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排水的任务在于排除农田里的多余地表水和地下水,控制地表径流以消除内涝,控制地下水位以防止渍害和土壤沼泽化、盐碱化。这一过程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作物的高产稳产。不同地区的农田排水具体任务可能有所不同。在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带,特别是在平原和低洼地区,由于汛期降雨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内涝,雨后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过湿产生渍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排水设施排出多余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减少土壤水分,增强透气性和提升地温,以消除涝渍。而在半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带,土壤含盐量大或地下水矿化度高的地区,则需要利用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结合灌溉和雨水冲刷盐分,通过排水系统排出,以淡化土壤和地下水,保持良好的水盐平衡,预防土壤盐渍化。
农田排水是为了排出田间的多余水分,而节水灌溉则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各个阶段的水资源消耗,避免浪费,做到物尽其用。表面来看,这两种方法似乎存在矛盾。有人认为,实施节水灌溉后,田间不会再有剩余的水可供排放,因此农田排水措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但实际上,这需要进行客观分析。对于某些地区而言,由于长期干旱,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地下水位已经较深,土壤渗透性良好,汛期也不产生地表径流,或者使用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不产生深层渗漏,不会因地下水位升高而导致涝、渍和盐碱问题。此时,除井灌本身具备排水功能外,确实不需要额外的农田排水措施。然而,
中原地区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大多数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年内和年际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常出现丰枯交错和旱涝交替现象。尽管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田间水分大幅减少,但在汛期遇到大雨或暴雨时,仍会产生多余的地表径流,如果不及时排除并降低地下水位,内涝和渍害的风险依然存在。北方一些
引河灌溉区,即使进行了节水改造,仍有部分灌溉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如果不采取有效排水措施控制地下水位,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过高,加重土壤盐渍化。在这些地区同时实施节水灌溉和农田排水,不仅可以避免
碘化钠可排或农田排水干扰节水灌溉的情况发生,而且还能保持灌溉土地水分与盐分的均衡,维持水土资源的正常状态,促进良性循环,为节水灌溉农业创造稳定高产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