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亭
韩光亭
韩光亭,青岛大学教授,195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目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然高分子罗布麻纤维的组成和结构与其性能关系研究”和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康特丝(CHITCEL)纺织技术研究及功能产品开发”。主讲课程包括针织学、纺织物舒适性能、现代纺织产业导论、科研方法导论。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纺织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与产品开发。
曾经主持或参与过省自然科学基金“多组份差速复合纺纱工艺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康特丝(CHITCEL)纺织技术研究及功能产品开发、市科技发展计划“多组份成纱成布技术研究与高感性功能产品开发。天丝(lyocell)纤维针织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康特丝(CHITCEL)纺织技术研究及功能产品开发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多组份成纱技术研究与功能纺织品开发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教育经历
1978年3月-1982年1月就读于原东华大学针织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
1985年9月-1988年1月就读于原中国纺织大学针织工程专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2006年12 月就读于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年7月被评为讲师。
1993年12月被破格评为副教授。
1996年12月被破格评为教授。
2004年1月被评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
2003年8月至今任青岛大学科研处处长。
1999年3月 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9年9月 被选拔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8年2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0年3 任中国、山东、青岛纺织工程学会理事
2002年5月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
2008年1月 被聘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四届专家技术委员会会员
2007年8月 被聘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
新型天然纤维的综合制备理论与技术;新型天然纤维和新型化学纤维、纱线和纺织品(服装、装饰和产业用)的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理论;纤维集合体(纱线、织物、无纺布和复合材料)的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纤维集合体的功能(高感性、高性能等)与风格设计。纤维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是决定纤维集合体加工及最终功能的基础研究,科学地将纺织纤维的结构、性能与纤维集合体的综合加工理论相结合,在进一步深化加工理论和关键加工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最终体现出纤维集合体的功能特性,是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理论探索和工程技术上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目前主持或参与的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然高分子罗布麻纤维的组成和结构与其性能关系研究。
2.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新型天然纤维的提取及其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3. 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新材料合成关键技术研究—新型天然纤维制备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近期有代表性的发明专利
纯天然纤维生物制备装置,发明专利(200710015439.1)
一种包芯纺芯纱断头检测和纱线切断自停器,实用新型(03217964.2)
一种纺织纤维生物脱胶方法,发明专利(2005100441490)
未来计划及展望
目前,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石油资源日益减少以及价格猛涨,均表明合成化纤越来越与人类的生活和消费趋势向背,为满足人类对纤维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研究开发新型天然资源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未来研究将以新型天然纤维资源为对象,对其生物学特征、化学组成与结构、纤维提取和纺织加工进行深入综合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合各种新纤维的生物制备及纺织染整工艺,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天然纤维资源,研究开发不同风格和功能的纺织面料奠定基础。在研究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并把原料高产环节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带有现代意义的新型天然纺织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可以预见,该研究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将有力促进纺织和特殊医疗用品等行业的进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另外,针对现如今纺织行业现状,从纺织加工及功能性制品研发的角度,深入研究新型纤维的物理化学特性,探索合理的纺织加工关键技术,研制开发出新型功能制品,形成成熟可行的纺织加工一条龙生产工艺技术。纺织纤维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产品的性能,为此将重点从满足纺织物理与化学加工特点出发,系统的研究纤维的结构性能,一方面向原料厂商提出成纤改进要求,从而进一步优化成纤技术,改善纤维性能;同时,根据纤维特性确定最终产品,并研究纱布结构设计,成纱成布与染整加工关键技术。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研究
目前主持或参与的研究项目
近期有代表性的发明专利
未来计划及展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