戚一大群也是很有趣的。
物种繁殖
繁殖:基质繁殖型,多在洞穴产卵,约可产100~200颗卵,一夫一妻~多妻。
本鱼种体色朴素简洁,尾鳍弓箭形状。因生长地域的不同,有许多变异种。在本科鱼属中是售价较低,比较容易饲养繁殖的入门鱼种。
分怖于坦干伊喀湖北部区域。体色呈淡米黄色,最大约10cm,鳃盖处有黄色条纹,鱼鳍边缘则点缀著白色的花边。繁殖期雌鱼腹部膨大。利用一公多母的模式来配对,在大的繁殖缸中依然可以看到其抚育幼鱼的情形。
繁殖要多点石头,搭出洞穴最好。从产卵到能看见会游的小鱼大约要10~12天,其中孵化期7天,另外5天你可能看不见一条鱼,因为大鱼把小鱼转移到石缝中,大约5~6天,小鱼会自己又出来。他们会把卵产在岩穴的天花板上,第一次产卵可能产数十颗,几次以后可以产大约200颗左右。亲鱼相当会保护仔鱼,家族性极强,甚至其亲鱼的兄姊也会一起保护仔鱼。强健好养,所以要注意,一段时间后会有鱼满为患之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物种特征
生活习性
物种繁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