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白糕
由糯米、白砂糖、山药等原材料制成的甜点
李庄白糕是由糯米、白砂糖、山药等原材料制成的一种甜点,有入口化渣、绵软爽口、得甜悠长、极易消化等特点。
李庄白糕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李庄本地饮食文化的一种象征。李庄白糕传统制作技艺包括选、炒、烘、磨、回、熬、拌、筛、定等九个工序。李庄白糕若是加入炒熟磨细的芝麻则被称为“麻糕”。李庄白糕在不断的创新改良下,先后推出有桂花、茉莉花、玫瑰花等多种口味。
历史渊源
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后,李庄镇迎来大量移民聚集,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码头,因经济较好,当地人有余粮用以制作各式糕点。清代道光年间,李庄镇家家户户流行将糯米炒熟磨碎后混着白糖给小孩当点心。最初叫白糖糕,和黄粑一样是过年期间的必备美食。
1938年,张万清为帮家里小孩调理脾胃,在父亲张世杰的传统白糖糕做法中加入山药,并将白糖融化成糖浆后再混合,将口感变得“软糯化渣”,于是凭此技艺开了糕点铺。小镇居民逐渐习惯进店购买,白糖糕也从这时开始被叫做白糕。
1940年,随着同济大学等学府陆续内迁李庄,李庄人口从不到3000人增至12000余人,在那个物资困乏的年代,物美价廉的李庄白糕仍然是家家户户都能享用的美食甜点,所以镇上的白糕店也陆续增多。1942年,美国驻华大使特别助理费正清携夫人费慰梅到李庄访问中研院,梁思成夫妇购买白糕款待老友。
制作过程
李庄白糕传统制作技艺包括选、炒、烘、磨、回、熬、拌、筛、定等九个工序。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制作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