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隆·德·博马舍(Pierre-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1732.1.24—1799.5.18)原名彼埃尔·奥古斯旦·加隆。他的第一个妻子是一位贵族富孀,婚后不到半年就故世了。继承其妻一块名叫博马舍的领地,为了追求贵族的称号,他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博马舍了。
人物生平
博马舍的一生处在
法国政治经济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法国从
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时期。他活动在
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后的关键历史时刻。当时封建专制制度已面临崩溃的前夕,
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不但日益巩固与加强,而且远在革命爆发以前,便已经在思想战线上向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进攻。在人民起义运动的鼓舞下,在
自然科学日趋发达的基础上,资产阶级
思想体系已逐渐形成。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德尼·狄德罗,
让-雅克·卢梭,
克洛德·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等诗人,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纷纷起来向封建
上层建筑展开了进攻。他们无情地批判
旧制度,旧传统,旧思想,并以革命的新思想武装了法兰西人民,从而为一七八九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做好了思想准备。博马舍在
启蒙运动中虽是一个晚辈,但是他在启蒙思想的鼓舞之下,始终站在他们的行列之中,和他们一起向封建堡垒冲击。他在
法国戏剧史上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非常引人注目。他的一生很不平静,他曾说过“我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他的一生确是如此。同时他也是一个精力充沛,多才多艺,很富于正义感的人。
博马舍17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钟表匠家庭,是父母最小的儿子,三个哥哥接连死去后,他更加受到父母的宠爱。他从小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是从父亲手里学得了一手修理并制造钟表的好手艺。他十三岁时离开学校,专心学习钟表制造技术。二十岁时他发明一种新的钟表零件,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好评,被授予王家钟表师的称号。他的手艺学得如此精巧,居然给国王
路易十五的外劈彭巴都夫人制作了一只精美的戒指表,因而受到了路易十五的赏识。国王不仅向他订货,而且还使他可以享受随意出入宫廷的特殊待遇。文学家,艺术家一般来说对技艺往往一窍不通,而博马舍竟有这一手好技艺,这在世界戏剧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博马舍还具有非凡的音乐天才,他弹得一手好
竖琴,吹得一手好
横笛,因此得到了几位公主的赏识。路易十五聘请他做她们的琴师,教她们弹奏竖琴,得到了公主们的特殊好感。从此他在宫廷里站稳了脚跟。
在中外
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不善于理财,像有名的
法国作家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他很想发财,但每次做生意都大亏其本,使他一生负债累累,狼狈不堪。但博马舍精明能干,很会做生意。
巴黎金融界巨头巴利士·杜威奈十分赏识他的才干,在他的提携和照顾之下,博马舍参加
投机活动,发了大财,后来成为法国最富有的企业家之一.。
博马舍办事干练,同时也是个社会活动家。
路易十五去世以后,他又博得了
路易十六的信任,多次被
法国政府派注国外执行秘密任务。在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在巴黎用自己的资金开设罗得利格荷尔达来兹公司,并组织远洋船队,多次运输大量军械和一批志愿军官前往
北美洲,支援美国独立战争,促使美国独立战争迅速取得胜利。
另外,博马舍为了保护戏剧家的权益,团结戏剧家们组成了
法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戏剧家协会。当时戏剧家的著作权益不被尊重,剧院往往按照自己制定的条例,扣减他们的
