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区
福建省厦门市下辖区
开元区,福建省厦门市旧地名,已撤销。厦门政区沿袭旧制,开元区为5个区中的1个区。1949年11月26日,划思明区大同保归开元区管辖,全区从原12个保增为13个保。1950年05月02日,划思明区的深田、靖东两个保改隶开元区。
2003年04月26日起,将原开元区、思明区、鼓浪屿区合并成立新的思明区。同时,厦门市开元区撤销行政区,从此开元区退出历史舞台。
建制沿革
1949年11月26日,划思明区大同保归开元区管辖,全区从原12个保增为13个保。
1950年3月开始改造旧政权,废除保甲制,行政基层组织市区改为街政委员会,农村改为乡政府。
1950年05月02日,划思明区的深田、靖东两个保改隶开元区。
1954年底,开元区有公园、禾祥、溪岸、厦禾、开禾、大同、打铁、鹭江、思北等9个街道委员会。
1955年3月开始,基层政权再次调整,街政委员会改名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下设居委会。1956年6月,开元区有公园、厦禾、思北、溪岸、大同、鹭江等6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10月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撤销街道办事处,设立人民公社,当年12月,开元区设厦禾、鹭江、公园3个公社。1960年4月,前线(禾山)公社的梧村大队划归开元区。1961年初,前线公社莲坂大队划出几个自然村给开元区办开元农场。
1964年4月,市区基层政权组织取消公社建制,复称街道办事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元区被改名为东风区,公园、鹭江、厦禾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被改名为红星公社、东风公社和延风公社。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拨乱反正,1979年10月1日,开元区和3个公社恢复原名。
1980年上半年,开元区辖境面积13.35平方公里,有4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
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10月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创办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9月,以禾山公社湖里大队的上河、长岸、薛、徐厝、蔡厝、村里、湖里7个自然村组建湖里街道办事处,隶属开元区管辖。其后,又将东渡、官任和塘边等大队划入湖里街道办事处。1983年4月,开元区增设街道办事处。1985年4月,禾山乡的吕厝、乌林两村划归开元区。
1987年8月,开元区湖里街道办事处改属新设置的湖里区。9月,原郊区禾山乡管辖的何厝、前埔、洪文、西林、莲坂等5个行政村划归开元区;10月,建立莲前街道办事处。截至1995年12月,开元区辖境面积49.45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133个居委会。此外,开元区还辖何厝、前埔、洪文、西林4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04月26日起,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开元区、思明区、鼓浪屿区合并成立新的思明区,思明区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同时,厦门市开元区撤销行政区。【从此开元区退出历史舞台】
行政区划
自1995年12月起,开元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133个居委会。此外,开元区还辖何厝、前埔、洪文、西林4个村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开元区,位于北纬24°27~′24°28′、东经118°3′~118°5′之间。东西临海,西、北与湖里区相接壤,东南与思明区毗邻。厦门市辖区,区政府原驻故宫路66号。因辖内开元路得名。抗点前厦门市不设区,厦门沦陷时日伪把厦门称“特别市”时设东、西、南、北行政管理区,其中东区北区即开元区的前身;抗日胜利后的1945年改称厦西区,1947年始称开元区;1949年划入市郊部分地域,1987年7月又划入郊区禾山乡的何厝、前埔、洪文、西林、莲板5村,面积从原来的12平方公里扩展至50平方公里。辖鹭江、厦禾、公园、梧村、筼筜、莲前6街道办事处、150居(村)委会。人口23万余人。西部和中部边缘为海蚀堆积地形、中南部为高阜丘陵地形,东南部山岳环绕,有斑鸠山、无尾塔山、龙舌山、大厦山、梧村山、东坪山、西姑岭山、狮山、虎山、阳台山、火烧麒麟山、钟山;西南部地面平坦,于1920年首开第一条马路-----开元路后,陆续建成厦禾路大同路,思明南、北、东、西路,形成厦门市的闹市区之一,街市多骑楼式建筑,为行人挡风挡雨,其中厦禾路,湖滨南、北路为呈东、西走向的市区主干道。西南部临海的鹭江道建有第一至第九小型客货运码头和海关、邮政、造船专用码头、筼筜西堤蔬菜以及外资同闪码头等,形成通向内陆的海运航道。厦门长途汽车站、厦门市公共交通公司总站设此。厦门经济特区创建以来,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全区已拥有各类工商企业3000多家和5000多家个体工商户,至1996年底,全区社会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51倍。东部20多平方公司土地已建成前埔、洪文、西林、浦南工业小区,吸引外商企业300多家来此创业。横贯厦门市市区的厦禾路拓宽改造工程和莲前大道开通后,带动沿街76个地块近2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将建成集金融、商贸、文体、娱乐、办公、商住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基础海防建设
