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江,古称石河,发源于广寒寨南麓盆背岭。由板坑入绕岭合千叶林诸水,西绕山关,北折社冲,至灵龟寺(距县130里北江乡,僧圆明开址,僧桂林重修)下与梓木岭西麓水合流。
经泊田,与烟竹山诸水汇合,并与发自广寒寨西之龙上水西流与
江口县山水汇合后,再与界上坪水合流,在鸡公陂与泊田水相会,因名双江口。其后于红石崖与天井龙水汇合,经鹏江桥至市上坪潇田,与发源于
江西省萍乡上严湖的
北江合流,于车树坪出县界入
醴陵市,流入清水江。干流长34.2公里,流域面积166.2平方公里。
鹏江久负盛名,山乡风景秀丽。明清时,舟可从鹏江桥直达陵铁河口。两岸有鹏江桥、湖背、船里桥、丁家潭4个货运码头,
攸县东北部的稻米、林木、山货可通过鹏江运出,民国年间因河道变浅变窄而停运。淸
乾隆时,诸生贺志有《舟过望东市》诗云“渐觉烟村回,春光一线通。江声流向北,山市面朝东。岸柳摇新绿,汀花缀小红。棹歌无限意,放眼暮天空”,就是记述乘船经望东市(今市上坪)的情景。
鹏江由高入市上坪交界处,有一座拦水坝,曰“芹陂”。
同治版《
攸县志》载:“芹陂,坐北江乡鹏江桥。明万历五年(1577)陈节倡建柴陂,清乾隆十三年(1748)改用石筑,屡被水冲。
爱新觉罗·颙琰五年(1800)、嘉庆十七年(1812)两次重修,余、卢二姓出资为多,灌田九百零七亩。”
鹏江桥踞鹏江中段,因其江而得名。清嘉庆十一年(1806),由北名士丁琢轩、陈秋萼、刘焕延等募化倡修。据县志载,当时邑中贡生谭际举妻刘氏力行善事,应募捐修石桥费一百千文,又修建桥亭一座。
鹏江水滋润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攸北人民,但由于受灾害气候的影响,也常给人民带来灾难,洪水和干旱屡屡肆虐生灵。据旧谱资料统计,清至民国,300余年间共发生洪涝干旱灾害27年,尤以清康熙癸卯二年(1663)、
乾隆壬戌七年(1742)、
咸丰丁巳七年(1857)、
光绪乙未二十一年(1895)、民国戊午七年(1918)、民国甲戌二十三年(1934)最为严重。光绪乙未年大旱,“禾田开裂谷无收,饿遍野人相食”。
1960年至1975年,15年间鹏江共发生洪涝干旱灾害7次,尤以1975年最为严重。当年8月4日下午至5日,受台风的影响,14个小时内连续降雨357毫米。广寒寨上险象丛生,数十处泥沙流倾泻而下,以致
山洪暴涨,冲毁山关水库,漫原遍野,闯冲穿,一时山崩地裂。岸圮桥垮,屋塌路断,禾铲田平。水势之大,水位之高,乃数百年所未有。就高枧而言,洪灾淹死35人,受伤者100余人,良田受灾10000亩以上,房屋被毁1000栋以上,
拱桥被冲垮100座以上。其他如牲畜、农具、粮食、什物等等更是不计其数。“江南诗怪”
颜真愚曾作长篇古风记载此事:“洪水齐向低处冲,浩荡何分冲与垅。稻田屋宇尽淹没,除却高原一片洪。桑田顷刻成沧海,走投无路房屋毁。夫妻生离还死别,儿女化龙或变鬼。哭声涛声两交织,风声雨声齐淹没。夫寻其妇子觅娘,一片凄惨人寰绝。田成沙漠堆成山,屋留基石痕迹残。”洪水无情党有情,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抗洪救灾,帮助灾民恢复家园,不几年重灾区高枧又见“依旧绿笼十里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