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1919年7月1日—2001年3月26日),男,出生于北京市,
0572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摄影师、导演、编剧、演员,中共十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隐蔽战线的“
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的儿子。
钱江自幼热爱艺术,1926年与父亲参演《燕山侠隐》。革命时期,他随父多地迁徙,多次辍学转学。后考入上海艺术学校,参与南洋演出及武汉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他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学习,担任电影录音员,并参与了《孤岛天堂》的录音和摄影助理工作。1941年起,钱江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美术。194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重庆国民党中国电影制片厂、香港联华电影服务社工作,从事电影洗印、摄影等。1949年,他回解放区,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摄影师,并拍摄了《中华儿女》。1951年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兼科长。1954年,他前往莫斯科学习彩色电影摄制。1956年,他拍摄了中国首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并随后拍摄了《林家铺子》《
革命家庭》等多部影片。1974年,他开始探索电影导演艺术,并于1975年完成首部执导影片《海霞》。1985年,他执导的《金陵之夜》与观众见面。2001年3月26日,钱江逝世。
钱江摄影艺术构图简洁,画面精致,富于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风格。1950年,钱江凭借《中华儿女》获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1951年,凭借《
白毛女》获第六届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白毛女》还曾获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
一等奖。钱江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获第十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9年7月1日,钱江出生于北京市。自幼热爱艺术,6岁开始,在北京二十二小学读书,但仅读了三年。
艺术经历
1926年,钱江便与父亲
钱壮飞参演《
燕山侠隐》。1928年,钱江的父亲钱壮飞奉命到
上海市,从事党的地下秘密工作。随后,钱江也从北京到上海,由于父亲终日为革命奔忙,家庭没有固定住所,钱江也因此不时辍学和转学。开始在上海读书,1929年转入
杭州市初小学习。1930年7月,钱江又随父亲从杭州到南京,转入南京东区实验小学学习。期间,帮助父亲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1931年,
顾顺章叛变事件,钱江的父亲钱壮飞撤离南京后,钱江的姐姐、姐夫被捕,12岁的钱江,带着6岁的外甥流落在南京半年多。同年底,钱江的二姐
黎莉莉所在的上海明月歌舞剧社到南京市演出,姐弟相见,钱江留在该团。
1935年他考入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开始接受系统的艺术训练。同年春,钱江随
上海市明月歌舞剧社前往南洋演出,先后到达
越南、
柬埔寨、
泰国、马来亚、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直至1937年4月才返回上海。期间,钱江参加了剧社舞蹈、服装的设计,在艺术上受到锻炼。
1937年9月,钱江转赴武汉,在艺专西画系学习绘画。自南京失陷后,武汉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中国国内著名的抗日救亡团体,大批沦陷区的学生都云集于此。钱江在这里一边学习,一边和同学一起进行抗日救亡演出活动。
1938年3月,钱江随中国青年海外工作团赴中国香港演出,宣传抗日救国。1939年5月,钱江前往
重庆市,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学习。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他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电影的生产和制作,并在该厂担任电影录音员。期间任《孤岛天堂》的录音助理、摄影助理。1940年初,钱江返回重庆,首次独立完成影片《火的洗礼》的录音。
1941年2月,钱江经周恩来介绍前往
延安市,随后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到延安后,周恩来和李克农才正式告诉他,他的父亲
钱壮飞转移到苏区后,1935年在
长征途中牺牲。勉励钱江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党的好儿子。
摄影经历
1945年6月,钱江参加延安整风后,经李克农、李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准备在国统区开展电影工作。钱江被派往重庆国民党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后因国共谈判即将破裂,情况突变,经周恩来、董必武同意,于1947年转赴香港联华电影服务社,在
夏衍、
冯乃超等的领导下,从事电影洗印、摄影等工作。
