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s型地雷是跳雷中最著名的一种,绰号“弹跳贝蒂”。德国s型地雷(
德语Schrapnellmine )是跳雷(bounding mine)中最著名的一种,绰号“弹跳贝蒂”(Bouncing Betty )。
简介
战斗时,这些
地雷先弹射到齐腰高再爆炸,并将
霰弹以致命的速度向水平方向射出。s型地雷是一种反人员地雷,由纳粹
德国在30年代开发,并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部队广泛使用。该型地雷被设计用来攻击开阔地带的无掩护的步兵。s型地雷有两种,根据投产年代被分别命名为SMi-35和SMi-44。两者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别。
s型地雷最初于1935年投产,是第三帝国国防计划中重要部分。到因德国投降而停产时,德国总共生产了超过193万颗s型地雷。这些
地雷给敌军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并延缓甚至阻止了敌军的前进。该型地雷的设计成功,致命,并被广泛模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标志性武器。
历史
第一个遭遇s型地雷的盟军是静坐战中
法国士兵———这些士兵在1939年9月7日至11日之间试图向
德国富含煤炭的萨尔地区进行小规模侦察。该型地雷促使法国人撤销了这些侦察。在萨尔地区的表现向德国当局证明了s型地
雷的有效性,并促使
美国等国模仿该型的设计。经过萨尔地区的遭遇,法国人称这些
地雷为“沉默的士兵”。
在盟军在
北非和和法国的行动中,
纳粹德国广泛使用s型地雷防卫所占地区及本土。这些地雷被大量生产并被德国部队随意地埋设。例如,作为对盟军攻击
意大利的准备,德国第十集团军埋设了超过23000颗该型地雷。作为广泛的布雷和工事修建计划的一部分,该型地雷被埋设在
诺曼底登陆的
海滩上以防御盟军登陆,并在诺曼底,
法国北部,和
德国边境被用于防守德国阵地。为了同时阻止步兵和
装甲部队,该型地雷一般和反坦克雷混用。
在盟军在欧洲的行动中,s型地雷从
美国步兵那里得到了“弹跳贝蒂”的绰号。该型
地雷由于经常造成四肢和生殖器残废(但不致命)而对盟军部队有很大的心理作用。在Mine Warfare on Land 一书中,Sloan
中校形容该型地雷”可能是盟军部队在战争中最害怕遇到的东西“. 由于盟军不记录是何种武器造成的死亡,只记录是否在战斗中阵亡,人们无法得知s型地雷造成的具体死亡数字。对平民的伤亡数字的估计更是只能靠猜测。
二战结束后,s型地雷停产。没有关于该型地雷库存的命运的记录,但可以推测作为解除德国武装计划的一部分,大多数库存都被销毁了。有一些可能被盟军保存用于研究和逆向设计。战后出现了大量类似s型地雷的设计。
在占领
德国和战后的
欧洲重建期间,
美国工程兵,新成立的
法国政府,和英国国防部一起清理了西欧的
地雷,这是史上时间最长,最成功的排雷行动之一。
法国使用了各种人员来执行这项任务,其中包括49000德国战俘。这次联合行动清除了西欧绝大多数的地雷,其中德国清楚标记和准确记录雷场的政策对行动帮助很大。
但是,在
北非,前华约国家,法国,和德国不断地有地雷爆炸的事故发生。尤其在北非和东欧,有很多未清除的雷场—这些雷场或者是被埋在沙漠中,或者是被当局遗忘。尽管
德国资料称s型地雷埋设后的有效期是五至七年,地雷中的装药时至今日仍然有效。
特点
s型地雷是不到13厘米高(不含感应器),直径不到10厘米的钢制圆柱体。
地雷上部伸出的钢棒包围着主
引信。主引信连有引发开关或感应器。SMi-35使用中央引信,而SMi-44使用分叉引信。地雷重约4
千克,具体重量由
三硝基甲苯装药量而定。
地雷的主装药是TNT,推进药是黑火药。所有的地雷引发装置都用于产生火花,从而点燃雷体内的可燃引信。标准的压力感应器使用的是火帽。