基础建设
明初,为加强海防力量,朝廷在厦门岛上筑城寨、设卫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筑厦门城,城内建有营房、商铺、民居。清末至民国时期,全区除少量商业、学校、宗教建筑物和华侨住宅为砖木或砖混结构外,大部分为简陋低矮的土木结构瓦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适量投资兴建一些公房,以改善部分居民的住宿条件,多数居民住宅仍为土木结构的瓦房。20世纪80年代起,采取单位自建房、私人建房、营建商品房和改造旧城瓦房区及沿街危房的办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同时开发建设一批新的住宅区和进行旧城改造。1993年拓宽改造厦禾路旧城,拆除旧房面积17.53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2809户9722人,企事业单位204家。至1995年,全区已形成凤凰山庄、观音山小区、槟榔小区、振兴新村、美仁新村、莲花新村、松柏小区、体育东村、东埔小区、金鸡亭小区、仙阁里、仙岳新村、瑞景新村、东方山庄等生活区。同时建成金融大厦、信息大厦、华星大厦、国贸大厦、闽南大厦、宝福大厦、莲富大厦、帝豪大厦、香江花园、汇腾大厦、庐山大酒店等高层写字楼及商贸建筑。全区园林绿地总面积918.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平方米,拥有万石植物园和中山、金榜山、嘉禾、南湖、白鹭洲、松柏、莲花等8个公园,园林面积397.88万平方米。昔日污秽的筼筜湖经过整治,成为市民重要休闲区,拥有水面面积1.5平方公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元区的市政设施建设开始改变以往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在主要道路铺设水泥或沥青路面,对路龄长、破损多的路面进行翻修重建,先后建成或改造湖滨西路、角滨路、故宫路、斗西路、豆仔尾路、美湖路、后江埭路、后滨路、湖中路、后埭溪路、金榜山路、湖滨东路等道路。1990年拓宽文园路,建成厦门市第一座城市道路高架桥。1993年打通美头山隧道。同年拓宽厦禾路,该路全长4.5公里,共完成16.96万平方米道路工程,敷设各种管线数十公里,投资1.86亿元,创造厦门城市道路建设史上的“厦禾路速度”,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同时加强对辖区小街巷修建、下水道翻修、疏通、明沟改暗沟的工作,共修建小街巷11.02万平方米,翻修建水沟1.49万米,改造旧公厕18座,新增公厕9座、三轮垃圾保洁车380辆,新建清洁楼13座,投放卫生容器4000多个,成立燃气公司、兴建筼筜湖污水处理厂。
至1995年,开元区主要天干地支道路共118条,总长90.61公里;小街巷86条,长24.57公里;共有桥梁38座。全区所有干支道路都有路灯,湖滨南、北路,文园路、白鹭洲广场等主要道路和场所建有“夜景工程”。辖区内建有广播电视中心和邮电大楼,邮电服务网络齐全,可直接受理与世界各地的邮政、电信业务,全区基本普及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建设迅速发展。辖区内有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有公交车始发站7个、线路45条、乘车站点900多个。有专用码头5座,综合码头7座,开通海沧区、海澄、浮宫、石码、浯屿、白水、后石等7条航线,年货运吞吐量约80万吨。
20世纪8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开元区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以发展无污染或轻污染工业为产业导向,有效地控制污染增长,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辖区内禁止机动车鸣喇叭,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实行控制。投资近2亿元、对筼筜湖进行综合治理。至1995年,全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35%,实现“烟尘控制区”目标,有21.5平方公里的“噪声达标区”,空气质量优良。
海防建设
开元区的海防岸线位于厦门岛的东面,长约7.5公里,沿线分布何厝、前埔等7个自然村,人口总数8400余人。1950年,原厦门市郊区设立海防工作部,具体协调公安、边防、驻军、民兵保卫沿海安全的工作。1979年,海防工作部改为对台工作部。1990年重新设立海防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海岸、海上的管理和打击海上走私、打击海上非法作业,保护国家海洋资源。1991年,开元区在何厝成立全省第一个海防管理协调中心。1992年,全国海防工作现场会在厦门召开,开元区军、警、民联防,共筑海上长城的经验和海防协调模式得到大会的充分肯定。
