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站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境内铁路车站
沈阳站(Shenya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是集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相衔接的现代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沈阳站始建于1899年,俄人呼之为“茅古甸”(满语“谟克敦”译音)即奉天,1910年改名奉天驿,1945年,“九三”胜利后,“奉天驿”改名为沈阳南站。1950年5月1日,沈阳南站更名为沈阳站。1982年,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售票大楼,2012年7月30日,东北地区重要铁路枢纽沈阳站新建成的西站房和高架候车室正式启用。2014年,沈阳站改造完毕,增加了西出口,地下出站大厅连接地铁,站台的数量由5个增加至11个。2015年6月10日,沈阳站东广场正式开放新开的第二售票处,2019年,沈阳站西广场一楼改造完毕,形成了“三进三出”的进出站模式。沈阳站站房呈“工”字型布局,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2023年10月23日,沈阳站西广场地下出租汽车站正式投入使用。
截至2010年3月,沈阳站站场规模为10台19线,建筑面积约为12.11万平方米。途经线路为沈大铁路沈山铁路沈丹铁路沈吉铁路沈抚城际铁路沈大高速铁路沈丹客运专线、京哈高速铁路。沈阳站设有以辽宁省劳动模范孟美丽命名的“美丽服务台”,为重点旅客提供优质服务。车站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路文明车站,辽宁省文明单位标兵,省、市春运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截至2021年,沈阳站站单日最高客流量记录 为2018年9月30日的109.63万人次,日均客流量80万人次以上。
历史沿革
奉天站时期
1891年,沙皇开始修建起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铁路。当时的俄罗斯帝国财政部长维特提出一个改变线路走向的新计划:让铁路横穿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两省,沿“弓弦”取直线。这样,不但可以缩短1038公里的线路,避开施工难度大的地段,还可以通过修筑和经营这条铁路直接控制中国东北地区,加强沙俄与英、日帝国在中国争霸的实力。
1899年11月,侵占东北地区的沙俄军队修建东清铁路南满支路至沈阳市,并在今沈阳站东北方1.6公里修建了沈阳站初址,俄人呼之为“奉天驿”(满语“谟克敦”译音)即辽宁省。建站初仅有1座简陋站舍及正线2股站线3股和专用线1条,为四等站
奉天驿时期
1905年“奉天站”被日本接管。1906年,日本成立“南满洲铁道”,简称“满铁”。1908年,满铁在沈阳新建站点,1910年10月竣工,取名“奉天驿”。奉天驿就是沈阳站的前身,这个火车站是日本在南满铁路沿线修建的最大的站点。日俄战争后,日本对沈阳市东北地区及中国的侵略是从满铁附属地的扩张开始的,奉天驿就是满铁附属地扩张的标志和根基。当时奉天驿是两层红砖建筑,一楼为候车室,二楼曾为旅馆。正立面为三段式,中央和两翼角楼各设绿色铁皮穹顶,红砖墙院配白色线脚,是典型的辰野式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奉天驿与日本东京驿极为相似,均效仿西方,体现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脱亚入欧”,成为列强的思想理念。
1909年10月,在原车场南约1公里处,新建南部车场,铺设长大上下行正线和12股站线开始重建站舍。1910年7月,新站舍落成同时修建第一、第二旅客站台及站台间地下通道。原北部车场和旧站舍为货物处,新建3座货物仓库。1919年至1931年先后建成两座旅客候车室和第三旅客站台,增设站台风雨棚和天桥,站线增至16股,增建货物仓库6座。之后,又增建第四、第五旅客站台,并将天桥及地下道扩展到第四站台。在第一至第四站台上建成高架候车室。在站前广场北侧建有行李房和行李仓库,扩建了南部及北部车场,增设到发线、装卸线、调车线走行线45股并在南部车场西面修建3条专用干线,从各干线上又分出专用岔线44股。
沈阳南站时期
1945年,“九三”胜利后,“奉天驿”改名为沈阳南站。1945年8月下旬,为纪念在解放沈阳战役中牺牲的苏联红军装甲部队将士,于沈阳站站前广场中心兴建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同年10月落成。
