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村
黄葛村
黄葛村隶属云南省永善县黄华镇,全村国土面积19.40平方公里。
村情概况
黄葛村隶属云南省永善县黄华镇,地处黄华镇南边,距黄华镇政府所在地1.00 公里镇道路为不全通路,交通不方便,距县65公里。东邻金寨村,南邻金沙江,西邻黑铁、鲁溪,北邻黄华村;辖青杠、朝阳区等39 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19.40平方公里,海拔428-682米,年平均气温18.5 ℃,年降水量751-854 毫米;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截止2006年,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750.00 亩(田1,400.00 亩,地4,350.00 亩),人均耕地0.87亩,主要种植等作物;拥有林地 15,000.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51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60亩,主要种植花椒脐橙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6,320.00 亩,其他面积2,030.00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通电;全村有1646户饮用井水,有114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62%)。有1852户通电,有141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
农户142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76%和76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985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84户(分别占总数的53 %和42 %);该村到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00 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52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70.00 亩,有效灌溉率为45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42.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3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6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户;建有小水窖54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厩的农户23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6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 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2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5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7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430.0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912.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38 %;畜牧业收入 440.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18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3526 头,肉牛 5 头,肉羊 6 头);林业收入 579.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24 %;第二、三产业收入 429.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18 %;工资性收入 259.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11 %。农民人均纯收入 2,493.00 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 业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253.00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595 人(占劳动力的 45 %),在云南省省内务工 897 人,到省外务工 698 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永善县外;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00.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21%。该村发展花椒沙仁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花椒、枇杷、沙仁等 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1860 户,共乡村人口6580人,其中男性3321人,女性3259人。其中农业人口6580人,劳动力 3537 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5490 人,参合率 83 %;享受低保 320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235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3 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5 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 6所,校舍建筑面积 6,891.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115 人,在校学生 804人,距离 镇中学6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04 人,其中小学生635 人,中学生169 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1402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3849 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 0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是,有固定资产 13 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 a 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5人,少数民族党员6人,其中男党员98人、女党员7人;建团总支1个,团支部5个,团员234人;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39个村民小组。
人文地理
一、人悬棺葬,位于中心集镇东南面,约2.3公里的桥湾大河沟上,在"含辉"崖刻西南面,约250米处,海拔560-640米。遗址山崖上面现还有木桩6根,凿洞16个,据观察分析,这里原来至少有10余具棺木,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棺木已朽毁不存,仅留凿孔插钉于崖壁上的木桩。遗迹分布面积约250平方米,距地表低则十余米,高则数十米。据考为战国时期至明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其墓葬在悬崖上凿洞,打上木桩,将棺材放在木桩上。古人在没有先进工具辅助的情况下,能做悬棺葬这样高难度的工程,是借了何种技巧和方法,至今仍是一个迷。僰人悬棺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和文物保护价值,对研究云南省古代葬俗及民族史有重要价值。为永善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二、"含辉"崖刻,位于黄华镇落田坝村对面的崖壁上,与僰人悬棺相距60米左右,海拔550米。面积约8平方米。据爱新觉罗·颙琰《永善县志》记载,该题记为古代重要关隘-黑铁关的标记,刻于清代嘉庆八年(1804年)。"含辉"二字属阴刻,朴实雄健、结构严谨、气势恢弘。尤其"辉"字的结构打破了前人的写法,用笔爽朗,淋漓尽致。含辉石刻用笔以方为主,方圆兼用,方中有圆,有颜体书风,同时兼有欧书、隶书笔意。二字所占面积约8平方米。"含辉"系人名。此人是当地的落第秀才,姓卢名含辉。相传清朝年间,卢含辉上京赶考,三考三败。卢含辉感到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回家后足不出户,立志弘扬地方文化。但由于途中劳累,加之心情忧郁,不久便卧病不起。病到晚期卢含辉感慨虽饱读诗书,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看到对面的这块岩石,于是含恨写下"含辉"二字。含辉,蕴含辉煌,以此昭示后人要不受任何阻挡,发愤读书,实现理想。为永善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赛普陀崖刻,位于中心集镇东南面,约1500米。该崖刻面积约2 平方米,有文字100余个。内容主要记叙清末时期,昭通右军营陈贵奉命带部队从黄草坪(今黄坪)到务基回龙坝一带,与至云南省烧、杀、枪、虐的四川凉山匪彝的战斗过程和结果,为清光绪29年所刻,据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新农村建设
黄葛村青杠二组新村建设:率先安装上了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设施,水利化程度达70%以上。硬化道路3500米,屋面粉白22000平方米,建成人饮水池4个140立方米,安装人饮管道4100米,解决了52户182人200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电视普及率达100%,电话普及率达80%以上,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人均纯收入近3000元。把青杠二组定位为 "生态、水果、农家园林型"新村。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人畜饮水困难;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花椒脐橙、枇杷产业,输出多余的劳动力。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村情概况
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
农村经济
特色产业
人口卫生
文化教育
村务公开
基层组织
人文地理
新农村建设
发展重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