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障,又称为声障。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航空术语。飞行器在速度达到
音速左右时,会有一股强大的阻力,使飞行器产生强烈的振荡,速度衰减。这一现象被俗称为音障。
现象形成
音障,又称为声障,是一种物理现象。如果飞行器以低于音速的速度飞行时,由它所引起的空气分子的振动,也就是声音以一个分子推动下一个分子的方式,以音速向四面八方形成层层波动传播。当飞机到来时,飞机前方的空气分子已处于运动状态,飞机就很容易从其中穿过。但如果飞机的飞行速度和声音的速度一样的话,那么位于飞机前方的空气分子都处于静止状态。飞机到来时,这些空气分子被迫移动,可这些分子前方的分子同样也是静止的,于是飞机前方的空气就被一层又一层地压缩到一起,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这使速度就再也提不上去。此处
空气密度增大,压力也大,温度也增高,在航空术语中称其为
激波。激波的形成是
超音速飞机的典型特征。激波会增加空气对飞行器的阻力,使飞行器产生强烈的振荡,速度衰减。这种因为
音速造成飞行障碍被俗称为音障。
现象发现
音障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航空术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斗机的设计已经相当成熟,虽然还沿用直机翼,当时单台
发动机的动力已超过一千马力(1马力=735.499瓦),飞机的平飞速度已达声速的一半;俯冲时,可以超过声速的0.7倍。但由于技术上的需要,还要把速度再提高,可是当飞机速度提高到800KM/小时的速度时,发现飞机有自发栽头和
尾翼强烈抖振现象,难以驾驶,使整个飞机有破碎的危险。自发栽头是由于翼面附近出现相当大的超声速区,翼面上吸力区(气压低于
大气压的区域,也称
负压区)大大地向后扩展,压力中心显著后移,从而产生很大的低头
力矩造成的。翼面上的局部超声速区是以
激波为后界的,而激波又引起翼面上的
边界层分离;分离流很不稳定,打到尾翼处就会引起尾翼抖振。也就是当飞机速度超过接近
音速,空气会产生一种“压缩效应”,这种效应会使机头前部的空气被压缩成密度很高的“
空气墙”,是飞机难以逾越,这就是所谓的“音障”。随着飞机外形设计的不断改进(如改用展弦比较小和翼剖面更薄的后掠机翼),
推力更大的
喷气发动机的制成,音障也就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现象解释
音速随着高度和温度的不同而变化。近地面的音速高,在高空中音速低,在温度为15℃的
地平线上的音速为1227千米/小时,而在万米高空,音速只有1080千米/小时,这个速度也被称作“1
恩斯特·马赫”。为了更好地表达飞行速度接近或超过当时
音速的程度,科学家采用了一个反映飞行速度的重要参数:马赫数。它是飞行速度与当地音速的比值,简称M数。M数是以
奥地利物理学家伊·马赫的姓氏命名的。马赫曾在19世纪末期进行过枪弹弹丸的
超音速实验,最早发现扰动源在超音速
气流中产生的波阵面,即马赫波的存在。M数小于1,表示飞行速度小于音速,是亚音速飞行;M数等于1,表示飞行速度与音速
相等;M数大于1,表示飞行速度大于音速,是
超音速飞行。
接近音障
时速700多公里的飞机,迎面气流在流过机体表面的时候,由于表面各处的形状不同,局部时速可能出700公里大得多。当飞机再飞快一些,局部气流的速度可能就达到
音速,产生局部
激波,从而使
气动阻力剧增。这种“音障”,曾使高速战斗机飞行员们深感迷惑。每当他们的飞机接近音速时,飞机操纵上都产生奇特的反应,处置不当就会机毁人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英国的
喷火式战斗机和
美国的“雷电”式战斗机,在接近音速的高速飞行时,最早感觉到空气的压缩性效应。当飞行速度接近声速的时候,
螺旋桨桨叶尖端的运动速度会超过声速,使螺旋桨的性能迅速下降;机翼和机身表面的
气流也变得非常紊乱,令飞机难以操控。当时以活塞式
发动机和螺旋桨驱动动的飞机,其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航空科学家们认识到,要向
