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塔
福建省
云霄县塔,又名福建云霄石矾塔,系福建省境内唯一建于礁石岛上的海中之塔。位于漳州故郡地云霄县城以东20公里的漳江入海处,孤悬于万顷波涛中的小岛礁中。
正文
此处“扶舆磅礴,名山环映”,地当东厦镇乌丘村与漳浦下寨石蛇尾之间的海面上。流贯云霄全境的漳江,经县城至佳州汇合成南、北港,闯过石仔关逶迤入海。两岸南北岐山县束腰对峙,俗名“牛相牴”。江心有小蕞岛礁兀立,状若笋尖,形同健笔,高达数丈,砥柱中流,名曰“石矾”。后人建塔于笋石原址,乃名石矾塔。1970年,云霄县旅台同乡于基隆市市郊南荣墓区建云霄公塔一座;1985年以故乡的云霄塔为造型重新扩建灵塔。这两座相隔海峡的云霄塔,成为云台两地联结乡土情缘的文化胜迹。
基本概述
塔高24.81米,通体为楼阁式空心造,以花岗石条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塔基周长22.2米,为简易须弥式塔座。通高7层,逐层收分。1层塔壁厚2.19米,至7层塔壁厚0.9米,亦逐层减薄。塔壁条石为一顺一丁砌法,每层分隔处以条石横铺叠涩出檐,八角各设飞檐。塔内以条石作螺旋梯,可通顶层,梯宽0.39至0.49米不等。塔刹为葫芦顶,塔顶屋面条石浮雕覆莲纹。每层均开设拱门,底层设1门朝南,门高3.3米,宽1.5米;第2层开3门;3至5层各开4门;第6层2门1窗;顶层1门北向。第2层朝西的门额,镶嵌一方长1.27、宽0.54米的青石横匾,上镌“斯文永昌”4大字,字径24厘米,右镌“嘉庆十九年八月旦”,字径4厘米;左镌“赐进士出身、前内阁协讲侍读、时授云霄同知薛凝度书”,字径3厘米,下篆印2方;朝南门额刻“天乙”,朝北刻“太乙”。
历史记载
云霄塔创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后倾。爱新觉罗·颙琰十九年(1814年)重建。康熙帝九年(1670年),云霄县进士陈天达(字可行,溪美人)募款在岛上建设一座小石塔。虽然塔身“高不盈丈、低小不称”,起不了补缺作用,但却发挥了航标的功能。即便如此,将文风鼎盛当作第一要务的文人士绅,更注重建塔兴文的功能。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底至次年初,云霄邑丞李维瀛(乐陵市贡生)相视地形,同云城诸生议增其制,准备扩建石塔,但因募款困难而中止。此后的百余年间,岛上小塔“倾颓缺陷。客过是间,辄流连叹息!”
有关石矾塔的肇建,《云霄厅志》及上述碑刻对此载述甚详,缘于堪舆补缺之议。即在建塔礁石岛上,原有一面天然笋石,高达数丈,犹如“华表捍门”,守护着云霄厅的东南门户,“足以钟灵秀”。是故明代人才辈出,科甲极盛。清代海氛时,郑成功占据海上,以福建省东南沿海为抗清基地,同清军反复争战,这面石矾便成为“巨寇”系船避风的天然石锭。在风急浪高的一天,飓风狂涛致使笋石被巨船曳倒而“震撼粉碎”。自此堪舆者认为,笋石的消失致使漳江之水直泻入海、毫无回旋余地,不仅直接导致云霄地理受到破坏,灵气散而不聚,云邑文风不振;而且过往船只容易在涨潮时,被江心的岛礁撞沉。只有在海上建塔,才能弥补这一缺憾。
重建整砌
嘉庆十九年(1814年)闰二月,王兰(山人)就任漳州府云霄抚民厅同知。当年夏,经振衣和尚倡议,监生方文郁、高文杰、吴文煜、高应榜及“辅国将军”汤氏5位诸生聚集于紫阳书院议事,倡议用移建文祠募款之例捐建石塔,以壮云霄舆图,促进人文蔚起、人才迭出。此议呈请王兰题序劝捐,诸生带头捐银为倡。其中方文郁捐银400大圆,高文杰、吴文煜、高应榜、辅国将军汤氏各捐200大圆,共募集资金4700多圆。同年八月,江苏无锡进士薛凝度接任云霄厅同知。他一方面重视云霄义学和紫阳书院的建设,带动了尊儒重教、大兴文风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接手筹划鸠工伐石,亲自董建云霄塔。工程选定于初秋之月开工,延请石匠曾月川、谢琯,由僧人振衣监工,役请工匠百人,历时4个月建成。竣工之日,“云之士庶买舟往视者,日以百计,咸称巨观云。”石矾塔建成后,用余款在漳江北岸石蛇尾渡头兴建码头,砌石级10余丈,立《新建石矾宝塔捐金牌记》一通;在漳江南岸乌丘渡头建津亭一座,薛凝度欣然为其命名“苍生待济”。
发展现状
为养护石塔,经诸董事合议,决定变卖用于造塔的杉木及运石的船只,以所得300余金,修缮位于漳浦白衣保一座近塔的废庙,由振衣和尚主持巡视养护宝塔,“禁止鱼工北洋水师,尘秽相轮”。每年中元日,僧人必需于塔下作中元节与盂兰盆节之会,超度百灵蜿蛇。阅3年,为解决僧人募化之苦,薛凝度饬令武生陈廷魁补纳乃父与叔尚未交清的捐银100两,交诸董事赎买田段以守祠护塔,并亲撰《祀田纪略》载入《云霄厅志》。
“石矾砥柱”被评为云霄县八景之一,“龟蛇把水口”也就成为漳江入海口两岸游人来往于石矾塔的对渡渡口。薛凝度感于民众登塔览胜的热忱,随即赋诗《登石矾塔望京华》云:“日月京华远,风涛海国秋。昨宵寻旧梦,犹绕午门楼。”此塔建成后,清光绪二十一年、二十四年,福田社人林镇荆(字崇楚,号湘帆)、三房社人张纲(字领三,号舫)连中进士,被为建塔兴文之果应和科甲兴盛之前兆。薛公建塔兴文的善举为民众所称道,光绪八年,民众刻制“郡侯薛、雷公(雷其达)功德碑”一方,嵌于“苍生待济亭”壁中,以志纪念。
1981年8月,云霄塔获省文化厅拨款,曾进行抢救性加固维修,修复了石塔北缘、南缘基座与第5层以上塔身错裂处,保持着清嘉庆十九年扩建时的原貌。1985年元月15日,云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云霄县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参考资料
[1]漳州新闻网 http://www.zznews.cn/news/zzdg/2008-11-4/2008114HCmOBoHVyx8503.shtml
参考资料
漳江.百度地图.2023-11-08
目录
概述
正文
基本概述
历史记载
重建整砌
发展现状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