沈阳站时期
1948年11月,随着沈阳市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考虑到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共中央安排民主人士前往沈阳继续讨论新政协筹备事宜。沈阳南站是民主人士到达沈阳的第一站。1948年12月6日,从丹东市(今辽宁丹东)登陆的马叙伦、郭沫若等第二批“北上”民主人士乘安沈铁路列车抵达苏家屯站;1949年1月10日,从大连港登陆的李济深等第三批民主人士乘专列抵达沈阳南站。
1950年5月1日,沈阳南站更名为沈阳站。同年增设南湖专用干线。1958年建成下牵三、北牵二简易驼峰和铁西半坡式牵出线,扩建了铁西调车场和南货场。1959年,在南货场安装两台10吨龙门吊。1960、1961年,将西货场西三站台改建成高站台低货位,将原来的动车库改建为候车室。1969年,重建北信号楼,装设国产D2111大站电气集中,后又改设6502型大站进路式电气集中。1976年至1982年,在第九、第五、第四扳道楼先后安装电动操纵道岔。1982年,建成全国最大的售票大楼。1984年7月,将南货场建成全国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货场。1987年,沈阳站发送旅客2312.6万人次,发送货物223万吨。全站职工2358人,固定资产218万元。
2006年年末,由于修建地铁的缘故,原辽宁沈阳火车站站前的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被迁往他处安家。2009年3月,沈阳站开始改造,改造后的面积将达到5万平方米,一次性最高可聚集旅客1.2万人,规模扩大一倍,乘降能力翻倍,位居亚洲前列。2012年7月30日,东北地区重要铁路枢纽沈阳站新建成的西站房和高架候车室正式启用,标志着这座始建于1899年的百年老站开始以最现代化的方式迎接旅客。截至2012年7月,建成后的沈阳站新客站开通使用2万余平方米,候车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车站设有18个站台,分设普速车场和高速车场,已开通使用普速车场8个站台。
2013年,奉天驿旧址及广场周围建筑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建筑群;同年,沈阳站在历经5年施工改造工程建设后,其主站房东广场10日起试运行,这标志着该区域铁路、公交、地铁“零换乘”的现代化多功能交通枢纽正式建成。2014年,沈阳站改造完毕,已经全面投入使用,改造后规模扩大了一倍,超过当时的沈阳北站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大站,在全国也位居前列。增加了西出口使进站更方便,地下出站大厅连接地铁,站台的数量由5个增加至11个。2015年6月10日,沈阳站东广场正式开放新开的第二售票处,位置就在东广场进站口南侧约50米,售票大厅内300平方米的面积,全部8个人工售票窗口,其中1号为值班和退票窗口,2号为改签车票窗口,其他窗口均可发售全国线路车票。旁边还有4台自助售票机和2台自助取票机。
2019年5月,沈阳站西广场工程开始进场施工建设,于10月1日正式开放。西一楼改造完毕后,形成了“三进三出”的进出站模式。沈阳站站房呈“工”字型布局,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2023年4月27日至5月4日国际劳动节假期期间,沈阳站累计发送旅客149万人次,日均发送量18.6万人次左右。4月29日旅客发送量达到峰值24.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万人次。节日期间,沈阳站共加开始发临客184列,其中高铁133列,普速51列。同年9月,为迎接“十一”,沈阳站开始环境综合治理,开展交通引导标识完善、地下出租车蓄车区改造、树池景观提升等工作。10月23日,沈阳站西广场地下出租汽车站正式投入使用。
选址与布局
地理位置
沈阳站地处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胜利南街2号。
整体布局
2019年10月1日,西一楼改造完毕后,形成了“三进三出”的进出站模式。沈阳站站房呈“工”字型布局,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
硬件设施
站房
建筑设计
沈阳站在平面上讲究严格轴线对称,正立面横、纵分三段式。中央及两翼有穹顶,红砖为墙,线脚、门窗框、墙角用白石砌成,红白相间,色彩明快,属于辰野式建筑风格,截至2019年10月1日西一楼改造完毕后,沈阳站站房呈“工”字型布局,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
售票厅
截至2013年8月,整个车站共有52个人工售票窗口和47台自动售、取票机。
