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拍摄是指在现场仅使用一台摄影机进行拍摄的方法。这种拍摄方式自电影诞生以来便成为主要的制作手段。尽管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电视界开始尝试多机拍摄并逐步在影视界推广,但在全球范围内,单机拍摄仍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单机拍摄在教育视频录制中有其特定的要求。为了同时捕捉到教师和学生的正面或侧面,摄像机通常放置在教室两侧,距离讲台大约位于第一、第二排学生之间的位置。摄像机高度约1.4米,以确保最佳视角。此外,考虑到教室两侧的光线方向,应选择顺光或侧顺光进行拍摄。具体来说,若光线来自教室右方,则将摄像机置于教室右侧;反之则置于左侧。如果两面都有较强的光线,建议选择靠近讲台的一侧,以便更方便地拍摄投影屏幕,并在另一侧窗口安装窗帘以控制光线强度。
单机拍摄的关键在于保持稳定、准确、均匀和平整的画面效果。首先,持机姿势要端正,站稳脚跟,握紧摄像机,避免不必要的晃动。其次,构图时应明确拍摄目标,确定全景、中景或近景等不同景别的运用。第三,推、拉、摇、升、降等技术的操作速度要平稳一致。第四,
地平线要水平,垂直物体要笔直。第五,画面要清晰,焦点应集中在人物的眼睛上。在室内照明条件下,通常选择自动白平衡模式。对于初学者,推荐使用自动对焦功能。
在教学录像的拍摄过程中,单机拍摄常常采用长镜头形式,即持续不断记录整个课程过程,通过推、拉、摇、升、降等多种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成功的关键在于灵活调整景别,以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例如,在教师讲解、书写黑板或操作
多媒体设备时,可以选择从中景推进至近景,突出细节和情感表现。当主体位置固定时,可根据动作方向适时切换景别。在处理转场时,操作者的精准度和速度至关重要。当镜头从投影屏幕或回答问题的学生转向讲台时,通常采用拉加摇的手法,使景别从近景过渡至中景或全景。学生阅读时,可以选择全景视角,并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摇动,随后推至个别学生的特写。学生练习时,可以从全景推进至特写或将特写拉开至全景。当教师在教室移动时,摄像机应跟随其步伐,特别是在拐弯时,可以在此时改变景别。在指导学生时,可以选择中景或近景,并注重构图合理性,突出教师作为主体的地位。全班起立时,应将景别拉至全景并保持静止。总之,拍摄教学录像时,景别的变换应根据内容和课堂氛围的变化而变化,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拍摄,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