开元区的海防管理工作,在中国的海防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反派遣、反小股袭扰,何厝、前埔实行全封闭管理,西起洪山柄,东至胡里山炮台都设有地方武装把守的岗哨,外人一律不得进入(岗哨直至1978年才撤掉)。广大民兵配合部队开展海上侦察、收集情报、抓“舌头”、海上漂放宣传品、站岗放哨。群众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一边生产,一边做好驻军后勤、维护军事设施等支前工作。在震撼中外的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战斗中,涌现出一大批支前模范和英雄群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何厝村的“英雄小八路”和“前沿十姐妹”。开元区军、警、民联防共捕获偷渡派遣特务8起10人,捕获外逃人员100多人,多次击溃小股武装特务的袭扰。
1979年以后,海峡两岸关系逐步改善,新时期海防工作拥有新的内涵。历史上何厝、前埔与金门县有着密切的血缘、亲缘关系,为此,开元区沿海群众积极做好金门同胞的工作。1994年,开元区红十字会在昔日的军事要地上屿岛设立海上救护站,为两岸的海上渔民提供服务。至1995年,共接待“三胞”近200批次。
经济概述
工业
开元区是厦门市造船业的发源地,今开元路30~46号有清代夹舨(造船作坊)遗址。当年这里建造的大海船可远航南洋诸国。同治元年(1862年),以中英商民的名义合办厦门造船厂,从英国进口全套加工设备,可承修2000吨左右的船舶,为开元区近代史上最早的机械工业企业。传统工业为食品加工和针织、织布。民国时期,区内虽有一些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但无法构成独立的区街工业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街工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对私改造时期,开元区一方面组织少量副业组加工鸡毛掸、草席、竹器等小商品,开展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开展手工业合作化运动,成立手工业股,对木屐、木桶、漆篮、被枕、裁缝、小五金、金银首饰加工等18个行业实施管理。至60年代初,区街工业由副业生产发展为工厂企业,先后创办工艺、铁工、明胶、制药、五金、喷镀、皮件、鞋帽、二机修、鞭炮、纸板、绳缆、竹器、耐火砖酱油等工厂企业,并在杏林兴办炼铁厂。加上市里下放归区管理的纸箔、蚊香、糖果、蜜饯、织布、棉织、木器、火柴等8个地方国营企业,开元区共拥有工业企业30多家。区成立工业经理部,协调全区的产供销。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开元区16家地方国营工厂和15家集体手工业企业划到市里归口管理。1963年,为解决失业和社会救济等问题,区街以副业生产形式组建制药、塑料、日用品、铁工、化肥、织布、橡胶杂品等小企业,其产品还参加1966年的全市工业展览会。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开元区工业严重萎缩,到1970年,全区只剩东风机床、东风无线电厂等10家工业企业。1975年,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整顿充实,区组建消防、竹制品、塑料、医疗器械、橡胶、自行车零配件、文化用品、齿科材料、棉织、汽车修配等10家企业。1976年,全区有14家区属企业和4家社办厂,职工3345人,工业产品50多种,工业总产值1127.26万元,完成利税141.65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元区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组建和创办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食品饮料、纸箔、印刷、钢木家具厂等企业,1983年,区属企业增加到18家,街办工业增加到24家,社组工副业达到139个,全区工业总产值4019.29万元,其中,街办厂占982.5万元,社组工副业占489.83万元。
1984年,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元区工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延伸到机械加工、医药化工、电子等领域。到1986年,全区已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3家,其中,区属工厂企业21家,职工4779人,工厂建筑面积8.6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42.23万元,年产值5615.6万元,完成利税495万元。小二芯插口、四维米、实心轮胎、非接触式轴承挡圈、小耳塞机等5种产品分别获得部优、省优产品称号。产品出口额迅速增加,外向型经济逐渐成为区街工业的生力军。“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货和补偿贸易)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先后创办塑胶、线圈、服装、雨伞、鞋、家具、工艺品等加工企业。1986年,东风塑料厂与港商兴办的“厦门兴鹏塑料有限公司”成为开元区第一家合资企业。随后,机电、光学仪器、马具、厨具、医药、化工、石材、服装、现代家具等“三资”企业大量涌现,成为区内生产经营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至80年代末,开元区已初步形成以轻工、化工为主,兼有机械、电子行业的工业体系。