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将矛头对准了
美国引以为豪的
医疗保险体制,通过大量个案以及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甚至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比,展示了美国医疗保险行业的黑幕以及存在的种种弊端。
由几个发生在美国普通公民身上的真实案例穿插、拼接而成,他们的生活或陷入混乱、或支离破碎,甚至还有人为此生命危在旦夕,他们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导致他们纠缠于困境之中的罪魁祸首,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医疗保险”。几个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可以清楚地反应出,类似的危机,不仅仅出现在美国那些未上保险的4千7百万人的身上,数百万忠实地按时交纳保险金的人,也受到官僚作风严重的“条款”的限制,而无法享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权益。
导演
迈克尔·摩尔制作该片的想法始于1999年,他当时正在制作电视节目《真相追击》,而开篇故事就拍摄了一个名叫克里斯·唐纳休的人是如何陷入与保险公司的纠纷中的,濒临死亡的他迟迟没有办法做手术,就是因为保险公司不肯为他的“胰移植”支付险金,而他们争执的焦点,就是“器官移植”到底在不是保险合同的条款里,唐纳休已经在胡马纳保险公司交了7年的
医疗保险,却在生死关头被“不包含以拯救生命为目的的手术”为由遭到拒绝。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着,而唐纳休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直到
迈克尔·摩尔扛着摄像机介入到事件中,在《真相追击》的第一集节目中进行了全程的报道,还以一种嘲弄的口吻制造了一个假葬礼,这才迫使胡马纳公司主动出面解决了问题。看到唐纳休的身体一天天好转,迈克尔·摩尔突然灵机一闪,想到要制作一部关于医疗保险的纪录片,只需要采访10个人,每个人在里面占的篇幅大约为10分钟,他认为如果能因此挽救10个人的生命,那就是值得的。
该片筹备之初,迈克尔·摩尔在自己的网站
集思广益,让读者都来讲述自己与
医疗保险之间的故事,让他想象不到的是,“医疗保险”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只是少数几个人的战斗,而是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民问题。摩尔看到网上的留言,感到非常挫败,甚至对
美国产生了厌恶感,因为通观‘医疗保险’的整个体系,本质上存在的官僚作风让它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没办法为那些受保人的健康负责,即使这些人一直在交纳保险金。制作影片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主创们常常听到受访者表示如果得不到帮助,只能是死路一条,那种无能为力感影响着每一个参与到这部纪录片中的人。此外,与
迈克尔·摩尔以往的纪录片有所不同,该片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美国之外拍摄的。
1.
该片上映前夕,导演迈克尔·摩尔开设了10多个(有些是他的支持者所开设)与
医疗保险维权相关网站,并发起了向
美国国会提交有关改进医疗保障制度全民请愿书的网络倡议。
2.
迈克尔·摩尔在1999年就有了拍摄该片的想法,但还没有开始实施,科伦拜恩的枪击事件就发生了,摩尔只好先将这个想法搁置一边,选择开拍揭露
美国枪支管制和校园枪杀问题的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
3.
为了探索美国医疗现状和其未来的出路,迈克·摩尔从20世纪40年代的文献资料入手,深入了解
加拿大、
英国、
法国等国家的医疗制度。
4.
由于该片的主题尖锐,有人建立了专门的私人网站对
迈克尔·摩尔进行人身攻击,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一位网站主因为面临妻子无法支付
医疗保险的困难,不得不关闭了攻击性网站。而得到消息的迈克尔·摩尔在三思之后,以匿名的形式,向其寄出了12000美元的支票。
《医疗内幕》是一部反映美国医疗黑幕的纪录片,尽管其只是以参展形式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映,但众多媒体与
法国观众还是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该片剖析了
美国卫生保健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与摩尔的前作《科伦拜恩的保龄球》和《
华氏9·11》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每日新报》评) 。
《医疗内幕》把保险公司和左右两翼
政党的支持者们都描写成坏蛋,并且把美国的医疗系统和
加拿大、法国、
英国的医疗系统对比。该片阴郁的调子让很多观众感同身受,认为导演
迈克尔·摩尔挖掘了真实的情况。不过来自美国政府、保险公司和医疗部门的人,则大多不怎么喜欢该片,认为迈克尔·摩尔刻意制作一部政府操纵医疗系统的电影,并把它硬说成是美国的健康危机(《
新京报》评) 。
《医疗内幕》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好评,不过也有一些影评人认为该片在描写其他国家公费医疗体制方面显得过分乐观(
新浪娱乐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