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山
山峰
灵峰山位于贺州市,亦称灵峰山、马峰岩,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石灰岩石孤山,山脚北面又有一个岩洞,高约8米,宽约5米,深不可测,可容数百人。
1999年12月8日被县级人民政府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政府列入人防自然溶洞进行保护。
简介
灵峰山位于广西贺州,亦称灵峰山、马峰岩,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石灰岩石孤山,灵峰山方圆约1200平方米,高100余米。峭壁险陡,挺拔峻秀,杂树咬岩,古朴天然。山上有奇石怪洞,洞道四通八达,洞顶钟乳石倒悬,洞底与地下河相连,洞内有古生物化石,还有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
灵峰岩
山脚北面又有一个岩洞,高约8米,宽约5米,深不可测,可容数百人。古代邑人王赞斌曾手书“灵峰岩”三字于洞口石壁上,至今清晰可辨。山前原建有一座观礼台兼舞台,台额“灵峰台”三字及对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均为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手书。可惜此台及题字已不存在。
留趣山钟廊
留趣山钟廊,位于灵峰山西面,陈列着18口明朝以前的铜钟、铁钟。其中乾亨寺铜钟铸于南汉大宝四年(961年),重750公斤,高1.33米,口径0.83米,顶背附有两头龙纽,铜钟造型精美,口似喇叭。纹饰华丽。有数道凸弦纹,并饰钲四枚,钟身镌字1288个,记述此钟铸造年代、尺寸、重量以及监造官、铸造匠、镌字匠和使用僧的姓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此钟虽久经沧桑,但所镌字迹依然清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乾隆(1736~1795年),此铜钟放在桂岭乡梅桂村乾亨寺内。民国19年(1930年)迁至贺街三乘寺。因天将晓时击之可响彻方圆20里,乃以“三乘晓钟”列为贺县旧八景之一。1963年迁于今址,并专门建造钟亭置放。
1963年,此铜钟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情况
灵峰山是市中心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
距今1万年的古人类遗址
灵峰山位于灵峰广场东南侧,是市中心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文化遗产。1963年,自治区区普查小组在北侧的一个大岩洞(马峰岩)的西小支洞发现约3立方米的灰白色堆积,内含丰富的齿类动物化石,另在主洞进深30米处,也有少量类似堆积。1988年,贺州市二小学生在灵峰山顶发现十余件磨制石器。1993年贺州市博物馆对该山再一次做详细普查,发现山下文化层大部分遭受破坏,现在的文物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峰之间一块200平方米的平地上,遗物有用河卵石打制的砍砸器,石片、石器和较多的经打制的半成品,磨制石器,目前仅发现一件有段石,陶器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两种。其纹饰有篮纹,绳纹、网格纹、方格纹和窃曲纹等。打击石器多为一次打击,无需二次加工,形状较大,有的经二至四次打击,制成双斜面,呈斧状,高12厘米,宽10厘米,厚8厘米,有段石锛完整,卵石质,磨制精细,单斜面,斜刃,有使用过的痕迹,通高8厘米,段宽4.2厘米,厚2厘米,锛部一侧长3.3厘米,另一侧3厘米,鼎足呈圆锥形,高9厘米,上端直径5厘米。能辨明器形的有鼎足(夹砂红陶)。平底罐。灰陶小盒等。是一处距今6000年--10000年前的新石器氏族社 会的穿洞遗址,具有典型的骆越文化特征。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文化层分布在山顶的遗址。
磨岩石刻 铭记题跋
灵峰山上还有另一类文物就是磨岩石刻上的铭记题跋。1989年,市博物馆查明在四周石壁辟有十一副石刻:民国三十二年8月王赞斌书写的“灵峰岩”三个大字,字径约1米;字径40厘米的隶书“丽泽”二字;草书“小隐”、“空明”二块。行书“马峰岩”三大字;伍祖胥题的“乐此”行书;隶书“华盖”;草书“佛”;行书“忘机洞”;李济深题的“灵峰岩”以及“曲径”等铭记题跋,字字入木三分、笔力强劲、风格迥异。
爱国民主抗日人士的活动基地
1993年以来,随着市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又成为外来团队游客不可或缺的一个市区景观点。然而这在抗战时期,这里为何香凝、李济深等民主人士的主要活动场地。20世纪40年代中期,来贺抗日民主人士何香凝、李济深、欧阳倩等人,团结原平乐专署范围内一切爱国的进步力量,不定期地在灵峰山及其留趣山的东侧草坪上举行草地会议,宣讲抗日游击队,李济深还在灵峰岩北侧筑抗日台,题:“民德民政,民耻交战”等大字,何香凝在这里多次进行抗日演讲,即使日机来炸,也是视死如归,也就是从那时起,八步居民就形成乐到灵峰山附近聚会的习俗。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灵峰岩
留趣山钟廊
保护情况
历史文化
距今1万年的古人类遗址
磨岩石刻 铭记题跋
爱国民主抗日人士的活动基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