通过企业改革,资产重组,加大外引内联力度,至1995年底,开元区有集体工业企业124家,内联工业企业3家,私营工业企业35家,“三资”工业企业115家。全区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其中,集体企业2.6亿元,内联企业0.21亿元,私营企业1.55亿元,“三资”企业8.5亿元。辖区内工业企业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有50家,其中,产值5亿~10亿元的有厦门卷烟厂、厦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鹭植物油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化工原料工程机械、电子产品、感光材料等。
商业
明清以来,厦门港一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交通和贸易口岸。明代,城内便有定期的“墟集”和专事“贩洋”的贸易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厦门市设立海关,辖区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时称“商贾辐,帆云集”,有外贸商行、广州十三行多家,形成局口街、菜妈街等多条专业街市,“市井繁荣,乡村绣错,不减通都大邑之风”。“五口通商”后,外国货物及资本的大量涌入,开元辖区成为国内外物资集散地。民国初期,开元辖区仍为厦门市的主要商贸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元区结合旧城改造,积极组建特色商业街市,陆续建成大同路电器一条街、湖滨北路餐饮一条街、莲花饮食一条街、莲坂建材一条街、禾祥西路家具一条街、湖滨南路电子城和西堤水果批发市场、浦南副食品批发市场、莲前酒类批发市场。区属商业企业和“三资”企业也抓住商机,1984年特区刚扩大到全岛,享有进出口权的中外合作商业企业厦门开元购物中心便挂牌成立。随后,外商纷至沓来,开元区的商业经济成分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商业突破纯销售模式,与服务业、餐饮业等其他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的边缘商业悄然兴起。至1995年底,全区有商业街市128条,专业批发市场3个,各类集贸市场22个,占地面积5.38万平方米,拥有摊位3880个,各类集贸市场商品年成交总量97.78万吨,成交金额5.85亿元,水果批发市场年成交量6.18万吨,成交金额2.35亿元。在开元区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4985户,私营企业达204家,其中,区属商业企业营业额达9.39亿元,个体、私营企业商业营业额达10.93亿元。辖区内的友谊商场、华联商厦、闽客隆仓储自选商场、华都百货是厦门市大型商业企业。第二农贸市场面积2100平方米,经营九大类上千种商品,是厦门市较大的室内集贸市场之一。
农业
清代以前,辖区内人民一直以农业和渔业为生,小部分人从事商贸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农民先后转为工人。在70年代筼筜港围垦以前,美仁后社还有一部分人从事渔业生产,并组建水产大队。筼筜港围垦后,渔业逐渐退出开元区经济舞台,填海后的土地成为工业、农业用地。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开发建设,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转为城市居民,梧村街道以及筼筜湖周围一带发展成为新的商贸及生活区。1987年原郊区禾山乡的何厝、前埔、西林、洪文、莲坂等5个行政村划归开元区,共有村民小组50个,2715户,人口1.23万人,耕地面积479公顷。1988年莲坂村村民全部农转非后,开元区农业人口减少到1.17万人。随着莲前大道的开通和厦门岛东部开发的不断深入,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至1995年,农业总产值393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933万元,牧业产值735万元,渔业产值1266万元。区内现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5座。1995年投资700多万元建成日供水量1万吨的莲前自来水厂,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
财政金融
开元区内金融业已有200多年历史,早期主要有当铺、山西票号钱庄及民间放贷。“五口通商”后,贸易往来增多,外国资本货物大量输入,为商业服务的金融保险业随之兴起。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银行业发展迅速,辖区内有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福建银行等多家银行。民国时期,已形成国家资本、地方政府资本、华侨资本、商业资本和外国资本等各种资金来源不同的金融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在辖区内设立。1986年11月,开元区成立城市信用合作社,作为全省首家获准开业的城市股份合作制金融企业正式对外营业。至1995年,辖区内有中国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共11家金融机构;有期货、证券信托投资公司28家,城市信用社2家,外资、合资银行11家;有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4家保险公司。此外,还有1家区属保险代理公司——开元保险站,该站成立于1986年4月,经过十年发展,保险代理业务量已由成立之初的12万元发展到1995年的6000多万元。