音速冲击,必须使用全新的
航空发动机,也就是喷气式发动机。
突破音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已超过每小时700公里。要进一步提高速度,就会碰到所谓“音障”的问题。当飞行器超过“1
恩斯特·马赫”,我们就称为“突破音障”。这时候飞机周围的水
凝结成水滴,形成白色的晕轮,同时因为
声波的挤压,形成音爆现象。
二战后,突破音障成为航空研究的热点课题。
美国对
超音速飞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贝尔X-1型“空中火箭”式超音速火箭动力研究机上。研制X-l最初的意图,是想制造出一架飞行速度略微超过
音速的飞机。X-l飞机的
翼型很薄,没有后
掠角。它采用
液态火箭发动机做动力。由于飞机上所能携带的火箭燃料数量有限,
火箭发动机工作的时间很短,因此不能用
X-1自己的动力从跑道上起飞,而需要把它挂在一架
B-29轰炸机型“超级堡垒”重型轰炸机的机身下,升入天空。飞行员在升空之前,已经在X-l的座舱内坐好。
战略轰炸机飞到高空后,象投炸弹那样,把X-l投放开去。X-l离开轰炸机后,在滑翔飞行中,再开动自己的火箭发动机加速飞行。X-1进行第一次空中投放试验,是在1946年1月19日;而首次在空中开动其火箭动力试飞,则要等到当年12月9日才进行,使用的是X-l的2号
原型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突破音障成为航空研究的热点课题。1947年,X-l的首次
超音速飞行才获得成功。1947年10月14日上午8时,
美国试飞员耶格尔驾驶X-1飞机在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上空成功脱离B-29母机。随后,他驾驶
X-1飞机上升到12000米高空,飞行速度达到1066公里/小时,相当于M1.015。耶格尔成为了航空史上突破“音障”的第一人,使他的名字载入航空史册。在人类首次突破“音障”之后,研制
超音速飞机的进展就加快了。超越
音速的纪录在1962年达到顶峰,美国人设计的
X-15试验机型飞机达到了
马赫6(6838千米/小时)的惊人速度;此外,这款机型还是航空史上著名的爬高冠军,能飞到距离
地平线100千米的高度。x一15型飞机创下的纪录一直保持到今天。×-15为
美国早期的载人航天计划,甚至后来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积累了极为宝贵的
实验数据;而它超越时代的高超性能,也模糊了航空与航天的界限。
消除音障
飞行器
飞机如想冲破这堵墙必须耗费成倍的能量,飞机机身所使用的材料也必须更加结实和耐热,否则飞机结构就可能遭到破坏。为了让飞行器安全突破“音障”,各国科研机构想了不少招法:通过调整战机的
气动布局,将气动中心后移以增强战机的纵向稳定性;研制新型
涡轮喷气发动机,降低涵道比,进一步提升战机动力;改用
后掠翼翼型,以减小战机
超音速飞行时的阻力等等。在
超音速飞机的状态下,对飞行员的抗载荷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真空管列车
真空管列车为何能远远快于飞机,其诀窍不在于车辆本身的先进设计,重要的是道路的设计。我们知道,无论交通工具是在地面、轨道或空中行驶,它所耗费的动力中很大部分用于克服空气的阻力,而且速度越快,空气阻力越大。当交通工具的速度接近
音速(约340米/秒)时,交通工具前方的空气因来不及散开而受到压缩,密度、温度突然增加,极大地阻碍交通工具向前行驶。这就是令研究人员十分头疼的音障。高速列车速度越快,噪声越大,对环境影响也就越大,超越音速时甚至会产生骇人的
声爆。因此,目前正在运营的地面交通工具,商业运营时速很少超过500千米。要发展
超音速交通工具,如何克服音障
和声学爆是一个重要问题。从理论上说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十分简单,那就是消除阻碍交通工具前行并会产生音障和声爆的空气。也就是说,让交通工具在真空中运行,速度就可以越来越快,并达到数倍
音速。最早提出真空管列车构想的研究人员是
美国的达里尔·奥斯特。1997年他就提出了相关构想,并申请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