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R.哈里斯于1995年提出的
儿童社会化理论。该理论指出,儿童社会化是在社会环境中逐步接受并融入的过程,涉及行为、语言、技能、信仰和态度等方面的学习。儿童在此过程中独立习得适用于家庭内部和外部社会的不同行为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学习方式和强化手段各有特点。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早期的家庭环境对其社会化起着关键作用,但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的影响逐渐让位于群体的影响。每个儿童都需要加入并认同某个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儿童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和建立自己的群体文化来实现社会化。当个体违反群体规范时,同伴会施以惩罚,而在群体中良好的行为则可能不会引起特别的关注。在这种情境下,儿童学会了如何在公共场合行动,如何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他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性,这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群体文化、规则和准则的共享及同化效应促进了群体内儿童间的相似性。然而,由于群体内的等级制度和社会比较机制的存在,也会产生异化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之间人格差异的部分原因。相比之下,尽管家庭内部也存在等级和社交比较,但它们对
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相对较小。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化的情境性和儿童同伴群体在儿童社会化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