版税,甚至取消他们的版权。演出收入都被演员和戏院老板拿去了。当他的剧本《塞维勒的理发师》演到第三十二场时,博马舍向戏院要求审查收支帐目时,戏院老板和演员们置之不理。他于是发动群众的力量,联合一部分剧作家和他们抗争。当时的斗争十分艰巨,因为审判这次纠纷的不是法国的法官而是王室贵臣。有些剧作家畏首畏尾,可是当时毕竟还有二十三位剧作家响应了他的号召,组成了戏剧家协会。经过四年艰苦的斗争,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一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国家颁布了作家应得戏院纯收入的七分之一的命令。从此,这个协会一直悬挂博马舍的画像,以此来纪念他的功劳。
另外,从他第一次编印出版卷浩繁的《伏尔泰全集》一事来看,也可以看出他办事的才能。一七七八年伏尔泰死后,许多遗稿没有得到出版的机会,当时俄国女皇卡特琳二世想出版《伏尔泰全集》。博马舍认为,
法国作家的作品拿到别国去出版全集,那是法国作家的耻辱。他便毅然担当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可是在法国出版这一巨著阻力重重,特别是法国天主教会千方百计禁止《伏尔泰全集》的出版。还有地方长官对手稿的干涉,经理人员的舞弊,法院对他的控告等等。这些困难他经过斗争都一一加以克服。从一七八三年开始印刷到一七九○年,《伏尔泰全集》八十余巨册终于出版齐全了。这一
全集的出版,无疑是博马舍对法国文学界的一大贡献。
博马舍能言善辩,长于辞令,在这方面颇负盛名。他发迹以后,受到不少人的攻击和诽谤,如他的仇人攻击他娶富孀,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财产,甚至造谣说他的两个妻子都是被他谋害致死的,后经证实均系无稽之谈。以后为了打官司,他几乎弄得倾家荡产,身败名裂。一七七八年,杜威奈去世,遗产由他的侄孙拉·伯拉希伯爵继承,他拒不承认对博马舍的债务,反而倒打一耙,控告博马舍伪造证件。初审时,博马舍胜诉,以后博马舍因和一位名叫邵尔尼的公爵为争爱一个女伶而发生殴斗。他以“竟动手打了一位公爵和大臣”的罪名被关进了监狱。结果拉·伯拉希乘机取得了胜诉,并没收了博马舍的全部财产。博马舍不肯就此罢休,继续上诉,并向法官哥士曼的太太行贿。这个女人贪财心切,收留了一部分贿赂。但哥士曼反咬一口,攻击博马舍行贿造谣。拉·伯拉希又乘机上诉,一面又大肆贿赂,散布谣言。博马舍面对险恶的形势,深知法院是官官相护的,在法庭上难以取得胜利,就下定决心把这场斗争诉诸公众舆论。在一七七三年和一七七四年两年中间,他先后发表了四部《备忘录》。.这四部《备忘录》不但详尽地申诉了他的冤情,而且还显示了博马舍非凡的论辩能力和文学才华。这四部《备忘录》不但有公堂对质的叙述,也有人物形象的描绘。如对昏庸法官哥土曼的描写,竭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对哥士曼太太的描写尤其逼真,她长得美丽动人,可是有点傻里傻气。她想捞几个钱,可是又笨手笨脚,露出了原形。其他如对出版商勒热夫妇,低级趣味作家玛兰等等,都有不少生动的描写。有人评论,这四部《备忘录》一部胜似一部,都是文学杰作。因此,每一部《备忘录》一印出来,都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第四部出版时,三天中销售了六千册。有的人就在茶楼酒馆高声朗读,有的人在戏院舞会上争相传阅。这些《备忘录》揭露的问题使法院的威信完全扫地。同时,也激起舆论界的同情,封建王朝不得不撤销了法官哥士曼的职务,并对他的妻子表示“谴责”,但与此同时,政府又下令焚烧了这四部《备忘录》。
伏尔泰赞扬这四部《备忘录》说:“比任何一部喜剧都更有趣,比任何一部悲剧都更动人。”另一位写过著名小说《保尔和威吉尼》的同时代小说家贝尔纳丁·德·圣彼得一眼看出《备忘录》的作者具有戏剧天才,而且不在
莫里哀之下。
文学史家居斯达夫·朗松(1857—1934)把《备忘录》比作巴士客尔(1623—1662)的名著《与外省人书》,可见它的价值之高了。
一七六四年,杜威奈派博马舍前往
西班牙办理密件,同时博马舍在那里处理了关于他的妹妹被人遗弃的诉讼。这件事在一七七四年博马舍发表的《回忆录片断》中谈到了,原来他妹妹的未婚夫是西班牙王室档案馆馆长堂·约瑟夫·克拉维戈。此人两次不履行诺言,要把婚约毁了。博马舍仗义执言,帮助妹妹揭露了这个忘恩负义之徒的丑恶嘴脸。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读了这篇回忆录以后,深受感动,觉得这个题材很富有戏剧性。后来他用了八天时间,一口气把这篇故事写成了五幕悲剧《克拉维戈》。歌德编写这个剧本时,采用了非常新颖别致的手法,剧中人物全用真名,剧本写得非常激动人心,剧本中有几处地方直接把法文《回忆录片断》译成
德语,特别是戏中博马舍逼着克拉维戈写一份声明的那个场面,完全是从回忆录中选用来的。博马舍于一七七四年在
