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比希纳
爱德华·比希纳
爱德华·比希纳(德语:Eduard Buchner,1860年5月20日-1917年8月13日),德国化学家,由于发现无细胞发酵190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被誉为"农民出身的天才化学家"。 1917年8月13日由于受战伤逝于慕尼黑
人物生平
比希纳出生于德意志帝国慕尼黑的一个务农家庭。他的父亲是农民,但看到儿子对学习的热爱,为他创造了学习的条件。
1884年,他开始在慕尼黑大学跟随阿道夫·冯·拜尔学习化学,并跟随卡尔·威廉·冯·内格里学习植物学
1885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氧对发酵的影响》。
1888 年在埃尔兰根大学与奥托·菲舍尔(埃米尔·菲舍尔的堂兄)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比希纳在西奥多·库尔蒂乌斯的指导下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博士学位。1889 年被任命为慕尼黑大学阿道夫·冯·拜尔有机实验室的助理讲师。
1891年晋升为同一所大学的讲师。
1893 年秋,比希纳搬到基尔大学,并于 1895 年被任命为教授。
1894,他被任命为图宾根大学汉斯·冯·佩希曼化学实验室的分析和药物化学特聘教授。
1898年10月,他被任命为柏林农业大学普通化学系主任,亲自培训助手,1900年康复。
1909年调入弗罗茨瓦夫大学(1945 年改组为弗罗茨瓦夫大学),担任生理化学教授,并于 1911 年转到维尔茨堡大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志愿晋升为少校,在西线和东线指挥一支弹药运输部队。
1916 年 3 月,他回到了维尔茨堡大学。
1917 年 4 月,他再次自愿参加。
1917 年 8 月 11 日,当他驻扎在罗马尼亚的福克萨尼时,他被炮弹碎片击中,两天后死亡。 他死于马拉塞蒂战役,葬于罗马尼亚福克萨尼的德国士兵墓地。
研究贡献
1896年,比希纳将酵母菌细胞的生命活力和酶的化学作用紧密结合,推动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生理学和酶化学的发展。他将酵素(酒化酶)从酵母中提取出来制成干粉,用来把糖分解为二氧化碳乙醇。这对后来的制糖工业和酿酒工业都有着重大意义。
个人生活
比希纳于 1900 年与 Lotte Stahl 结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研究贡献
个人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