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企霞(1913年10月23日—1988年1月16日),原名陈延桂,浙江县人,作家,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四届理事。
陈企霞1925年考入宁波甲种商业学校读书,1932年他与
叶紫共同创办无名文艺社,出版《无名文艺旬刊》和《无名文艺月刊》。1940年陈企霞到
延安市后不久就协助丁玲编《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企霞参加华北文艺工作团,1949年,陈企霞随部队来到北京,之后在周扬和
沙可夫领导下筹备全国
文代会。1955年,陈企霞因“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受到错误批判,他不服,表示抗议,并提出《陈述书》。1956年6月,中宣部宣布“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不能成立,给丁玲、陈企霞摘去“反党集团”帽子,1958年陈企霞被送到
唐山市的柏各庄农场劳动。陈企霞曾担任
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
民族文学》杂志主编、全国文联副秘书长等职务。1988年1月16日病逝,2008年,其遗作《企霞文存》出版。
人物生平
1913年10月20日,陈企霞出生于
浙江省郸县一个破产的中产阶级家庭里。童年时代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即外出谋生。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陈企霞同志刻苦攻读了许多俄国革命文学作品,1932年到达
上海市,与
左派作家
叶紫一道创办了“无名文艺社”和《无名文艺》月刊及旬刊,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写了不少小说、评论和散文。不久和叶紫一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9月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935年因做革命工作两次被捕入狱。在敌人面前,陈企霞同志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出狱后,他很快找到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
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到群众中组织读书会,救国会,成立“进取社”,团结爱国进步青年,宣传党的路线,发展党的组织。1936年,在上海参加了
陶行知先生筹办的山海工学团。1940年3月,陈企霞同志通过组织到延安中央青年运动委员会宣传部工作。1941年调到党中央机关报《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任编辑,为开展和繁荣解放区的文艺事业忘我工作。1942年,受邀参加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9月离开
延安市,在晋察冀参加了“华北文艺工作团”。不久,华北联合大学成立,任文学系主任,并兼《北方文化》、《
华北文艺》刊物的编辑工作。1949年9月,参加了“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裸爹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担任全国文联及文协的副秘书长,在党的领导下,为团结解放区和国统区来的文艺战士、共同开创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9年12月,他同丁玲一起创办了《
文艺报》,担任副主编。1950年1月—1952年1月,与丁玲、
萧殷并列主编。1951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光荣的任务》。在华北联大和杭州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时,他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强调“教人”与“教心”。不久《文艺报》编辑部改组,由
冯雪峰接任主编,他继续担任副主编,并协助丁玲创办了文学讲习所。在整个五十年代初期,为党的文艺理论和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十年代中期,陈企霞同志在所谓“丁陈反党集团”的错案中遭到批判,1956年6月,中宣部宣布“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不能成立,给丁玲、陈企霞摘去“反党集团”帽子。1957年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开除党籍,下放劳动,蒙受了不白之冤。对此他一直坚持不同看法,并通过正当途径向组织反映。但作为共产主义者,他对党的信念始终不渝,服从组织决定,遵守党的纪律,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磊落胸怀。1958年被送到
唐山市的柏各庄农场劳动。
1962年被安排到杭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员。在文化大革命中,陈企霞同志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面对复杂的局势和邪恶势力,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严守党的秘密。在批斗会上和接受外调过程中,他不止一次面对诬陷,义正辞严地说“当叛徒的不是我,而是姚文元的父亲
姚蓬子”。为此遭到野蛮毒打,表现了共产党员在逆境中坚信真理,宁折不弯的硬骨头精神。他痛恨祸国映民的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并尽身己铂可能保护一些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杭州大学对他作了如下评价“在文化大革命中,所有调查材料都实事求是,没有假证,从未冤枉一个同志”。
1979年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为陈企霞同志平反落实政策,恢复党籍、政治名誉和原工资待遇。随后,他当选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初,陈企霞同志被调回
