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才,男,自2006年10月起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担任副教授。他在环境微生物、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污染土壤修复与农产品安全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教育背景
陈新才于2000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环境工程系,随后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2003年6月)。他的博士研究是在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完成的,获得了博士学位(2006年9月)。
工作经历
陈新才的职业生涯始于2006年10月,当时他加入了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在此期间,他曾被选入浙江大学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出国研究专项计划("新星计划"),并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间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系进行访问研究。
学术贡献
陈新才教授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保部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他还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的合作研究,并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多篇演讲。截至目前,陈新才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30余篇SCI论文。
主要研究成果
陈新才的主要研究成果涵盖了环境微生物、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污染土壤修复与农产品安全等多个领域。他主持的课题包括《根表生物膜调控植物根系重金属吸收的作用机制》、《生物炭输入对农田土壤重金属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农林废弃物的生物炭技术在温室气体减排及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恢复中的应用研究》、《非饱和生物膜的时空变化及其结合重金属的分子形态研究》、《根际微生物与根分泌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海州香薷累积重金属的影响》、《PAHs污染土壤的高效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土壤生物膜微环境特征及其与重金属结合的分子形态研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杭州市原红星化工厂铬渣堆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价》等。此外,他还发表了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如《Adsorption of copper and zinc by biochars produced from pyrolysis of hardwood and corn straw in aqueous solution》、《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pper in Unsaturated Pseudomonas putida CZ1 Biofilms as Determined by X-Ra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等。
社会职务
陈新才是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会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