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堂永日绪论》是由
清代著名学者
王夫之撰写的诗话作品。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晚年居住在
衡阳市的石船山,因此被尊称为“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
方以智、
顾炎武、
黄宗羲并称为明末四大学者。
《夕堂永日绪论》分为内外两编,其中内编主要对历代诗人及其作品进行了品评,而外编则着重探讨了文法方面的内容。王夫之在论诗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文学创作中的文与质、意与势、真与假、空与实、形与神等方面,以及“兴、观、群、怨”的多个重要问题上,他对传统美学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发展。这些观点充分展现了
王夫之的文学思想,他的这一著作最终收录于《船山遗稿》之中。
《周礼》规定大司乐通过音乐教育来教导国子,使他们成为儿童后便开始学习,直到他们的品德已经成熟,然后学习《韶》乐三个月。这种教育旨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君子能够自我完善,这一切都在于音乐的影响。因为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引导人们进入微妙的情感世界,超越世俗事务的纷扰,这正是音乐的作用所在。
随着社会道德的衰败,音乐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严肃性和崇高性,退化成了娱乐表演。然而,人类的天赋无法被遏制,它会通过其他途径表现出来,比如学士们的心声。当《
诗经》作为唯一的音乐传承下来时,它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诗经》并不能完全体现音乐的全部魅力,但它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此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经义,虽然没有音乐的节奏感,但它们同样可以通过排比形成篇章,从而传达情感和智慧。这两种形式都是音乐的延伸,一种是以内心的声音为基础,如果放弃自己的本心而去接受别人的束缚,那么就会变得低俗和缺乏灵感。只有那些能够和谐地运用韵律、优雅地把握节奏、深刻地表达情感、遥远地传递意境的作品,才能真正展现音乐的魅力。理解这一点的人,不仅可以谈论《
诗经》,还可以谈论经义。
我自从幼年就开始学习经义,十六岁时开始学习韵语,阅读了古今人的诗歌作品不少于十万首,经义也有几万首。在这段时间里,我在山中享受着孤独的时光,对这些作品进行了选择和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对诗歌的一些基本看法。有些东西可以说清楚,有些则难以言说。庚午年间,我修补了天地间的缝隙,
王夫之老人为此作了这篇序。
《夕堂永日绪论》认为,“兴、观、群、怨”是诗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经学家将《鹿鸣》《嘉鱼》解释为群体活动,《柏舟》《小弁》视为个人哀怨,但这只是小人物的一时喜怒,不足以代表《
诗经》的精神内涵。“可以”这个词的意思是,无论是何种情况都可以适用。《诗经》之后,只有《
古诗十九首》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李白、
杜甫的作品也接近这个标准,但他们能够让读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共鸣的能力并不常见。更下面的作品有时可能有一处值得称赞的地方,有时却没有任何一处值得称赞。因此,
许浑被认为是劣等诗人,
王僧孺、
庾肩吾以及宋代的许多人都属于这种情况。
无论是在诗歌还是散文中,都应该以文意为核心。文意就像军队的统帅一样,如果没有统帅,士兵只能被称为乌合之众。李白、杜甫之所以被视为伟大的作家,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中有超过十分之一的是有意为之的。烟雾、云彩、泉水、石头、花朵、鸟类、
青苔、树林、金色的门环、锦绣的帷幕,只要赋予它们意义,就能展现出生命力。相比之下,齐梁时期的华丽辞藻,以及宋人刻意追求每个字的出处的做法,都是小家子气的表现,他们只会在固定的模式中寻找生存的空间。
《夕堂永日绪论》强调,写作应该以文意为中心,其次是形势。形势是指文意中的精神脉络。只有
谢灵运才能够掌握形势,他能够在文章中巧妙地转折和变化,以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一旦意图得到充分表达,他就不再赘述,以免出现多余的话语。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如同真正的龙一般蜿蜒曲折,而不是像绘画中的龙那样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