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郎
2011年金基德执导纪录片
《阿里郎》由金基德个人执导并主演的韩国纪录片,失意的导演选择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在物质条件极为简陋的高山之上开始了自我质疑和质问的心灵旅程,他用摄像机拍下了这一段困顿生活中的自问自答,经过剪辑,于是有了这部电影。
剧情简介
金基德的影片一直以粗彪悍的力量感而著称,然而《阿里郎》呈现的却是一个脆弱、陷入失败的导演形象。在一间简陋的山间小屋中,金基德为自己准备了一顶帐篷,吃着最简单食物,取雪为水,唯一能够证明他身份的是一溜摆放在柜子上的荣誉奖章,其中包括柏林银熊奖威尼斯金狮奖。他精神分裂症般地扮演质问者、回答者和旁观者,并在痛哭流涕中说出了无法拍片的原因——2008年,他遭受了双重的打击。首先,拍摄电影《悲梦》(Dream)时,由于女演员出了意外而导致他对电影意义的质疑;其次,两位助理导演离他而去,让他尝到了背叛的感觉。
因为《阿里郎》是金基德患社交恐惧症后的第一部电影,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而金基德则称:“我之前一直在睡觉,是戛纳让我醒来。”影片之所以名为《阿里郎》,因为在金基德看来,这是“韩国人在悲伤、迷茫时会唱的一首歌”。
主创团队
幕后制作
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Un Certain Regard)单元于法国时间5月21日举行颁奖仪式。韩国影片《阿里郎》(Arirang)与德国影片《停间站》(Halt Auf Freier Strecke)共获最佳影片奖。
韩国导演金基德2011年来戛纳前曾陷入困境,由于他的电影多表现边缘人群,几部电影票房连续几年不好。金基德面临国内拍摄环境的诸多不顺,再加上2008年发生的助理盗用剧本一事导致他一度心灰意冷,甚至公开发表宣言再也不拍电影。之后他远离都市,住进一座简陋的小木屋里,亲手设计制作了生活必需的一些机械,过起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几年后他将这段生活用佳能5D Mark II相机记录下来,用类似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他对电影以及对韩国电影界的看法。
《阿里郎》此前在戛纳首映时,便赢得媒体的高度关注,金基德坦言,该片反映的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包括他如何在事业的巅峰期“突然失声”,“之所以为影片取名《阿里郎》,则是因为,这是韩国人在悲伤、迷茫时会唱起的一首歌”。而在昨日的领奖台上,金基德再度当场吟唱起《阿里郎》的片段,一抒胸臆。
由于女演员在片场发生了危机性命的意外,亦由于一直教导的学生投靠了他人的麾下,导演金基德长久以来对于电影的执念发生了动摇,年逾五十的他发现原本高产的自己竟然再也没有了拍电影的热情与冲动。拍电影究竟是为了什么?将那些饱受争议的画面和意向放置在电影里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即使是金基德,也给不出标准的答案。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已将电影融入了生命,情到深处人孤独,在《阿里郎》的歌声里,除了电影本身之外,一切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播出信息
上映日期
主创公司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阿里郎》是金基德一次涅重生式的宣告。金基德在镜头前愤怒地控诉了他从影以来遭受的种种不公,其中的自白和“对话”几乎超越了他之前所有电影的总和。但这依旧是一部典型的“金式作品”,现实中的导演金基德镜头中的“边缘人”形象。(新京报评)
《阿里郎》是一部非常极端的电影,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该片的画面非常简单,除了一些描述金基德日常生活起居的简单画面之外,大部分画面内容都是他的面部特写。情节也更加简单,他将自己分裂成两个金基德,一个是深陷糟糕处境无法自拔的自己,一个是能够置身事外以更加超脱心态来审视现实处境的自己,而整部电影几乎都是两个金基德的问答与陈述中完成。从《悲梦》女演员拍摄出意外开始,一直到之前媒体报道他遭遇助理导演的背叛,到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对韩国社会各种问题不满等等,金基德将自己抑郁三年来的一肚子苦水倒给观众,观众从中能够感受到导演本人极度孤独的内心。(搜狐评)
参考资料
阿里郎 剧情.时光网.2013-06-21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主创团队
幕后制作
播出信息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