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沙家浜》是
中国交响乐团根据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而成。在当时,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丰富了舞台,更在于它响应了毛主席所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口号。
《沙家浜》的前身是
沪剧《
芦荡火种》,后由北京
京剧团移植改编为京剧《地下交通员》,之后,1965年再由著名作家汪增祺执笔改编为京剧《芦荡火种》。该剧讲述的是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是
常熟市的一个联络站。联络员
阿庆嫂,以开茶馆为掩护,保护
新四军留下的伤病员,并与伪“
忠义救国军”司令
胡传魁和参谋长
刁德一巧妙周旋,最后与新四军主力配合,将胡传魁、刁德一及日军黑田等一网打尽,沙家浜又竖起红旗。
毛主席在看了《芦荡火种》后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于是经毛主席提议,正式改名为《沙家浜》,由
北京京剧团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最初被正式定为样板戏的正是
交响乐《沙家浜》,而非
京剧《沙家浜》,虽然后者的影响要大得多。
交响乐《沙家浜》保留了京剧《沙家浜》中几乎所有正面人物的唱腔,而在《序曲》、《坚持》、《奔袭》、《胜利》等乐章中,曲作者还创作了大量交响合唱段落,使整个作品不但具有京剧的韵味,还颇具恢宏的艺术感染力。
经过创作和演出人员不懈的努力,一部由
西洋管弦乐队、京剧
锣鼓四大件和从
美声唱法改行而来的京剧演员所演绎的交响音乐《沙家浜》终于问世了。从艺术上来讲,它既有交响音乐的庞大气势,又保持着
京剧的基本风格。这着实让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
这部饱受了岁月洗礼的作品,已经有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里,包括交响音乐沙家浜在内的一批“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由于种种的因素而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痕迹。可是,我们还是可以在文艺舞台上,甚至是街头巷尾,听到它的声音,看到它的身影。
为了响应毛主席所提出的“洋为中用”的口号,交响音乐沙家浜中所有的演职人员都由
中国交响乐团的工作者来担纲。一下子,搞美声的唱起了
老旦,搞交响的写起了
锣鼓板。当年交响音乐《沙家浜》创作组成员谭炯明说:“我开始进入这个组的 时候,对
京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小时候看过京剧,但也就是喜欢那个武打的,像
孙悟空呀这种类型的,对唱腔方面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在这种情况底下呢,在当时我们团的资料室有一套当时出的京剧唱片,京剧老唱片,我就借回家,天天的,咱们先不创作,就听”。
对于满脑子西洋
调式的作曲者来说,忽然转向京剧风格的创造,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任务。就在作曲人员潜心研究
京剧曲调的同时,美声专业的歌唱演员也在向京剧界前辈学习京剧的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