由于厦门市长期作为海防前线,缺乏投资,开元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从1949年以来的相当长时间一直由市里统收统支。1984年,区建立一级财政时,年财政收入仅457万元。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后,百业俱兴,投资增多,财政收入增长步入快车道,特别是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区财政收入每年以近30%的速度递增。至1995年,全区财政收入达1.62亿元,是1984年的35.45倍,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2亿元,财政收支第一次双双突破亿元大关。1987年开元区在福建省建立第一个城市街道财政——公园财政所。全区街道社会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1.67亿元发展到1995年13.14亿元,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397万元发展到1995年的6944万元。1995年,区财政在全国率先建立村级财政站,何厝、前埔、洪文、西林4个行政村和莲坂居委会分别建立村(居)财政站,当年四村一居实现财政收入722.08万元,比核定基数503万元超收219.08万元,增长43.55%。
社会事业
科技
明清时期,开元区造船工业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五口通商”后,区内渐有电池、酿酒、罐头、香烟、火柴等小工厂,新技术得到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科技队伍和科研机构,加速培养科技人才,掀起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科学实验的热潮,在辖区内逐步建立起机械、化工、轻纺、建材、电子仪表等现代工业体系,区属工业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立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开元区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注重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全区科技水平迅速提高。1995年,区属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达1424人,辖区内科研机构总数达127家,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568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84%。区建立科技发展基金100万元,累计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61.6万元,安排科技开发项目76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0.86%,开发新产品产值率达23.1%,有多项科研开发成果获国家、省、市表彰,如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医用体外诊断试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产品,于1990~1992年连续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同类产品第一名,获市科技进步奖;开元区医院的科研项目“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研究”和“激光在耳鼻喉科的治疗应用”分获1991年度和1992年度省科技进步奖。
教育
清代,辖区内的教育以私塾社学为主。清末至民国,教育事业逐渐发展,以私立学校为主,先后共创办私立学校17所。其中黄廷元等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的“大同两等学堂”创办时间最早,规模最大。1956年私立学校开始陆续改为公办。改制后有小学8所,教师300多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到较高水平。1993年“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工作通过福建省验收,1995年达全国先进标准,先后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区。同年,辖区内有高等成人院校3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技工学校1所,成人、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培训学校近70所,中学14所,小学2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类幼儿园近30所。已形成公办、民办、私立、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学校等多种办学体制,建立起以初、中等教育为重点,学前教育、通识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发展、结构完整的教育网络。
