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北溟(1907~1990),中国哲学史专家。字渤候,湖南湘潭人。1934至1937年期间,他在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任教并担任《东南日报》主笔,1938年创办《浙江潮》周刊,1941年担任《
浙江日报》社社长。1946年后,先后任
大夏大学、
光华大学、
上海法学院和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校教授。严北溟的学术贡献涵盖了中国哲学史、佛教哲学史等多个领域。他的著作包括《西行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
儒道佛思想散论》《
中国佛教哲学简史》等。
严北溟3岁丧父,6岁即以对句、
草书而有“神童”之称。因家贫无缘进正规学校求学,靠自学成才。
17岁时,严北溟考取省邮务管理局邮务员,此后接触
马克思列宁主义,投身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洪流。1927年5月,由
郭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周后因长沙“马日事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34年5月至1937年10月,严北溟在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任教,讲授哲学、时事和中国近代史等课,宣传抗日和革命理论,在严北溟的影响和资助下,有30多名青年学生奔赴
延安市等地参加抗日。同时还担任《
东南日报》评论和主笔,发表文章百余篇。
1938年春,严北溟受浙江省主席
黄绍竑之邀,草拟《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十条,创办《浙江潮》周刊,任主编,并兼任浙江省军官教导总队政治指导室主任。1939年春,主持中共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视察
浙江省时,召见了严北溟。
1941年3月,严北溟担任《
浙江日报》发行人兼社长。抗战胜利后到
上海市先后担任
大夏大学、
光华大学、
上海法学院教授。解放前夕参加国共和谈代表团,和谈破裂,随团起义。解放后,由董必武介绍到
复旦大学任教。
严北溟生前曾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无神论学会顾问,上海哲学学会和宗教学会理事、副会长,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委员,辞海编委兼中国哲学史分科主编,哲学大辞典副主编兼中国哲学史卷主编等职。
严北溟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佛教史及佛教哲学、因明学研究,对中国思想史、佛教有精深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讲义》《列子译注》《儒道佛思想散论》《中国佛教哲学简史》;主编的有《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辩证唯物主义和经济规律》。
严北溟很注重对儒学的研究。60年代初,他发表《论仁一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及其辐射线》一文,冰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既是孔子哲学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点。
孔子的“仁”包含着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教育、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的综合意义,孔子哲学就是围绕着“仁”这个核心而放出其光彩夺目的辐射线的。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学说是作为搞好社会关系的一根总线索。
80年代初,他明确指出孔子要平反,“孔家店”要打倒!他认为,打倒“孔家店”并不意味着对孔子本身及其学说的彻底否定,应该把二者区别开来。“孔家店”的老板并不是孔子,而是封建统治者和其他反动派,“孔家店”兜销的货色,并不真正是孔子学说中积极的合理的部分,而大都是经过封建御用学者涂抹改装、加油添醋的一些冒充
孔学的腐朽的东西。
80年代末,他又把着重点转移到儒学在现代化中的地位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上。在他看来,以
孔子“
仁学”为核心的
人道主义思想具有反神道主义、反禁欲主义、反蒙昧主义、反主观主义、反专制主义、反侵略主义等六种进步倾向。
至于道家,他对
庄子情有独钟,提出许多创见。究竟谁是《
庄子》内、外、杂篇的作者?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点:分析庄子思想既要打破内、外、杂篇的界限,也要废除以内篇或外杂篇中某一篇,甚至某篇中某一论点,某一种文章风格作为鉴定标准的办法,而把《庄子》这部书看作以庄子思想为主的由庄子及其后学所撰著的总集。正因如此,所以其中某些思想有矛盾,某些篇章有抵触,原是很自然的。针对学术界一般把庄子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严北溟指出,庄子哲学基本上是客观唯心主义,但也包含着一些
唯物主义因素。他的失足,是没有把唯物观点坚持下去,走入了客观
唯心主义歧途,而不是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同一般认为
庄子哲学是战国时期没落贵族奴隶主意识的反映、从而评价它的历史作用,也较多地从消极方面着眼的见解相反,严北溟认为庄子不但不是“顽固坚持奴隶主立场”,而且他是站在反对或背叛(假定他确为没落贵族出身)奴隶主阶级而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庄子哲学本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所以对后人的影响也有这两个方面,其积极方面是占主导地位的。
此外,他还把庄子哲学放在整个道家思想演变中加以考察。他认为,第一,道家学说从
老子始创,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到
庄子才集大成,完成了道家思想的较高总结,也就是建立了庄子哲学的完整体系。第二,道家人物都谈“道”,但各有偏重。大体言之,老子着重在
本体论方面,宋、尹着重在认识论方面,
杨朱一派着重在人生哲学特别是养生论方面,
田骈、
慎到着重在政治方面。庄子则继承和发展了道家先辈学说,倾向于“内圣外王”,全面综合。第三,道家谈“道”,都承认“道”是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他们或者主要从规律意义上来理解“道”,强调“道”的客观作用,因而有着更多和更鲜明的
唯物主义;或者把“道”伦理化、神秘化,倒向客观唯心主义。作为道家思想集大成者的
庄子,在思想实质上,则更是以反对主观主义作为一大特征的。
严北溟晚年在佛学研究方面用力甚勤,《
中国佛教哲学简史》是他的一部力作,书中不乏作者的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很富有启发性。严北溟不满足于对佛教史实的一般叙述,而是力图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纷繁的宗教现象中寻找出本质的东西,从佛教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佛教,他既不盲目信仰,也没有采取简单否定的方法,而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它加以认真的分析,既肯定它的某些合理因素,同时也深刻揭示出它的宗教本质和社会作用。由于作者的分析和结论都以史实为依据,因而就比较能使人信服。该书以简明流畅的文字,对佛教哲学进行深入浅出的说明,对于一些难懂的专门术语和重要引文,都用现代语言进行了诠释和翻译。这是该书的一大特点。他还对佛教哲学在思想史上的挑战、《
红楼梦》与佛学思想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别具一格的、饶有兴味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