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章句〉是《楚辞》注本。
东汉文学家
王逸注。《
楚辞》为
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他评价《离骚》“故善鸟
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
基本注解
楚辞
总集名。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注。原收录
战国楚人
屈原、
宋玉及西汉淮南小山等人的辞赋十六卷,后王逸补入己作一卷,成十七卷。主要作者为屈原。作品具有浓郁的楚地地方色彩和语言特征,富于抒情性。后世将此种文体称为“楚辞体”,因其中以屈原《
离骚》一篇最著名,故又称为“骚体”。是与《
诗经》并列的中国古典诗歌两大源头之一。
章句
1.诗文的章节和句子。
2.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
3.指文章﹑诗词。
作品介绍
写作背景
王逸《楚辞章句》所依据的底本,就是
刘向所整理出来的本子。《
汉书·艺文志》说
屈原有二十五篇作品,而王逸《楚辞章句》中归到屈原名下的二十四篇,是《离骚》、《
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其中《九思》是王逸自己的作品,而且也有注,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这不合情理,由此怀疑这一篇是后人增入的。
写作特点
王逸注释《
楚辞》的体例是,逐句作解,着重训,大多言之有据。他其实是完成了当时的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这部书中所凝结的,除了他个人的勤奋努力之外,其实还有在他之前或与他同时的很多汉代学者的辛勤与智慧。
刘向、
贾逵、
班固、
马融等前辈大家的遗说,就有一些是靠《楚辞章句》才得以保存。王逸虽然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并不于一己之见,他常常用“或曰”来引用别人的观点。
作品简介
《楚辞章句》的每篇前都有序文,另外在《
离骚》、《天问》之末还各有一序。这些序文的内容是说明各篇的作者和写作时间,并阐释题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些序文集中体现了
王逸对《
楚辞》的理论认识。王逸用汉代儒家经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楚辞,将
屈原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诗歌艺术都儒学化了。在《楚辞章句序》的末段,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帝高阳之苗裔”,则“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也;“纫秋兰以为佩”,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也;“夕揽洲之宿莽”,则《易》“潜龙勿用”也;“驷玉而乘”,则“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就重华而陈词”,则《
尚书》
皋陶之谋谟也;“登
昆仑山脉而涉流沙”,则《
尚书·禹贡》之敷土也。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
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这样,通过把《
离骚》中的诗句内容与
儒家五经相比附,
王逸把《
楚辞》完全纳入了
儒家思想体系。这虽然并不完全符合事实,但在那个儒家经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客观上却对楚辞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逸还对楚辞的艺术手法有很深刻的理解。他在《离骚经序》中,对楚辞创作中所采用的
安东·比兴隐喻手法作了精辟的论述: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
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
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其志焉。
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
王逸建立了一个“香草美人”的楚辞阐释系统,这个系统直到今天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社会影响
王逸《楚辞章句》是楚辞
历史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王逸之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再出现优秀的《
楚辞》注本。晋代
郭璞有《楚辞注》,
南梁刘杳有《离骚草木虫鱼疏》,但是都已经失传。
隋朝释道骞有《
楚辞音》,今天还有
敦煌市抄本的残卷。南朝梁
萧统萧统编订的《
昭明文选》在
唐朝极为盛行,其中就选有许多《楚辞》代表作。唐初李善为《文选》作注,但是关于《楚辞》的篇目全是用的
王逸旧注。其后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
吕向、李周翰共注的《
五臣注文选》,其中关于《
楚辞》的部分,每节都是先引王逸注,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注释。唐代还有陆善经《文选·离骚注》,比较有价值,可惜也已经残缺了。
宋代是我国文化
刘华盛的时代,《楚辞》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许多研究大家。就注本来说,最有名的要数
洪兴祖的《
楚辞补注》和
朱熹的《
楚辞集注》了。
作者简介
王逸,
东汉文学家。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安帝时为
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所作有赋、、书、论等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今多亡佚。哀悼
屈原之作《九思》,存于《楚辞章句》中。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王叔师集》。
《九思》写作时间在
刘保时,创作目的,
王逸说:“逸与屈原,同土同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窃慕向褒之风,作颂一篇,号曰《九思》,以禅其辞。” 《九思》在艺术上,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深化主题,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全诗由九个短篇组成,代屈原抒发忧愤之情。
信息
楚辞简介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
