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肇龙(1721——1780),字松麓,一字稚川,原名肇。
歙县人。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副榜。乾隆二十五年(1760)补学官弟子。乾隆三十年(1765),举
进士不第,于是绝意科举仕途,手不释卷,一心以所学资考据,成为徽派朴学阵营的重要学者。
汪肇龙年少孤苦,家贫力食以维生计,十三岁方进学。初习篆刻,很长时间赖以为生,稍通六书。乾隆十七年(1752)从学
江永于歙县西溪汪氏不疏园,与金榜、
程瑶田、汪梧凤、郑牧、方矩、
洪榜并称“江门七子”。其同学诸如金榜、
戴震、程瑶田先后皆振起而有称誉,汪氏久虽落落无所遇,然而始终“处困而亨、瓢陋巷,晏如也”。
汪肇龙专力治经,宗主
郑玄,于《
尔雅》、《论说》诸小学书及水经、地志、步算、音韵、名物、器数之学,无不博览涉猎,皆作较为深入的研究,于“三礼”方面用功尤其深湛,师友间都叹服其精。“尝游京师,观太学石鼓文,曰:‘是可注而读也。'退则摹其文而注释之,著《石鼓文考》,定为
姬静时
史籀所篆,非后世物。”(据
郑虎文《汪明经肇龙家传》)“至于尊彝、钟鼎诸古篆,云鸟、
蝌蚪之文,寓目能辨,且暗中能手而识之,见者誉为古今绝学。”(据洪湛侯《徽派朴学》)汪肇龙作为考据学家,由于精通经史,对于古文字触类旁通,因此对字学研究精深,往往时有新发,非寻常篆刻印家可比,时与
程邃、
巴慰祖、
胡唐齐名,并称“歙县四大篆刻名家”,成为
清代乾嘉年间
徽州印坛上的中坚。曾为
汪啔淑刻印多方,收入《
飞鸿堂印谱》,其中的印作朱文多以小玺及钏鼎款识入印,秀雅多趣;白文取法秦、汉,苍茫浑厚,印风凝重。
汪肇龙友
郑虎文为曾作传记,称其性格严谨,“颦笑不苟”、“长身玉立,须眉若神,见者知为有道之士”。其著述有《石鼓文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