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之(1927—2013),原籍
天津市,生于唐山。他在戏剧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参与过多部著名话剧的演出,包括《
上海屋檐下》《龙须沟》《
关汉卿》《
茶馆》和《
雷雨》等。2013年1月20日,于是之因病在北京去世。
我出生在一个缺乏教育的家庭,与寡居的祖母和母亲共同生活。她们均未接受过正式教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我家唯一的书籍是一本被称为“皇历”的历书,她们通过其中的图片了解当年的天气情况。直到我上小学,家人才开始真正理解并充分利用这本书。在学校外,我帮助邻居起草了一份通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写作。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基本的书写能力也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影响。
我认为阅读习惯是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我的家庭背景和居住的杂院提供了很多非正规的学习机会,但对于培养阅读习惯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文化环境。我只接受了初等教育,成绩不佳。尽管如此,我还是有幸遇到了一些优秀的教师和朋友,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孔德小学的老师们,尤其是那位朗诵诗歌的近视老师和美术老师
卫天霖先生,激发了我的艺术兴趣。卫先生的教学方法多样,包括静物写生和户外绘画,他的教学风格简单朴实,但却在我的心中播下了美的种子。
十五岁时,我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不得不中断学业。我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家族的帮助,但他们最终决定不再资助我的学业。我被迫离开学校,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我曾经从事
典当行业,但由于收入微薄,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在这个时候,我意外地获得了进入
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的机会,这是因为我的一些朋友是该校的学生,他们邀请我一起参加课程。尽管我感到不安和自卑,但我仍然享受着听课的过程,特别是学习古代诗词的美好体验。然而,我内心深处一直担心会被赶出课堂,感觉自己像一个小偷。
后来,我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仍不足以维持生计。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所中法汉学研究所,他们开设了一个
法语培训班。我成功地加入了这个班级,再次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这所学校,我不仅学习了基础的法语,还接触到了法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尽管我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艰辛,但我依然坚持学习,甚至在寒冷的冬夜里,我会在学校的厕所里烤窝头作为晚餐,然后继续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