在地雷被引发后,主引信延迟四秒钟然后引爆推进药,爆炸的推进药将地雷射入空中并激活推进药和三个雷管之间的三个延时小球。这三个小球将拖延
地雷的爆炸,使之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合适的高度。
标准的压力感应器在受到7千克压力时会被激活。这项设置是为了保证地雷不会被野生动物或自然撞击所引爆。该型地雷的绊网是一个浅y型装置,当绊网被从地雷拔出时,地雷将会被引爆。
s型地雷一般被一个三叉压力感应器所引爆,也可以被绊网引爆。
德国陆军有一种特别的绊网。
装有
引信的钢管可以与所有标准的德国引发器和点火器相连接。这样使用时人可以移出感应器,并手动控制地雷的爆炸。当被引发时,
地雷将分两个阶段爆炸。
1。首先,
推进剂将地雷弹射至0,9至1.5米高的空中
2。大约半秒钟后,主装药在合适的高度爆炸,杀伤步兵和人员。
3。主装药被大约360颗钢珠,短铁棒,或者碎金属块所包围。这些将变为
霰弹并以致命的速度向四周水平射出。
根据地雷的制造年代和情况不同,从被引发到推进药爆炸大约要3,9-4。5秒。根据
德国资料,该型地雷的弹在20米内致命,在100米内可造成伤亡。
美国的训练手册称地雷的霰弹在140米内可能造成伤亡。一个关于s型
地雷的常见误区是如果人不从
触发器上移开,地雷就不会引爆。这个错误由于美国在二战时的宣传而广为传播。事实上,无论人是否从触发器上移开,地雷都会被引爆,因此站立不动和逃离一样危险,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就地卧倒。
s型地雷主要是由金属构成,因此很容易被金属探测器所发现。但是步兵部队很少有这样昂贵笨重的设备。金属探测器本身也很容易出故障。地雷也可以通过小心的,耗时很长地探扎被发现。步兵可以用一把小刀或
刺刀,以很小的角度探测土地。重要的是要以一定的角度探测,以避免触发压力感应器。
当s型地雷被发现后,解除就相当容易。为了避免
地雷在埋设时爆炸,
德国压力感应器有一个小洞,其中的一枚安全针可以避免感应器被触发。这枚针在地雷被埋设时被移出。如果发现的地雷使用压力传感器,拆弹人员可以将一枚针(例如缝衣针)插入这个孔中。如果地雷使用的是绊网或是电子引发器,剪断他们即可。德国人曾使用连环雷来防止这种行为,因此剪断时还是要小心。之后排雷人员可以小心的从地里移出地雷,并卸掉
传感器。如果要上交完整的地雷的话,顶部的3个螺栓连接着雷体内的3个雷管。这些螺栓和雷管都可以被卸掉。
模仿
s型地雷是很成功的设计,各方都对其表现和效力印象深刻。在s型地雷得到了可畏的名声后,众多国家开始模仿s型地雷的设计。在二战时和许多年后,各国军队都试图模仿s型地雷的成功。“弹跳贝蒂”的绰号被用在很多类似的设计上。
冬季战争后,作为两国军事协助条约的一部分,
芬兰军队开始从
纳粹德国购进SMi-35。芬兰部队在s型地雷的使用上很成功。但该型
地雷的成本也很可观。在
继续战争时期(Continuation War),芬兰人试图制造自己的s型地雷,但没有成功。 s型地雷的芬兰绰号是“忙碌亨利”(Hyppy-Heikki )
法国的Mle-1939地雷受到了s型地雷的启发。1940年,法国工程兵的Pierre Delalande
少校为了躲开
德国对法国的占领,带着Mle-1939的设计逃到了
美国。这个设计促使美国发展了M2地雷。但是1942年投入实战的M2
地雷被证明有缺陷。美国陆军对s型地雷在阻止法国向德国萨尔地区的攻击中所起的作用印象深刻,并继续进行跳雷的研究。战后,美国陆军在缴获的s型地雷的基础上发展了
M16系列自动步枪地雷
苏联也在s型地雷的基础上发展了OZM系列。苏联地雷的内部构造更加简单:OZM-4型地雷有一个用于形成碎片的
铸铁雷体,而不是像s型地雷一样装有钢珠或碎金属片。OZM-72型跳雷装有铁管,这样便回到了s型地雷最初的概念。这两种地雷还在被
俄罗斯生产。
至今仍具有争议性。类似s型
地雷的反人员地雷是一系列公约,人权抗议,和国际争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