文化
明清时期,辖区内说书、说唱、答嘴鼓、锦歌、南音、灯会、舞龙灯等文娱活动相继兴起,书场、戏园、戏台、诗社等文艺活动场所应运而生,经久不衰。民国时期,传统民间文艺活动仍十分活跃。书法、绘画、雕塑等高雅艺术也逐渐普及。热心文化教育的社会人士康伯钟、陈文忠等人发起成立通俗教育社,并举办义务夜校,组织开展阅读报刊、出版刊物、演出新剧、演讲等社会文化活动,还开辟图书阅览室、展览室、游艺室、棋艺室、会议厅等活动场所。民国35年(1946年)后,该社分别在美仁宫、后溪路、开元路开办分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俗教育社由国家接办,改称厦门人民文化馆。此后,开元区还先后成立业余剧团或文艺队、宣传队,深入街道、部队、企业、学校进行演出,培训基层业余骨干,产生较大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文化发展迅速,逐步形成市、区、街、居四级文化网络。1978年开元区文化馆成立,下辖6个街道文化站,1个少儿图书馆,4个业余芗剧团,1个民间职业越剧团。1986年后,成立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戏曲协会。在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民俗文艺队、舞龙队、高跷队、腰鼓队、铜管乐队及钢琴、摄影、书法等各类文艺队伍,1992年8月创建“厦禾文化带”,设立共建联建、旅游、民俗、街区、校园等17个文化示范点,并在新住宅区开展“小区文化”示范活动。举办“芳草杯特区之光摄影作品评展”、“国防杯基层民兵会演”、“第四届全国友好城区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蓥源杯”全国书法大赛以及“开元杯”全省小戏小品大赛;承担摄制电视专题片《开元之路》等反映辖区两个文明建设的电视专题片多部;与全国30个友好城区联办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和书法、美术、摄影作品联展互展等艺术交流;与市教委、区教育局联合举办“小白鹭艺术节”等。区文化馆被福建省文化厅确定为全省实施“芳草计划”的区街文化示范馆,1993年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9个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之一。开元区公园文化站成为“全国标准文化站”,公园、梧村文化站成为福建省“百强文化站”。
开元区文化市场是从依附于茶馆的“讲古场”(说书)和街巷中的连环画摊发展来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兴的音乐茶座、歌厅、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艺室、录像放映室、桌(台)球室、保龄球馆、旱冰场、老人活动站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发展很快。为加强管理,1979年开办文化行业经营户业余文明学校,成立开元区文化个体户协会。1988年,区街设立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1994年建立文化市场稽查队。到1995年,属开元区管理的文化娱乐场所有书报刊摊点84家,电子游艺室52家,舞厅、卡拉OK厅12家,录像放映室28家,电影院1家,台球城(厅)8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11家。
文物名胜
开元区文物名胜众多,昔日厦门市“二十四景”中有十五景在开元区境内。如“大八景”中的“洪济观日”、“阳台夕照”、“虎溪夜月”、“万寿松声”、“筼筜渔火”;“小八景”中的“金榜钓矶”、“金鸡晓唱”、“天界晓钟”、“万笏朝天”、“中岩玉笏”、“太平石笑”、“白鹿含烟”;“景外景”中的“宝山圣泉”、“紫云得路”和“高读琴洞”。由于时代变迁,“筼筜渔火”和“金鸡晓唱”两个景点已不存在。
金榜山公园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内的十大景区之一,是集文化、游览、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总面积86公顷。园内,唐宋明清文物古迹荟萃,有陈黯石室、宝山岩寺、陈化成墓园等景点。辖区内还有市属公园7座,其中以中山公园和万石植物园最为有名。
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原厦门市总工会旧址(土堆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陈化成祠厦门市园南小学旁)、中共厦门工委(闽中)旧址(励志路)、厦门市革命烈士陵园、“八二三”炮战遗址等。
卫生