中国作家协会,参加了作协党组的领导工作。负责筹备并担任首届
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1981年,他奉命筹备并创办了《
民族文学》杂志,担任主编,为振兴新时期的少数良族文学事业,作出了贡献。在长期的编辑和教学工作之余,他写了不少文学评论文章。对学生态度谦和,诲人不倦,深受师生们的敬爱。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已成为文艺战线上的骨干。
1988年1月16日,陈企霞病逝。
个人作品
著有评论集《光荣的任务》。
小说《狮嘴谷》《血的旗子》《一个碾米厂的毁灭》《星夜曲》等。散文《狼叫》等。2008年遗作《企霞文存》出版。
人物事件
“匿名信”事件
事件背景
陈企霞是所谓“丁、陈反党小集团”里的主要人物。“丁、陈”受批判的直接原因是毛泽东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一封信》。该信指斥主编《
文艺报》的丁玲、陈企霞拒绝发表
李希凡和
蓝翎评论《
红楼梦》的文章,是“压制新生力量,向资产阶级思想投降”。
事件经过
1954年10月18日,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召开会议,传达了这封信。自此,作协党组便多次召开会议,展开了对《文艺报》的批判。这时候,一些曾被《文艺报》批评过的人,有了名正言顺发。泄不满的借口,正如周扬所说,“有冤的申冤,有仇的报仇。”陈企霞之子陈恭怀在《关于父亲的〈陈述书〉》一文中说:“解放初期的文艺界,尽管有当年解放区文艺创作的雄厚基础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指引,但是,一方面在文艺理论和批评上深受苏联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文艺理论及批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
文艺报》创刊到1955年前后,文艺界上层领导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一直是相当激烈的,抗战以前文艺界在上海的矛盾也不时重新流露。《文艺报》作为一个文艺理论和批评的阵地,自然就成为矛盾的焦点。所以《文艺报》的工作就不断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指责。”那么,夹杂着一系列恩怨的批判,让性格耿直、心高气傲的陈企霞难以忍受,可在批斗会上根本没有他申辩的机会。于是,一封反映作协党组处理问题不公的匿名信发出了。
事件结果
面对超过1955年的巨大压力,陈企霞的精神垮塌了。于是,他坦白说自己是匿名信的幕后主使,甚而连自己私生活中的问题也向组织一股脑儿地作了交代,他期望能获得“彻底坦白”的效果。可一旦突破了这条精神底线,他再揭发丁玲等人也就没有了心理上的道德障碍。至此,所谓“丁、陈集团”的主将丁玲,在陈企霞缴械之后,又一次从批判者中神奇地置换为被批判者。
"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冤案
事件背景
第一次
文代会结束后。周扬鉴于陈企霞“工作有魄力,有主见,有办法,也能坚持原则,团结同志”,因而希望他到由自己担任副主席的文联任秘书长,但陈企霞却因为对周扬的“某些领导方法上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而拒绝了周扬的邀请,而到丁玲任主编的《
文艺报》任副主编。陈企霞与丁玲又一次成了同事。在两人约3年的合作过程中,至于工作有多少成绩,很少有人提到,人们更多地提到的倒是,《文艺报》如何因粗暴批评而引起众怒的问题。翻翻从创刊到1952年的《文艺报》,是“一路批下来”的。开“战斗性和尖锐批评”风气之先的,是《文艺报》主编之一陈企霞对
王林的小说《腹地》的批评。在丁玲、陈企霞主持、影响下,《文艺报》乱舞“棍子”,专横地批评了很多作家,否定了许多作品。对
碧野的小说《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的批评,对
萧也牧《
我们夫妇之间》,对话剧《红旗歌》的批评,对小说《金锁》的批评,对
歌剧《石榴裙》的批评,对
朱定的诗《我的儿子》的批评,对
王亚平的诗《愤怒的火箭》的批评,对
卞之琳的长诗《天安门四重奏》的批评,对歌颂毛泽东的几首歌曲的批评,对
胡考的漫画《美国纸老虎与战争贩子
哈里·S·杜鲁门、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艾奇逊》的批评,对路的剧本《祖国在前进》和《洼地里的“战役”》的批评,对沙鸥的讽刺诗《驴大夫》的批评等等。这样的批评还可以举出许多许多。不管是从当年的立场还是从今天的立场来看,有些作品并不是没有缺点甚至是严重的缺点,对它们的批评也不是全无道理的,然而,这些批评大多是粗暴的、教条主义的、过火的。这种“一路批下来”的做法,一直持续到
冯雪峰担任主编后才有所减弱。这种粗暴的批评方式,不但使文艺界人士感到“哆嗦”,也激起了众怒。到1954年批《
文艺报》事件发生时,当时在外体验生活的陈企霞,已经离开《文艺报》两年的丁玲也被牵扯进来,就是在这时埋下的伏笔。
事件经过
1954年初,《文艺报》对
李准小说的批评,使陈企霞稀里糊涂地走到了被批判的前台。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1953年11月20日在《
河南日报》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读者、中南局及
河南省文艺领导,均给予很高评价。12月20日出版的《河南文艺》和25日的《河南日报》发表作家苏金伞的评论文章《读〈不能走那条路〉》。1954年1月,《
长江文艺》转载这一作品,中南局文联负责人
于黑丁发表文章给予高度评价。1954年1月30日出版的《
文艺报》发表该刊理论批评组组长侯敏泽的署名“李琮”的评论《〈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这篇评论首先肯定作者的创作态度认真、严肃,然后指出了作品的缺点,特别表示不赞成中南和
河南省方面给予的高度评价。这就惹出了麻烦。这篇评论,是在陈企霞“指使”下写的。
事件结果
丁玲、陈企霞,两个20世纪3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文艺工作者,1955年底却被定为反党小集团的头目。
人物评价
企霞是我视为前辈的卓有贡献的作家。企霞与我一起在延安《
解放日报》做文艺编辑近四年,我们在副刊部一起参加整风学习与大生产运动。企霞独特的一生,也必然反映着文艺史上一些作为现代革命事业的亲历者与见证人,陈的生活充满磨难、坎坷,极富传奇性。重要的、为人关注的片段。(作家
黎辛评)
参考资料
陈企霞.https://www.hsjycc.com.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