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敏泉 (1908—1954),
闽侯县人。
黄埔军校第六期、
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毕业。1947年3月任第1战区洛川指挥所参谋长,1948年4月任
绥靖公署副参谋长。1949年1月任第76军
中将军长,12月代理第7兵团副司令官, 后赴
台湾省。1954年12月20日病逝。
薛敏泉 (1908—1954,)中将,号贵生,福建闽侯人。黄埔军校第6期交通科、陆军大学第11期毕业。1937年任陆军大学教官,1939年任第71军36师参谋长,1940年任西北游击干部训练班总队附,1942年任第16军
少将参谋长,1945年1月任第1军78师师长,5月改任第91军新编4师师长,1946年6月任第1战区副参谋长,1947年3月任第1战区洛川指挥所参谋长,1948年4月任
绥靖公署副参谋长,12月任第12编练处新兵训练总队总队长,1949年1月任第76军
中将军长,12月代理第7兵团副司令官, 12月25日在四川三台按照裴昌会起义命令派人与解放军联系起义。后赴
台湾省,1954年12月20日病逝。
薛敏泉1937年陆军大学毕业以后因成绩优异留校当了一阵教官,主讲
拿破仑·波拿巴战史,1939选择了投归
胡宗南麾下,被长期安排担任教育和参谋工作,成了胡系中较为出色的参谋人员之一。当时在国军内部有三大参谋长之名(
郭寄峤、
赵家骧、
盛文),而在胡宗南系统中也有三大参谋长,薛敏泉即是其中之一,另两人则是
罗列和盛文。在经历过七年抗战之后,胡宗南为了培养薛敏泉的资历,终于把薛调去当78师师长。但还没到与日军或者是之后的解放军交战时,就又给调到了
绥靖公署当副参谋长。在那里,薛敏泉和参谋长盛文一起出谋划策,制订了进攻
延安市的作战计划。在占领延安后,又参与制订了一系列与解放军的作战计划。
要说薛敏泉的参谋业务那是绝对具备出色水准的。遗憾的是,没有任何带队作战经验的薛敏泉在制订作战计划时,注定了他只能纸上谈兵。许多被他所认为合理的布置,套用到
野战部队的实际行动上便成了十分的不合理,弄的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怨声载道。想要灵活处置一下,薛敏泉又大吵大闹说不尊重参谋长的独立指挥权。结果是,
胡宗南仍然重用薛敏泉等参谋人员,并且为了完善他们的资历,还陆续把他们外放当军长,首先就是
盛文当上了第3军军长,接着在继李日基的76军覆灭之后,薛敏泉也被外放,当上了第四次重建的76军的
中将军长。
也许是这个76军太不经解放军打了。当薛敏泉把76军重新组织起来后,胡宗南不敢轻易使用,就把这个部队一直放在
汉中市,不打仗光驻防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就这样,薛敏泉的76军在汉中过了三个月的“休闲”时光,此后又奉命开赴
四川省,成了第一支入川的胡系部队。这样一来,76军自从重建开始,就没有和解放军交过手的记录,薛敏泉也奇迹般的躲过了1949年6月的胡系部队军长大换血事件,因为在
胡宗南指挥的所有军级单位中,只要薛敏泉等三名军长没有挪窝。
76军进入四川后被布置在
三台县和南部地区,一直到1949年底仍然没有参战的机会。到是薛敏泉在胡系大军齐集
成都市前夕,被火线提拔为第7兵团副司令官。这主要是因为胡宗南对7兵团的司令官裴昌会不放心,想让薛敏泉以兵团副司令官的名义把7兵团的
三军统一指挥起来,以起到成都决战的应有作用。然而,薛敏泉的资历虽然很完整,但是在军队中的威信却不高,除了他的76军可靠外,
周文韬的17军和刘劲持的98军都不听他的话,此外作为第7兵团司令官的裴昌会还给薛敏泉发来要求他参加起义的
电报。
薛敏泉接到电报后找来周、刘两位军长打算拒绝裴昌会的要求,并指挥三个军跑
大巴山脉打游击。可周、刘两人都有自己的打算,首先两人就联合反对打游击,说游击战是共产党的拿手活,和他们打游击那等于是找死。接着刘劲持就主张听裴司令官的话,周文韬则在一旁不发表意见。薛敏泉见一人反对一人不表态,自认没有能力继续维持7兵团的完整,也就带着76军自寻出路了。
成都市放弃后,薛敏泉鉴于形势发展,被迫接受了投诚的结局。但是他打心眼里抗拒这个结果,再加上他的妻儿已经去了
台湾省。于是他借口去
重庆市探望76军家眷,悄悄的离开了部队。在经过十来天的藏匿后,取道前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并成功的进入了台湾。薛敏泉到台后并没有受到重用,外加
胡宗南的失势,许多胡系军人都被迫赋闲。薛敏泉空挂着
战略计划研究委员的委员之名,于1954年12月20日便过早的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