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托努(
法语:Cotonou)是西非国家
贝宁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这座城市位于国境东南部
几内亚湾沿岸,距首都
波多诺伏35公里,其拥有丰富的
伊斯兰教历史、建筑和文化。科托努官方语言为法语,其中使用较广的语言有丰语、约鲁巴语和巴利巴语。
科托努是贝宁人口最多的城市,根据不同资料,人口数量在761,137人(2006年)至82万人(2014年)之间。虽然贝宁官方首都为波多诺伏,但科托努作为贝宁的经济中心及众多政府机构和
大使馆的所在地,科托努也被称作是贝宁实际上的首都。其地理位置处于许多周边国家的十字路口之间,使它成为商业中心,在对非洲内部开放贸易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丰语中,“cotonou”一词的意思是“死亡之河的河口”,在
达荷美王国时期该地区是一个渔村。 16 世纪,葡萄牙人在此建立了一个贸易站。17 世纪,该城是运往美洲的奴隶的主要入境口岸。这导致科托努以
奴隶贸易为基础的经济蓬勃发展。18 世纪,科托努迎来了繁荣时期,逐渐成为达荷美王国的首都。在此期间,该市聚集了大量富商,他们在此建造了宏伟的宫殿和豪宅。这座城市还建造了许多教堂和其他宗教建筑。19 世纪,科托努被法国人占领,成为其
殖民地的首府。在此期间,由于法国人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方面投入巨资,科托努迎来了经济增长期。随着几所大学的建立,这座城市也成为了主要的教育中心。同时科托努也作为19世纪
法国殖民者用来抵御英国人征服的军事据点,但其在1890年毁于火灾。1960 年,科托努脱离法国独立,从那时起,这座城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
西非主要的贸易和商业中心。
1965年,科托努建成现代化
深水港,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部分政府机关设在此,随后城市不断扩张,尤其是向西方发展。如今,这座城市拥有充满活力的
多元文化,代表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和宗教。
贝宁政府所在地科托努(Cotonou)位于
波多诺伏西南的沿海,濒临
几内亚湾,北面是诺奎大泻湖,为全国最大的港口和第一大城市,也是贝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外贸中心。贝宁的中央机关,各国驻贝宁外交机构等,均设在科托努。
有机械、水泥、榨油(
棕榈油)、食品(啤酒、罐头、肉类加工)、纺织、日用
化学等小型工业。铁路北达帕拉库,
东北地区达波多诺伏,
尼日尔部分进出口货物经此转口。有国际机场。1970年设国立大学。
科托努是全国公路和铁路交通的中心。公路除通往国内各主要城镇外,还可通往
尼日利亚、多哥、尼日尔和
布基纳法索。铁路通往
帕拉库市,全长438公里,往西通往塞格博卢埃,长34公里,往东经
波多诺伏再往北至波贝,长108公里。
科托努是
贝宁工业较集中和较发达的城市,有电力、纺织、水泥、机械、食品、榨油、酿酒、日用化工、
建筑材料等企业。
科托努集中了全国主要的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机构。贝宁广播电视局广播电台,使用
法语、英语和12种民族语言。贝宁电视台于1984年开始播放电视节目。贝宁国家通讯社也设在科托努。在科托努出版的主要报纸《
革命报》,为法文全国性日报。
19世纪,科托努曾为
法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和掠夺的重要据点,后在港口贸易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1965年建成人工
深水港。
科托努港属热带雨林气候,盛行西南风。年平均气温约22~34℃。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mm。大潮高1.5m。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5个,岸线长1280m,最大水深11m。装卸设备有
拖船及直径为150~200mm地输油管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拖船地功率最大为1470kW。港区的库场面积8万平方米,另有集装箱堆场6.5万平方米。有铁路直接延伸至码头装卸。码头最大可靠4万载重吨的船舶。本港保税区仓储面积约6万平方米。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8万TEU。主要出口货物为花生、棉花、
棕榈油及棕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纺织品、机器设备、食品及燃油等,在节假日中如果需要加班,须提前申请安排。
科托努是
贝宁的主要贸易港,并在
西非中南部地区的内陆国家,如
尼日尔、
布基纳法索、
马里东部和
尼日利亚的
交通运输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这些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进出口物资在这里转口。
科托努港的年贸易量占贝宁的60-65%,占邻国的35-40%。
科托努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科托努附近有被称为“非洲
威尼斯”的著名水上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