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声是
中原地区战国秦汉楚地特有的音乐形式,同时也涵盖了
长江中游、
汉江一带以及徐、淮地区的音乐风格。它有时被称为“楚调”或“
南音”。楚声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主要体现在
屈原的作品《
九歌》上。
楚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南音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和《
吕氏春秋》中。《左传·成公九年》提到:“使与之琴,操南音”,杜氏注释指出:“南音,楚声”。《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也有类似的记录:“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这些都属于楚声的范畴。除此之外,现存的文献中还有其他楚声歌词,如《接舆歌》(《
论语·微子》)、《沧浪歌》(《孟子·离娄篇》)、《子文歌》(《说苑·至公篇》)、《楚人歌》(《说苑·正谏篇》)等。楚声在
战国和两汉时期达到鼎盛,
屈原的《
九歌》以及其他楚辞作品大多是以楚国民间乐舞歌唱的形式创作的。《九歌》的词句中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楚声表演场景和使用的乐器。据
刘向《
新序》记载,
宋玉曾向楚王介绍过流行的楚国歌曲《下里巴人》《阳阿》《薤露》等,据说当时参与合唱的人数多达数千人。两汉时期的皇帝均出身于楚地,因此《汉书·乐志》记载:“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
刘邦的《
大风歌》采用的就是他的家乡楚地的音乐。
刘彻时期的乐府机构收集了包括赵、代、秦、楚等地的歌曲,其中的楚讴实际上也是楚声。楚声不仅是汉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
汉族民间广泛流传。两汉时期的相和歌中就有“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