奥格斯堡市亲自观看了这出戏的演出,并且表示赞许。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对这个剧本也表示满意,他后来给约翰娜·法尔默尔的信中写道:“博马舍的回忆录叫我高兴,唤起了我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青春活力,他的品格和行动同我一起
升华,我就这样写出了《克拉维戈》,这是一种幸运,因为我对这个回忆录感到欢欣……”
博马舍是在启蒙思想家的争取自由平等的伟大思想感染之下,从事创作活动的。他从小喜欢读书,爱读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作家的作品。他非常欣赏
弗朗西斯·拉伯雷反对
中世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也非常喜欢
莫里哀的作品。他于一七六七年根据
德尼·狄德罗的戏剧理论开始创作他的第一个剧本《欧仁妮》,当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一七七○年,他又创作了第二个剧本《两朋友》。他的早期创作就充满了启蒙思想,因为他深受
伏尔泰,狄德罗著作的影响。他很赞赏他们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启蒙思想,自称是他们的学生。他生活的年代又正好是
封建社会即将全面崩溃,启蒙思潮盛极一时的时代。他的启蒙思想最初表现在他于一七六四年写给德·拉华里耶尔公爵的信里。这一年,他因家庭事务在
西班牙呆了一年。这封信批判了西班牙贵族阶级的假仁假义,堕落腐败,也指责
法国的封建秩序是“不幸的农民的巨大灾难”,还谴责法国宫廷出卖“空头拘票”,因为这种拘票可以任意逮捕人,侵害了人民的人身自由。他对封建贵族阶级的不满情绪,在《欧仁妮》中就有反映。剧中
英国陆军大臣的儿子克拉兰敦伯爵,是一个荒淫无耻的人。他勾引了外省贵族少女欧仁妮,假装要和她结婚,但实际上准备抛弃她。他的仆人这样讽刺他说:“我的主人比我年轻,但是比我卑鄙一百倍。”通过这些描写,博马舍从道德上否定了贵族阶级的人物,把他们置于低于平民人物的地位上,表现了他的启蒙思想对贵族阶级的批判精神。第二个剧本《两朋友》则是表现资产阶级的一次尝试。在博马舍的心目中,
资产阶级是属于
第三等级的,是贵族和教会以外的非特权阶级。博马舍说过,他的这个剧本是“为了向第三等级的人物表示敬意”。因此,他在剧本中美化了资产阶级人物,是非常自然的。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商人,他遭到破产后,得到了他的朋友
包税人墨拉克的援助。后来墨拉克陷入困境又得到另一个朋友承包商的“慷慨援助”而得救。中三位资产阶级人物有的被称为“正直,坦率,诚实的人”,有的被描写成是“令人尊敬的人”,也有的被美化为“有人情味的哲学家”。从博马舍对
资产阶级的美化,可以看出他对自己阶级的偏爱。这两部
悲喜剧的演出,都没有获得成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艺术构思和创作,开始了探索新的创作道路。他凭着自己爱好音乐的特长,在一七七二年为
意大利喜剧院写了四幕
歌剧《塞维勒的理发师》。当时没有上演,据说原因之一是喜剧院的演员克勒伐尔曾经当过理发师,不肯扮演剧中主角
费加罗,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
巴黎上层社会害怕这个剧本揭露法官哥士曼的丑事,因此禁止上演这个戏。以后,他把此剧改为五幕喜剧,直到一七七五年,路易十五去世了,剧本才准上演。可是首场演出就失败了。他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删去了一些冗长的对话和情节,加强了政治内容,把五幕喜剧压缩成四幕政治喜剧,因而第二次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连演六十八场,轰动了全巴黎,成为当时最卖座的戏剧演出。
由于《塞维勒的理发师》演出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博马舍创作政治喜剧的热情。三年后,他于一七七八年写成了第二部杰作《
费加罗的婚姻》。这时候
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资产阶级革命的气氛笼罩着全国。博马舍在生活上,事业上又接连遭受挫折,他对贵族阶级和封建官僚机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剧本所宣扬的启蒙思想也就更加浓厚,讽刺也更加强烈了。为了争取这个剧本的上演,他整整斗争了六年。这是博马舍最杰出的政治喜剧,火力之猛,揭露之深,惊动了法国的最高统治者。
路易十六在一七八一年读了这个剧本以后,对剧本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封建倾向,大为不满,就下令禁止公演。博马舍再次诉请舆论,终于冲破禁令,于一七八四年首次在巴黎公演。观众如疯似狂,连演一百余场都满座,博马舍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荣誉达到了顶峰。这在
