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秀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传承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至今从事雕漆设计和制作工作四十余年。其设计水平高超,雕刻技法精湛,达到了运刀如笔、得心应手的境界。特别是在表现人物的创作上,融入立体雕塑和象牙雕刻技法,把人物的体貌和个性表现的惟妙惟肖,开创了雕漆作品以人物为主题的艺术风格。
殷秀云1947年出生于北京原
昌平区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受学习绘画的姐姐和表哥的影响,她从小就对美术有着强烈的兴趣。有一次学校组织看电影,片头播放了一段象牙雕刻的纪录片,让她感到很震撼。她觉得象牙雕刻太美了,并萌发了从事象牙雕刻的想法。1963年初中毕业后,她放弃了大学梦,考入了
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象牙雕刻专业。1967年被分配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厂,却没有从事她钟爱的牙雕专业,而是到了雕漆车间。
“雕漆也是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行业,现在我在雕漆中进行大量的人物创作,也是和牙雕一样的!”殷秀云笑着说,这反倒成就了自己。雕漆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工艺,为了将牙雕的人物表现技艺运用在雕漆中,殷秀云反复练习刀法,以致
手掌磨破了一次又一次,但她一直忍痛将基本的雕刻技能拿下。雕漆有“一刀下去,不能悔刀”的说法,尤其是在人物的创作时,要做到衣带飘飘已很不易,再做到喜怒哀乐呼之欲出就更困难了。活灵活现的雕漆人物背后,是殷秀云付出的无数心血与努力。当年,为了将呆板的雕漆人物刻画出眉目传情的生动效果,殷秀云临摹了大量古代绘画作品,并收集明清两代雕漆文物仔细研究。她还不辞幸劳到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山西云冈石窟、四川大足等名胜古迹写生。曾经一度,为锻炼对人物的造型能力,她每天下班后都赶到
北京站,为形形色色的行人画人像素描直至半夜,再赶末班车回家。
天道酬勤,数十年的坚持终于成就了一代雕漆大师。如今,殷秀云以高超的设计水平,精湛的雕刻技法,达到了运刀如笔、得心应手的境界。特别是在表现人物的创作上,融入立体雕塑和象牙雕刻技法,把人物的体貌和个性表现的惟妙惟肖,开创了雕漆作品以人物为主题的艺术风格。
从1970年以后的30多年间,在不懈的努力下,殷秀云的作品终于一改传统雕漆以山水、花卉、风景等内容为主的风格,将神采飞扬的人物作为了表现的主体。在她的雕漆作品上,人物不再是程式化的造型和简单点缀,而是作品的灵魂和精神所在。她创作出“洛神赋”屏风、“丝绸之路”大瓶、“扎打虎”插盘、“八仙庆寿”圆盘、“仕女人物
海棠花瓶”、“福美瓶”、“群仙祝寿”圆盘、“琴棋书画”大瓶、“
十八罗汉”圆盘等众多经典作品,以优秀的造型设计、精湛的雕刻技法、传神的人物表达,多次获
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等众多荣誉。
创作的作品有:《
红楼梦》人物大瓶、《十八罗汉》圆盘,及现代人物插盘《扎倮打虎》、《牧鸭》、《收获》等。她将雕漆与金漆、牙雕、玉雕、花丝、
景泰蓝等工艺相结合,创作出许多绚丽多彩的作品。代表作品有:大型立体《凤船》、《万寿山》、《郑和宝船》、《牙形摆件》等。其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北京市工艺美术展
北京工美集团杯奖等荣誉。1998年-2005年承接
高雄市清凉山妙崇寺景泰蓝壁画设计,独自完成总面积700平方米的
平面设计,工程模式和艺术形式属世界首创。
作品庄重威严恢宏大气。九龙戏火龙宝珠于云水纹之间,龙鳞刻画细腻清晰可见,龙身蜿蜒盘旋若隐若现,中间腾龙瞠目张颚直扑宝珠而去,龙爪分张威猛非凡,彰显了力量与霸气。围绕在其周边的八条龙亦体态轻盈矫健,或仰首腾飞或回首张望,充满活力与动感。作为大师历经数年而成的大器,殷秀云以娴熟的刀法将
九龙各不相同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展其“出刀无悔”的神奇艺术。
作品正面图案取材佛经故事,铜胎。作品雕刻精美细腻,人物表情尤为生动传神,表现了十八罗汉除尽一切烦恼和疑惑,证得涅盘,得到解脱。整件作品构图层次丰富,通过海水、山石、彩云及松枝等图案的刻画,为十八罗汉营造出了9个不同的活动场景,其或下海降龙、或上山驱虎、或对坐笑谈或四处观望。作品漆厚达1.3厘米,光雕刻时间就历时四个月。
创作的雕漆作品曾获
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赴港精品奖和北京市工艺美术杯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