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
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
刘彻时,
刘向整理古籍,把
屈原、
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
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至于后人以《
离骚》为代表称之为“骚”,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一样,虽然名不符实,却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形区别开来。
文学体裁
“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名称来源
“楚辞”这一句词不知起于何时。《
全本史记》在
张汤的传中已经提到它,可能至晚也是汉初就有的。至
刘骜时,
刘向整理古籍,把
屈原、
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
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汉代一般称“楚辞”为赋,这是不十分恰当的。“楚辞”和汉赋,体裁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后者是押韵的散文,它们的句法形式、结构组织、押韵规律都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再从音乐的关系上看,虽然都是不歌而诵,但汉赋同音乐的距离比“楚辞”更远些。所以
司马迁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
唐勒、
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可见辞与赋本来是有区别的。由于汉赋是直接受“
楚辞”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文体,在习惯上汉代人多以辞赋并称,把屈、宋之辞与牧乘、
司马相如的赋等同起来。于是辞与赋的概念混淆了,从此以后,
屈原的作品甚至全部楚辞都称之为赋了。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不应混为一谈。至于后人以《
离骚》代表《
楚辞》而称之为“骚”,如《
文心雕龙》有《
文心雕龙·辨骚》篇,《文选》有“骚”类等。这和后人称《
诗经》为“风”一样,虽然名实不符,都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区别开来。
作品背景
“楚辞”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因素,决不是偶然的。
春秋以来,
西楚在长期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楚国地方文化。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都有自己的特点。与此同时,楚国又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吸收了中原文化,也发展了它固有的文化。这一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就是“楚辞”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历史考证
远在周初,江汉汝水间的民歌如《
诗经》中的《汉广》、《江有汜》等篇都产生在楚国境内。其他文献也保存了不少的楚国民歌,如《子文歌》、《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见《
说苑》中《至公》、《正谏》、《善说》三篇。)等都是
楚国较早的民间文学,有的歌词每隔一句的末尾用一个语助词,如“兮”、“思”之类。后来便成为《
楚辞》的主要形式。更重要的还是楚国民间的巫歌。楚国巫风盛行,民间祭祀之时,必使巫“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楚辞》中的《
九歌》,其前身就是当时楚国各地包括湘一带的民间祭神的歌曲,
祭坛上女巫装扮诸神,衣服鲜丽,佩饰庄严,配合音乐的节奏载歌载舞,很像戏剧场面。这就是那时巫风的具体表现。这种原始宗教的巫风对
屈原的作品有直接影响。《
离骚》的巫咸降神,《招魂》的巫阳下招,以及《楚辞》中凡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贵品德的象征,如高冠长佩,荷衣蕙纕,乃至丰富的神话故事的运用等,都是最好的说明。所以《吕氏春秋·侈乐篇》说:“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楚辞”就是这种带有巫音色彩的诗歌。
还有
楚国的地方音乐对“楚辞”也有一定的影响。
春秋时,乐歌已有“南风”、“北风”之称。
钟仪在晋鼓琴而“操
南音”,被誉为“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师旷曰:“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见
晋襄公十八年《左传》。钟仪事见成公九年《左传》)。从此以后,楚歌、楚声和楚舞一直为楚人所喜爱,见于文献记载者不少。这是很自然的。
战国时楚国地方音乐极为发达,其歌曲如《涉江》、《采菱》、《劳商》、《露》、《阳春》、《白雪》等,“
楚辞”的作者都已提及,“楚辞”虽非乐章,未必可歌(《
九歌》经
屈原改写后,是否用原来乐调歌唱,不能知道。)。但它的许多诗篇中都有“乱”辞,有的还有“倡”和“少歌”,这些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楚辞》中保存这些乐曲的形式,就说明它同音乐的关系非常接近。当然由于作者是楚人,他们所接受的音乐的影响也多半是属于
楚国地方的。同时,与此有关而影响于“楚辞”的那就是楚国的方言。楚国的方言有特殊的意义,也有特殊的音调。《
楚辞》中的方言极多,如“扈”、“汩”、“凭”、“羌“、“”、“婵媛”之类,参考古注及其他文献还可以理解。至于当时音调的读者早已失传。
汉宣帝时,九江(今安徽寿县,楚最后国都)被公能诵读《
楚辞》,至
隋朝,还有释道骞也善读《楚辞》,“能为楚声,音韵清切”(《汉书·王褒传》及《
隋书·经籍志》)。后来唐人还继承他的读法。可见懂得《楚辞》中楚声的人隋唐间还有。不过这对《楚辞》的影响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民间文学和地方音乐的关系。
总之,
楚国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后来又接受北方文化的影响,二者融合为一,汇为文化的巨流,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学艺术的素材,为文学创作提供充分的有利条件。就在这个优越的文化基础上孕育了
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产生了《
楚辞》这样光辉灿烂、千古不朽的诗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