法国戏剧史上是一件轰动剧坛的大事。
可是他的敌人决不罢休,对他更加怀恨在心,有人攻击这个剧本描写了许多不道德的行为。如伯爵勾引女仆,伯爵夫人垂青侍童薛侣班,薛侣班又同众多女人谈恋爱,等等。博马舍为此写了长篇序文,于以驳斥。序文是一篇富于战斗性的好文章。可是他的敌人仍不罢休。其中有一个名叫苏亚的官员,在审查《
费加罗的婚姻》时,要阻止它上演.。以后他在
法兰西学院讲演时,又公开攻击这部剧本,并在报纸上化名攻击它。博马舍忍无可忍,写了一封辩护信给《巴黎日报》,他在信中写道:“为了一出喜剧公演,我连狮子和老虎都克服了。在成功后,您还想强迫我像
荷兰女仆似的每天早晨用柳枝打臭虫吗?”苏亚明白
臭虫指的就是他,那么“狮子”和“老虎”指谁呢?他的敌人咬定他是指国王和王后。国王的弟弟普洛瓦斯基伯爵原来就恨博马舍,曾匿名在《巴黎新闻》上写文章攻击博马舍。这一次他好像抓住了辫子,将情况告诉了
路易十六。当时,路易十六正在斗纸牌,他听了申诉之后,顺手取出一张纸牌,用铅笔把逮捕博马舍的命令写在纸牌上。这样,博马舍就被关进了圣拉撒监狱。那所监狱是专门关押盗窃犯和淫荡少年的。这无疑给了博马舍以极大的污辱。博马舍无故被捕入狱的消息一传开,舆论大哗。这种不满情绪使封建朝廷慌了手脚,朝廷想把博马舍偷偷放出来,可是博马舍不答应,要求诉之法律。他的要求被拒绝了,朝廷想尽办法来平息博马舍的愤怒与不平。他出狱的第二天,各部大臣几乎都观看了《
费加罗的婚姻》的演出。
路易十六还下令在泰亚侬戏院上演《塞维勒的理发师》。王后在剧中亲自扮演罗丝娜,阿多亚伯爵扮演
费加罗。国王路易十六还赠给博马舍八十万里佛,作为补偿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受到的损失。博马舍的斗争完全取得了胜利。
《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是博马舍最成功的两部政治喜剧,演出后很快传到国外,并译成
欧洲多国文字,在好几个国家的大都市上演。一七八○年
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把《费加罗的婚姻》谱成
歌剧。一八一六年
意大利音乐家
焦阿基诺·罗西尼又把《塞维勒的理发师》谱写成歌剧。一七八七年,博马舍又写了一部歌剧《达拉尔》,剧中描写了两个不同的人物,一个是荒淫暴虐的统治者达拉尔,另一个是受人民爱戴的爱国者阿达尔。在这部歌剧里,博马舍继续宣扬人类平等的启蒙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对开明君主的幻想。上演后,没有博得观众的赞赏。
一七九二年,他写了最后一个剧本《有罪的母亲》.在这部
悲喜剧里,他完全放弃了《塞维勒的理发师》和《
费加罗的婚姻》两剧中的民主倾向和批判精神,他的创作生命也就此终结了。
一七八九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了,他曾为专制王朝办理过秘密外交,从而成了革命的对象。他当时很有钱,仍然是一个大富翁。虽然他捐了一部分财产出来,当上了本区的议员和代表,但是革命群众对他还是不能谅解。后来他以垄断军械的罪名被控于国民大会,并被捕关在亚贝依监狱。一七六九二年八月二十日经友人的多方营救才出了狱。三天后,革命政府对反革命分子进行大镇压,他幸免于难。出狱以后,他避居近郊。不久,他因为以前代专制王朝经办向
荷兰购买军械案手续未了,得到革命政府的许可,又出国去
英国,荷兰交涉。到德国
汉堡包时,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已列入逃亡贵族的名单之内,他的财产归公,家属遭受监禁,这给了他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双重的打击。他的妻子,妹妹和女儿在热月九日的事件中均未遭难。他自己则由于他在剧本中揭露了
封建社会的罪恶,鼓励人民对专制统治进行斗争有功;再加上他对
美国独立战争做了一些好事,终于得到了人民的宽恕。他的名字于一七九五年从逃亡贵族的名单中除去了。他在流亡
汉堡市的三年中,过着异常寂寞的生活,回
巴黎以后,才跟家人重新聚首。他参加了《有罪的母亲》的演出活动,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一七九九年五月十八日,博马舍因
中风而死,葬在自己的园地中。
尽管博马舍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然而,使博马舍获得不朽声誉的却是他的戏剧创作。他在繁忙的社会活动中,一直坚持他的戏剧创作。他的戏剧创作活动跟他的生活道路一样,同样充满着斗争精神。他遭到围攻,打击,陷害,甚至被关进监狱,可是他仍然坚持斗争,不取得胜利,决不罢休。
虽然博马舍逝世已快二百年了,但是
费加罗的名字至今仍在全
欧洲和全世界流传。
德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沃尔夫(1888—1953)为创造费加罗这个光辉形象的剧作家——博马舍,专门写了《博马舍》这个剧本(1940)。剧本以
