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妹》是由
成浩执导,谢丽虹、成浩编剧,
陈小艺、
汤镇宗、杨青、常戎、李婷、邵晓微、白珊、薛芳芳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外来妹》是一部生活片。主要描述六个从穷山沟赵家坳到广东打工的女性的命运。电视剧涉及到三个地域文化层面的描述,即内地、广东沿海、香港。剧中的女主人公赵小云从一个普通的打工妹成长为一个乡镇企业的负责人,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飞跃。
《外来妹》于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该剧反映的是一个变化的年代的故事,它创下了几个第一,它是第一部反映打工者生活的电视剧、第一部反映劳资关系的电视剧、第一部聘请香港演员加盟的电视剧。
1992年,该剧获中国第十二届“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一等奖和第十届全国“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连续剧奖。2018年获得第一届澳涞坞国际电视节金萱奖。
剧情简介
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发展的
广东省一带是内陆许多省市年轻人眼中的天堂,北方某省名叫赵家坳的小山村就有赵小云(陈小艺饰)、志强(常戍饰)、秀英(白珊饰)、金玲(杨青饰)、金贵(何添雄饰)、玉兰(缪婉霞饰)这六名青年男女怀着梦想来到广东,他们希望通过打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纺织、玩具制造等产业是广东的发展支柱,心细手快的打工妹远比笨手拙脚的打工仔吃香。
其中四个姑娘经老乡凤珍(
邵晓薇饰)介绍进了康乐厂,成了外来妹,“青年突击手”志强和金贵却被挡在门外,几天后依然未能找到工作,金贵选择回家,而志强给别人放鸭子。
工厂里,笨拙的金玲总是出差错,被“炒鱿鱼”,进而轻生,被人们救起;聪明的小云,由于技术好,从开始被任命为拉长助理到后来的拉长,而后又到
江生(汤镇宗饰)的建达厂当生产主管,最后为乡政府自办工厂担任厂长。
外面的生活很精彩却也是残酷的,外来妹们在磨难中逐渐成熟起来,各自选择了自己的路。
志强的自尊心很强,在江生面前一点都不给小云留面子,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导致他在
广东省再也无法待下去,最后回了老家。
秀英在打工期间,看到同村的伙伴受到重用之后,她开始迷失自己,最后做了公关小姐;金玲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成为了纺织厂的车间主任,还和厂里的一位副厂长结了婚,生活美满幸福,事业蒸蒸日上;玉兰与当地小食店的老板福生结了婚;而回到山里结婚再也不准备外出打工的秀珍,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属于这里了,她又带出了一帮小姐妹。
小云最后离开了厂子,被邀请到一家玩具工厂做厂长,开始了她新的生活和新的事业,终于成为了事业成功的女人。与她曾经一同工作的姐妹们,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结局。赵家坳的姑娘们走出了山坳,走向了现代。
角色介绍
电视剧制作
创作背景
1988年,正是《外来妹》的导演
成浩酝酿这个故事的那一年,统计数字表明,广东有外来工800万,到2003年,广东有外来工大约2000多万。导演成浩和编剧
谢丽虹是
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成浩是长沙人,毕业后分配到广州电视台工作。谢丽虹是广州人,珠影子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每年
春节,两个人都要分别南下和北上,对于成浩来说,直接促成他创作这部电视剧的,正是当年在
衡阳站大批南下打工者涌入站台的情形对他的触动。那时广东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方,就把时代背景锁定在了广东。《外来妹》的出现,也是广东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工人进入珠三角,当时广东经济发达,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他们进入珠三角,探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付出,有得到,也有得不到。导演
成浩和编剧
谢丽虹被他们感动了,本着
现实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创作。
成浩表示,《外来妹》的背景是,在珠三角的工厂以及其他地区,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每个人都把各自的文化带到了他所来到的地方,他正在生活的当下。
谢丽虹回忆当年的情形,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外来妹们在从乡村走向城市后人的意识的觉醒。很多年轻的女孩子通过努力走上企业管理者的岗位,她们有较高的经济收入、有对自己人生的新的规划,在和她们的交往中,谢丽虹感到了她们正逐渐变得自信,有时候那些女孩子会主动找他们聊天,请他们喝茶,很多故事就是这样“聊”出来的,《外来妹》中的每一个女主人公都有生活中的原型。
拍摄过程
1990年《外来妹》开拍,第一组镜头就是在
广州火车站取景。
1990年,成浩与谢丽虹一起,带着
广州广播电视台批的3000元创作费,一头扎进当时“三来一补”企业最多的东莞,他们在南栅开发区和打工者们一起生活了几个月,睡铁架床、吃食堂,由于当时“三来一补”企业的特点,这里的打工者大部分是女性,成浩和谢丽虹都说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女儿国”。广州话把这批女工叫做“捞妹”,成浩用“外来妹”称呼她们。
《外来妹》拍摄之时条件相当简陋,架一个灯光棚,剧组就开始拍摄了。有一次拍摄一个下雨的镜头,摄像机竟然受潮“罢工”,剧组又要从东莞回广州换设备。因为麦克风的质量不好,也不能同期声拍摄。
电视剧配乐
播出信息
1991年
春节前广州电视台播放《外来妹》,播出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两个月后,作为春节后的第一部电视剧,《外来妹》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一时间《外来妹》的主题曲红遍全国,“外来妹”成为一个和
广东省的
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词汇,并在全国叫响。1992年,邓小平南巡。这一年,《外来妹》更在全国热播。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作品影响
《外来妹》播出后,影响了一两代人。从全国范围来看,人们是把《外来妹》当作非常具有启迪性的作品来看待的,表达了人们非常渴望开放的心态。
《外来妹》反映的是一个变化的年代的故事,它是第一部反映打工者生活的电视剧、第一部反映劳资关系的电视剧、第一部聘请
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员加盟的电视剧。《外来妹》后来获得了飞天奖。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数据截至2023年12月16日)
媒体评价
《外来妹》反映的是一个变化的年代的故事,它创下了几个第一,它是第一部反映打工者生活的电视剧、第一部反映劳资关系的电视剧、第一部聘请
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员加盟的电视剧。尽管反映了一个变化的年代的故事,但它采用的却是普通人的视角,采用的是
平民化的策略,无论多么辉煌的时代,普通人总是时代生活的主角,这即是为什么《外来妹》关注普通人但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新浪资讯评)
《外来妹》通过北方小山村到广东打工的六名青年男女的际遇,向观众展现了变革中的社会面貌,主人公赵小芸从打工妹到企业家的成长历程,表现了普通人在变革时代中应对观念的冲突、寻找自己定位的艰难与困惑。《外来妹》也是第一部反映打工者生活和劳资关系的电视剧。赵小芸与工友们从开始朴素的互助友爱,到有了竞争意识,再发展为自尊自强的独立意识;与香港老板江生从掺杂个人情感到金钱至上的雇佣关系,从而认识到利用与被利用关系,进而成长为新型的雇佣者。以赵小芸为代表的外来妹的现代意识的生成,从侧面反映了
改革开放的曲折历程。(团结报评)
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外来妹》记录和反映了这个时代。以“外来妹”为代表的技能型人才,为
深圳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深圳发展史上一个时代的重要符号。(深圳新闻网评)
《外来妹》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展示了改革开放给珠江三角洲带来的经济腾飞,更通过一群打工妹的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改变。(南都
广州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