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题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数学题大致分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作图题、思考题、阅读题、规律题、解答题等。熟练地解题要靠平时的学习知识来灵活运用。
意义
它们是数学知识的具体表现,可以展现数学无穷魅力。
题型
口算题
例如:12+28=40,5×20=100,12y+45y=57y,18y÷12y=1.5,18x·18y=324xy等。目的是通过心算、口算、速算、巧算来锻炼小学生的心智和快速反应能力。像在小学数学试中也有出现,初一数学试卷中也经常出现。
填空题
例如:已知()的定义域是[0,2],则(-1)的定义域是[-,-1]∪[1,]。
判断题
1、判断题的作答方式:正确的答案在后面
括号里打''√",错误的答案在后面括号里打“×”,有时也用A,B选项.
2、判断题的考点:无外乎就是几个知识点(更多的是概念的理解)容易混淆,考验答题者对概念理解是否透彻。
3、做题技巧:审题清楚。
例如:平行的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内错角相等。(√)
概述题
例如
1.在
梯形ABCD中,AD//BC,AC⊥BD,若AD=2,BC=8,BD=6。
(II)梯形的面积。
解:AC于BD交接点为O。
设=,=,=,则=6-,三角形而以为底得高,三角形以BC为底的高h。因为⊥,=2,=8,=6,故△和△都为直接三角形。根据面积法得出两个①
等腰三角形(2=),②三角形(8=(6-)).③三角形(6=8(+h))根据
勾股定理求的2个等式,④+=4,⑤+(6-)=64,由①②③解得=4,通过这个,的关系带入④⑤可以解得,,,,,故
梯形的高为。则=8.梯形面积为=(2+8)×24÷5÷2=24。
2.在-44,-43,-42,…,0,1,2,3,…,2005,2006这一串连续整数中,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
方法一解:前100个数的和=-(1+2+…+44)+(0+1+2+3+…+55)
=-(1+44)×44÷2+(1+55)×55÷2=550
方法二解:前100个数的和=-(1+2+…+44)+(0+1+2+3+…+55)
=(-44+55)×100÷2=550
证明题
已知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半圆上的一点,CD垂直AB,圆O1切半圆于Q,切CD于P,切AB于R,求证:BC=BR。
选择题
给出任意个选项,再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而不是正确答案,但自己首先要算出正确答案,再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一般在答题卡是涂"A","B","C"或"D")
例如:
(1)已知……,则x=(1)y=(2).
(2)A.1;2B.2;1C.0;0D.无解
(3)1=2+()a.1b.2c.3d.4
计算题
要看清楚是不是直接写得数,如果是,就不能写过程,不是直接写得数就要写出过程,初学者过程要求详细,学的时间久些就可以适当简略些。记得要写“解”(特别是解方程),在考试时这样的题目因为解失分很不值,也要尽量不让它失分。算完再验算一下。直接将得数代入即可。
看图题
没有太多规律,可能是图形、线段图,也可能是统计图,但是重点还是7个字:审好题,反复检查。
应用题
在数学上,应用题分两大类:一个是
纯粹数学应用。另一个是实际应用。
纯数学应用就是指单独的数量关系,构成的题目,没有涉及到真正实际意义的量的存在及其关系。实际应用也就是有关于数学的生活题目。
应用题一般出现在小学的课本上,通常只涉及非负数的
四则运算。在初中,一般都为列
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或者是通过解
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在
高中,往往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譬如函数、
数列、
不等式、
导数、定积分、解斜三角形等。
笔者在
应用题教学中采用以下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应用题主要是把正确的答案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出来,并写出解题过程,多做这样的题目可以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更好。注意要写答句和单位!
作用
对于学生
检验学生的数学学科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对于数学领域
对于其他学科
可以将物理等理科的题目转化为数学题,用数学方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