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龙(学名:Yimenosaurus)是一种已灭绝的
板龙科蜥脚类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中国。易门龙的模式种是杨氏易门龙(Y. youngi),由白子麒等人在1990年命名,以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
杨钟健的名字命名。易门龙的化石在中国
云南省易门县被发现,包括几个个体的化石,其中包括一个几乎完整的
头骨和下颌骨,以及不完整的颈椎和背椎、一个大部分完整的骨、髂骨、坐骨、部分
肋骨和完整的股骨。易门龙的身长被保罗(Paul)估计为9米(30英尺),体重为2吨(2.2短吨)。易门龙是一种食植物类恐龙,属于早期
蜥脚类恐龙。易门龙的大致样貌已经被重建出来,化石只缺少部分四肢。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
类( infraorder)→ prosauropoda
原蜥脚下目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
易门恐龙群化石1987年首次发掘,复制装架工作于1989年8月31日在
玉溪市完成,并于同年10月1日在玉溪正式公开展出。1991年5月恐龙专家
董枝明教授赴玉溪考察。认为脚家店
地层露头较好,化石也十分丰富。
云南省易门盆地-脚家店山恐龙化石保护区:是易门脚家店禄丰蜥龙动物群主要分布区的一部分。南界为大腊主;西至
脚家店村;北到大村,东边为占
马田村,面积10平方公里,出露地层为侏罗系。1987年进行了抢放性挖掘,出土了包括颈椎、脊椎、尾椎、肩带、腰带及四肢骨化石,分属9个个体,大者10m,小的仅1m,时代属中晚侏罗世,
蜥脚类恐龙。1993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获得了丰富的恐龙化石标本,代表9个恐龙个体,最大的8m,高3m,时代属早侏罗世,是早期蜥脚类恐龙。易门脚家山恐龙化石保护区在
易门县西南
十街乡脚家店村。海拔1180~1710米,出露
地层为侏罗系红色
砂岩,地表植被为小灌丛松林。1987年7月由易门县政府为“脚家店山恐龙化石保护区”,确定了保护区范围和管理规定,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脚家店地区恐龙化石个体多、数量大,保存完整,时代延续长,对恐龙起源、演化,有重大科学价值。复原了两具恐龙化石骨架,其中一条在龙泉公园大寺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