清代以前,辖区内群众治病主要靠传统的中医、草药医。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开始传入,但药费昂贵。民国时期,区内虽有省立医院、私立医院及私人诊所,群众治病仍以中医和草药医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组建各级医疗机构,提倡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迅速发展,50年代,辖区内组建3个西医联合诊所,2个中医联合诊所,1个妇幼保健站,共有医护人员60人。消灭了危害人民健康的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1958年11月,在联合诊所的基础上,成立厦禾、鹭江、公园、溪岸4个防保院,共有职工114人。1961年5月,开元区人民医院成立。70年代,基本消灭血丝虫病白喉、小儿麻痹、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也得到基本控制。1978年,成立鹭江、公园、梧村、厦禾卫生院。此后,区卫生防疫站、安泰堂药局、筼筜卫生所、区妇幼保健站、莲前门诊部、眼科医院等医疗机构相继成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卫生系统转变观念,积极发展特色专科,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莲前门诊部与台湾妙函企业公司联合成立假肢装配中心,填补厦门市假肢装配的空白。1995年开始筹建厦门眼科中心,中心大楼高15层,占地面积2562.25平方米,建筑面积14950平方米,总投资约6800万元,设床位90张。至1995年,辖区内有中山医院、仙岳医院等市级医院5家;区属医疗机构7个,防疫站、药局各1家,病床160张,职工35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9人);辖区内还有企事业单位医务室、卫生所、门诊部137家,个体开业诊所104家。
体育
开元区有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传统,自古就有海上游泳、划龙舟等活动,今的后河路,过去称龙船河,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都要举行龙舟大赛,场面甚为壮观。舞龙、舞狮、棋类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到了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乒乓球、篮球、排球、台球和田径运动开始流行。民国时期,紫云岩建有游泳池,辖区内的中小学也建有体育运动场或操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兴建一批球类训练馆(房),游泳池,体操、田径等场地和设施。至1995年,辖区内建有体育中心1个、区属门球场2个、室内外游泳池2个、灯光球场6个、健身路径3条、成人体质监测站2个。开元区是福建省厦门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区一级试点单位,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体协,有58个体育辅导站;群众性体育队伍有篮球、足球、腰鼓、舞龙、舞狮、门球、气功、木兰剑(扇)、健身操、乒乓球、游泳、网球、羽毛球、地掷球等。开元区经常举办各类体育运动会,有老年体育运动会、社区体育运动会、残疾人体育运动会、职工体育运动会、妇女体育运动会、军警民拔河比赛、筼筜湖龙舟邀请赛、闽南金三角门球邀请赛等。辖区内14所中学、27所小学都有体育运动场或操场,其中园南小学、大同小学被列为全国、全省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少年业余体校设有足球、游泳、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共向市体校、市体工队输送体育人才57名,参加全国性田径运动会获冠军的1人,获前8名的2人。1992年以后,开元区连续6次获厦门市职工男篮甲级赛冠军,还曾获历届市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总分第一;区连续3次被评为全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老年体育辅导站。
计划生育
1970年,全区人口为98377人,自然增长率为10.22‰。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后,1980年自然增长率为2.51‰。随着辖区范围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增多,1990年全区人口为217241人,自然增长率为5.18‰。9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1995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8.30‰,自然增长率为3.20‰,计划生育率达99.57%,全区流动人口12.7万。自80年代以后,开元区计划生育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1983~1995年连续13年被评为福建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1995年获全国城市计划生育先进区称号。
参考资料
厦门市志.www.fjsq.gov.cn.2019-07-06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基础海防建设
基础建设
海防建设
经济概述
工业
商业
农业
财政金融
社会事业
科技
教育
文化
文物名胜
卫生
体育
计划生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