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故居
湖南省长沙市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雷锋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简家塘,始建于清代宣统年间,为江南农村民居风格的茅根土木结构建筑。该故居坐东朝西,曾是地主唐少求给佃户建的庄屋的一部分。庄屋原有房屋12间,为四合院式,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路从塘边出进。现在恢复保存的只有3间房,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
1940年12月至1956年11月,雷锋在此生活了16年。1958年,故居房屋因年久失修被拆,后由雷锋堂叔雷光明在原址重建了3间茅屋。1968年,雷锋纪念馆建成后,为配合纪念馆的展览,体现雷锋家乡的特色,就把这个雷锋苦难家史的历史见证保留了下来。1993年,故居修复对外开放。2011年,雷锋故居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据统计,从1968年到2018年,故居共接待游客4200多万人次。
雷锋故居堂屋的墙上悬挂有雷锋入队时的照片,居室和厨房陈列有雷锋一家用过的部分生活用品。通过复原陈列,真实再现了雷锋一家三代在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场景。雷锋故居和雷锋纪念馆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是新时代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地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也是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行的永恒纪念地。
历史沿革
雷锋故居是一栋清代宣统年间的土坯木构茅根建筑,坐东朝西,曾是地主唐少求给佃户建的庄屋的一部分。雷锋祖父新庭三兄弟佃种唐家的田时就住在这里。庄屋原有房屋12间,约8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路从塘边出进。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个茅草屋里,并在此度过了他苦难的童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分给了雷锋两间半屋。截至1956年11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
1958年,故居房屋因年久失修被拆,后由雷锋堂叔雷光明在原址重建了3间茅屋。1963年3月后,中国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为便于参观学习,雷锋家乡建立了“雷锋生平事迹展览室”,即雷锋纪念馆的前身。后应各界要求,雷锋家乡又于1966年冬破土动工,在雷锋故居旁建设雷锋纪念馆。1968年11月20日,雷锋纪念馆正式落成开馆。而为了配合纪念馆的展览、体现雷锋家乡的特色,雷锋故居作为雷锋苦难家史的历史见证保留了下来。
1990年11月,为了完善纪念馆的配套设施,丰富纪念馆的参观内容,雷锋故居旁的雷锋纪念馆开工扩建。工程分三期进行,5年完成,投入490万元,扩征土地20000平方米,完成配套工程26个,先后新建了门楼、围墙、雷锋塑像广场、纪念亭、停车场和观众综合服务楼等,使纪念馆的参观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1993年,故居修复对外开放。
2011年,雷锋故居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据统计,从1968年到2018年,雷锋故居共接待游客4200多万人次。2019年3月,时任全国人大代表黄河建议将雷锋故居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陈列内容
现今恢复保存的雷锋故居,为3间茅草房,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故居堂屋的墙上悬挂有雷锋入队时的照片,居室和厨房陈列有雷锋一家用过的部分生活用品。通过复原陈列,真实再现了雷锋一家三代在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场景。
价值意义
雷锋故居和雷锋纪念馆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是新时代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地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也是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行的永恒纪念地。
人物介绍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其于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他曾在鞍山钢铁集团工作,18次被评为节约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3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61年,雷锋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入伍两年,他便已经立下了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把3月5定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因高尚品行和模范事迹而闻名,并以雷锋精神影响了后世一代代中国人。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陈列内容
价值意义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