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正的光》是著名作家、学者
梁鸿继《
中国在梁庄》《
出梁庄记》等非虚构作品之后,创作的首部“梁庄”长篇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故事同样发生在并非实有的“梁庄”,并以作者已故父亲富有典型意义的一生为原型;不仅继续保持了作者在非虚构写作中表现出来的对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现实的关切和介入精神;还因首次采用小说方式,文本飞扬的想象力和厚重现实性得以真正比肩,这部小说可以说彻底释放了作者在声名卓著的“非虚构”写作中长久被压抑和稀释的虚构才华。
梁鸿,学者、作家、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
出梁庄记》和《
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
黄花苔与皂角树》《
新启蒙话语建构》《
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文学著作《
神圣家族》。
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
人民文学奖”“第七届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13年度中国好书”等多个奖项。
故事以梁光正晚年寻亲为起点,其子女也被迫随之回溯父亲如
西西弗斯般屡战屡败却向光而行的一生。
从未见过这样的“农民”:他是圣徒,他是
阿Q,他是傻瓜,他是梦想家,他是父亲是土地,是顽劣的孩童是破坏者。他对自己说,要有光,于是他的生命分出了明亮与晦暗。
在现代性的农民形象谱系中,这是个“新人”,其意义颇费参详。不必急于界定他,也不一定仅仅只是农民,梁光正的光或许就在我们的父辈、我们自己身上。所以,让我们先认识这个活生生的人,认识有趣的“这一个”。
梁家儿女觉得父亲是用一生做了场春秋大梦。将现实执拗地过出魔幻感,不被人理解也无妨,这种感觉在我生命中也常有。
梁鸿不止写出了梁光正的光,还映出她心里那束梁庄的光、父辈的光。透过坚实的文字,这光葳自生。
他们生不如死,他们在爱中死,他们虽死犹生:他们就是我们的父兄。梁鸿首部长篇,以肉写灵,以黑暗写光明,以农民写国民,以芜杂抵达纯净。凡此种种,都将在当代小说史上留下
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