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着意刻画了博马舍的矛盾性格。
戏剧理论
博马舍的戏剧理论虽然没有单独的文章发表,可是他在《欧仁妮》的前面写的一篇序文《论严肃戏剧》却是一篇重要的戏剧美学理论文章。他论述的面远不如
德尼·狄德罗广,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也不如狄德罗高,可是他提出新的戏剧观点,毫无疑问是发展了狄德罗的戏剧理论的。他首先提出了“
悲喜剧”即“严肃戏剧”这个名词的概念。他认为古典悲剧可以传世,轻松喜剧也可以传播遐迩。为什么写普通题材,具有普通格调的“严肃戏剧”就没有地位呢?他认为“严肃戏剧”是介乎英雄悲剧和愉快喜剧之间的戏剧体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这种体裁的戏剧是更有前途的。他在序文中进一步论述道,古代的英雄悲剧展现出一种现代文明中所不常有的奇怪和可恶现象。观众面对剧中所表现出来的谋杀,乱伦,弑亲等场面,很难真正受感动。这些英雄悲剧的主人公往往是帝王和高贵者,他们的悲剧不是因为在正义的战斗中遭到失败,而是由于命运支配的。命运悲剧则告诉人们,世间的一切努力等于零,一切都由命运摆布,他认为这是违背社会道德的。他说:“相信
宿命论,会降低人的价值:因为这是剥夺他的个人自由,而失去了个人自由,在他的行动中也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了。”这些悲剧英雄由于距离我们的时代太远,引不起我们的同情。至于轻快喜剧,则又往往表现得太肤浅,讽刺了对方以后,笑声随即消失,也感动不了我们。他说:“严肃戏剧比起只叫人娱乐的东西来,却更能以感情来深深地激动我们。”他进一步指出:英雄悲剧要感动我们,或已感动过我们,它就必须与严肃戏剧相似,也描绘人民,而不着眼于帝王,即便写了帝王,实际上仍然是靠他身上存在的普通人的东西来打动普通观众的心。他认为,如果戏剧是反映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忠实图画,那么,它在我们身上所引起的兴趣,一定是与我们观察实际事物的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说:“严肃戏剧的根本目的,是要提供一个比在英雄悲剧中所能找到的更加直接,更能引起共鸣的兴趣,以及更为适用的教训;并且,假定其他一切都相同,严肃戏剧也能给予一个比轻快喜剧更加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他为“严肃戏剧”声辩的最有力的一段话。另外,他十分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认为观众看完戏以后,要比进戏院时的道德情操更高尚。他要求戏剧作家要接触现实生活,表现现实生活,反映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剧本中的主人公不应当是帝王,贵族,而应该是
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他反对用亚力山大诗体写戏,他认为戏剧人物应该说普通人的日常语言。总之,他的戏剧理论富于面向现实的精神,他以历史观点论证了戏剧形式新旧交替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他往往被人们尊称为剧坛正宗的“
悲喜剧”开拓者,对后来的“社会问题剧”或“近代社会剧”具有深远的影响。
个人作品
《两朋友》(1770)
《塞维勒的理发师》(1773)
《备忘录》(1773—1774)
《达拉尔》(1787)
《有罪的母亲》(1792)
主要成就
作为一个喜剧作家,博马舍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他的“
费加罗三部曲”,尤其是前两部,不仅表达了先进的启蒙思想,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运用古典主义喜剧形式来表现
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并使这两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同时又兼具莎士比亚戏剧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喜剧中含有笑剧的成分,不时穿插一些民间小调的歌曲和节日的舞蹈,生活气息浓郁。剧中的人物形象都个性鲜明,即克服了古典主义戏剧中人物性格类型化的弱点,又克服了启蒙文学作品
中将人物仅仅当作传达作者思想的单纯传声筒的弊病。剧情合乎逻辑,矛盾鲜明突出而结构十分严谨,在
喜剧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博马舍的喜剧标志着古典主义戏剧向近代戏剧的转变,对以后
欧洲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