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伦(1938年7月23日-2006年2月23日),当代中国著名科学史家、科学史教育家,安徽省泾县人。1960年从巢县一中考入
安徽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加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调入中国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担任科技史研究、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张秉伦曾担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任、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6年在安徽病逝。
张先生1938年7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泾县, 1960年从巢县一中考入
安徽大学生物系, 1964年毕业后被选拔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党支部副书记,分管全所科研工作,为该所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83年调入中国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从事科技史研究、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0年晋升为教授, 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他先后担任过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主任、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主要学术兼职有安徽省科技史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
张先生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史方面,在古代动物生理节律、望诊、指纹学、茶史和
查尔斯·达尔文与“进化论”等诸多领域成果丰硕,影响广泛。专著《
达尔文》(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年)和《指纹学》(第二作者,
群众出版社, 1985年)不仅为学界赞誉,而且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论文《“劳动创造人”质疑》(《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1年,第3卷第1期) ,以一位生物史学家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广为流传的“劳动创造人”这一权威话语提出质疑,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对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大讨论,在“文革”之后迎来“科学春天”的中国学术界泛起一澜春潮。
调入中国科技大学工作后,张先生全心投身于科学技术史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事业,研究领域也大为拓展,除生物学史外,在古代科技
语文学、科技考古、地方科技史和传统工艺等领域建树卓越。研究专题涉及“古代科技典籍考释”、“秋石方”、“泥活字”、“造纸与印刷”、“古钱币”、“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和“安徽科学技术史”,等等。出版了百余篇论文和十几部著作,取得了一系列学界公认的学术成就。其中,关于“‘秋石方’模拟实验及其
物理化学检测”专题研究,“否定了
李约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所认定的中国药物化学史上的一项‘奇迹’,使得这个热门课题终于得到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所以它的学术水平是属于国际领先的”(胡道静语) 。他的研究论文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和引用,得到包括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所长
何丙郁、台湾科学史家
刘广定教授等多位同仁的高度评价。关于“泥活字印刷的系列研究”,澄清了学术界的一些臆测,填补了印刷研究的一项空白,“是中国学术界的一项杰出成就, ⋯⋯在科技史、文化史、印刷史上都有重大的贡献,在国际学术界也已取得一定的地位”(
钱存训语) 。在地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方面,先生所著《安徽科学技术史稿》(安徽科技出版社, 1990年) ,是全国第一部地方科技史通史,填补了我国地方科技史研究的空白,受到学界好评。
张先生是位优秀的教育家,是位深受学子敬仰和爱戴的导师。他在科技史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20余年,奖掖后学不遗余力。曾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导师奖”(1990年)和“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1996年) 。他先后培养了几十名科学史硕/博士,其中许多学生已成为当代中国科技史界的学术骨干。同时,他还是位出色的科学活动组织和管理者。多年来,张先生为中国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在患病期间,他仍然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为科技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该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并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间都凝聚了他默默的奉献和辛勤的汗水。
张秉伦先生,著名科学史家、科学史教育家、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任、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