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沟从纪洪出
老河口市境内,进入
河南省,翻过几座山梁,到达跨两省三县的杨湾,在一座陡峭山崖的北麓,南水北调中段工程源头清泉沟泵站映入眼帘。兴建于七十年代初,襄阳地委组织数万民工在艰苦条件下建设,为此60多位付出宝贵生命。
清泉沟泵站作为引丹工程主体工程之一,兴建于70年代。引丹工程经原水电部批准于1969年10月动工兴建,1974年7月建成通水,水源为丹江口水库,渠道设计引水能力100秒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210万亩。主体工程有:库内引渠、清泉沟泵站、清泉沟隧洞、总干渠和排子河渡槽等大型水利设施以及干渠、支渠、沿渠提水泵站、水库、堰塘等,形成以引丹工程为骨干、水库为瓜、渠库相通、引提蓄相结合的灌溉网络。
1972年7月1日在二劈山隧洞,那条长达6700多米长的隧洞,2000多民工早已进入施工现场。早上8点30分,突然暴风呼啸,
雷电闪鸣,大雨倾盆,大约50分钟时间内,
降水高达150多毫米。瞬间,大洪水涌入隧洞。在这最危急的时刻,洞内的黄知青和民工们临危不乱,自救、救人,等候地面援救。但是,无情的洪水还是夺去了数名
苦木知青年轻的生命。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中段工程的实施,
丹江大坝的加高,这里将淹没在为库区,丹江水直接入清泉沟隧洞,穿过绵延的山体,经地下数公里出山,然后流过鄂北岗地,直达
北京市!
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隧洞引水,途经
襄阳市老河口市、襄州、
枣阳市,
随州市随县、
曾都区、
广水市,
孝感市大悟县。全长267公里,渠首设计流量38立方米每秒,总投资165亿元,年引水7.7亿立方米,主要用于鄂北城镇生活和工农业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