1949年2月,钱江奉命回解放区,在长春
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摄影工作。从此,人民电影以崭新的面貌和革命的风格走上银幕。当年拍摄成《中华儿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故事片参加在
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国际电影节,1950年,《中华女儿》在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自由斗争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部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
1951年10月,钱江随中国电影实习团赴
苏联学习,期间刻苦钻研,掌握彩色故事片的摄影技术和创作。并参与了《奥赛罗》摄制组的拍摄工作,获得苏联同行的好评。同年,钱江与爱人史平一起调入初建的
上海电影制片厂,钱江任摄影师兼科长。
1954年,钱江被派前往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学习彩色电影片摄制。1956年,回到中国,留在
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该片获第十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及
墨西哥电影周“银帽奖”。此后,钱江还拍摄了《
林家铺子》《革命家庭》《一天一夜》《洪湖赤卫队》《
阿娜尔罕》《
草原雄鹰》、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等一系列影片。
执导经历
1974年,钱江开始了电影导演艺术的探索。1975年,钱江摄制完成由谢铁骊根据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的影片《海霞》,这是他第一次执导影片,为此他投入大量的心血,为此受到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于1979年完成了彩色宽银幕影片《大河奔流》(上、下集)的拍摄工作,又改编、导演了电影《报童》,歌颂了周恩来关心革命后代的光辉事迹。接着又导演了电影《他们在相爱》等。
1981年,钱江执导的电影《
印有金锚的飘带》在中国大陆上映。1985年,由钱江个人执导、以父亲钱壮飞为故事人物原型的《
金陵之夜》封镜并与全国观众见面。在影片创作中,他很好地把握住自己时时激荡的情感,将汹涌的感情寓寄于客观冷静的叙述当中,用历史说话,用手中的摄影机说话,塑造了一位机智勇敢的我党地下工作者的高大形象。
人物逝世
个人生活
人物关系
个人打扮
钱江生活朴素,经常是一身蓝布
中山装,但洗得干干净净,穿在身上总带着几分帅气。他爱干净在电影圈内是出了名的,他自我调侃说是“卫生模范”,有的人还觉得他有几分洁癖。其实,老师的爱干净是发乎内而形于外的。
艺术特点
钱江摄影艺术构图简洁,画面精致,富于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风格。钱江一贯讲究画面构图,为了获得好画面,他善于发挥不洞镜头的光学特性,在
透视、空间、虚实等方面,创造不不同的造型效果。钱江坚持从中国人民的喜闻乐见出发来处理摄影造型。具体体现在银幕上,一是继承中国美学传统,追求“
意到笔不到”的韵味,他的影片造型注重
写意,比较淡雅、含蓄,令人回味甚多,另一是热衷于表现中国特有的景色和人物形象,钱江特别喜欢抓取乡土特色、民情风俗,使影片富有中国情调。这两点在《林家铺子》里体现得尤为充分,钱江选的景,取的角度,味儿足。同时,在色彩基调控制上,钱江故意要降低
色彩饱和度。摄影造型技巧运用上也注意分寸,不是把一切和盘托出,象国画留“空白”一样,有很多令人想象的地方。
坚持革命
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是钱江摄影艺术的又一鲜明特征。钱江塑造
摄影形象(包括人物和环境),总是从生活出发,寻觅时代脉搏,追求典型意义。在形式处理、技巧运用上,强调与影片内容和谐统一,不搞哗众取宠的噱头。他的现实主义手法,不是冷漠的纪录演出。他通过画面表现自己的爱憎,但主观情感绝不跳出来抢戏,而是和画面内容揉成整体,自自然然地流露。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助理电影
参考资料:
录音作品
参考资料:
摄影作品
参考资料:
执导作品
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参考资料:
参演纪录片
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钱江老师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创作的一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对党、对共产主义理想始终不渝、奋斗终生。作为党在电影战线的忠诚战士,他对党的电影事业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为新中国电影的开创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钱江老师在电影创作上殚精竭虑,作品等身。他追求完美,自成一家。创造了富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摄影学派,堪称新中国
电影摄影的一代宗师。(
李晨声在《
电影艺术》中 评)
钱江一生中创作了大量杰作,创造了富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摄影学派,对新中国电影的开创、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堪称新中国电影摄影的一代宗师。(
中国电影资料馆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