截至2018年,沈阳站开放人工售票窗口共31个,自动售票机70余个。东站房设置19个人工售票窗口;西站房一楼为自助购票及自动取款机,二楼有人工售票。
候车室
截至2002年10月,沈阳站候车室建筑面积为9375平方米。候车室中有效使用面积为5380平方米,横跨5个站台,全长108.75米。大厅共分4个候车室(每个候车室长68米,宽20米),在第一候车室内设336平方米的软席,其余的都是普通型,面积为5044平方米。
西站房
沈阳站西站房共三层,一层中间是进站口,南侧是售票处。二层为高架进站送客平台。乘客进站时从一层的中门进站口进站,进入一层大厅进行安检,然后通过南北两侧的两部手扶电梯和步行楼梯登上二层的高架候车大厅。由于西出口进出站模仿了飞机场候机楼的进出模式,所以送客车辆也可通过廊桥直达二楼候车大厅门前,乘客直接进站。在大厅内有多部电梯和直梯通向三层的商业夹层空间。
东站房
沈阳站东站房共三层:乘客可通过一层大厅的实名制验票口后,乘自动扶梯和楼梯进入高架候车大厅二层候车区。旅客进入二层候车大厅后,通过两侧的自动扶梯就可以直达三层商业夹层空间,在等待候车的间歇完成购物、餐饮需求。沈阳站东站房高架候车大厅与东广场老站房之间,由长度超过10米的空中连廊相连,旅客可从东站房入口进入车站,然后通过自动扶梯上到二层,经空中连廊直接进入高架候车大厅。
西广场
截至2019年19月1日,沈阳站西广场总占地6.8万平方米,其中作为行人集散功能的地面广场占地3.6万平方米,广场东侧与沈阳站站房联通,西侧紧邻振工街,主出入口位于水塔西侧。
东广场
截至2023年12月,沈阳站东广场占地长约390m、宽约80m。
东西通道
沈阳站的站台和东西站房下面有条地下市政通道,连接东、西站前广场。市民即使不乘火车也能通过捷径在和平区与铁西区区间穿行。地下通道的出入口宽12米,出入口设置一部步行梯和两部电扶梯,地下通道连通东西广场与地铁口,出站旅客可由站台下到地下通道,选择东西两个方向出站或由东侧“沈阳站站”B出入口搭乘地铁。
站场
截至2016年,沈阳站有10个站台,铺设19条铁路线。10个站台由东向西划分为高速区和普速区。高速区共有6个站台,10条线,用来停靠时速25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列车,普速区有5个站台9车线,用来停靠时速120公里及以下的普通列车。其中第6站台为高速区和普速区共用的站台。
运营情况
运营线路
便民服务
美丽服务台、儿童游乐园、母婴候车室、自助售货机和手机充电器等多项便民利民措施
美丽服务台
志愿者会在“美丽服务台”为过往旅客提供服务。
2分钟免费服务电话
主要服务于手机临时没电或欠费又急需联系紧急事宜的旅客,充分满足旅客应急使用需求。
爱心服务卡片
在重点旅客候车区,进站口和候车室服务台设置爱心服务卡片,方便重点旅客的接送,增设紧急呼叫设备和送餐服务。
“母爱十平方”
增设温奶器、温度湿度计、毛毯、婴儿湿巾等备品,更好满足母婴旅客需求。
便民服务箱
备足宽胶带、一次性雨具和放大镜、助听器、老花镜等旅客常用物品。
残疾人服务通道
2012年7月,为满足不同旅客需求,沈阳车站专门设立了残疾人服务窗口。
智能查询
2018年2月1日起,沈阳站增设微信扫码支付、在线选座、自动售票机发售跨局异地票等功能,旅客通过手机APP可以实现自助进站、候车、换乘、出站位置引导,餐饮引导,设施查询等信息服务。拨打车站服务热线电话或12306客服电话,可以预约轮椅、进出站、小红帽等便利服务,沈阳站按标准配齐便民餐桌、保暖坐垫、自动查询机、重点旅客服务室、无障碍售票窗口、自动售货机和ATM、手机加油站等服务设施。
交通流量
2019年春运期间,沈阳站发送旅客310万人,日均发送旅客7.6万人,较2018年同期增长4.3 %。
2023年4月27日至5月4日国际劳动节假期期间,沈阳站累计发送旅客149万人次,日均发送量18.6万人次左右。4月29日旅客发送量达到峰值24.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万人次。节日期间,沈阳站共加开始发临客184列,其中高铁133列,普速51列。
交通接驳与配套设施
轨道交通
2023年,沈阳市主城区已开通的地铁一、二、四、九、十号线均可通过换乘到达沈阳站。
截至2010年,沈阳车站分四个出入口——一号、二号出入口位于青年大街沈阳百联购物中心门前,出入口位于北侧,有电梯和步行台阶;三号出入口位于沈阳市委南侧,在马路交叉路口处;四号出入口位于交叉路口西南部,沈阳电业大厦楼下,出入口向南开放。
公交线路
截至2023年11月28日,沈阳站公交线路有103、114、123、129、152、202、203、205、206、207、208、210、216、220、221、223、232、235、237、240、243、246、261、262、271、279、324、327、328、501、523、环路、铁西新区一线。
数据截至2020年4月6日
出租汽车
截至2023年10月20日,沈阳站西广场地下出租汽车站入口位于振工街沈阳站西广场公交枢纽站南20米处,驾驶员进入后减速慢行、下坡左转,按站内标识标线行驶至乘客上客区。沈阳站西广场采取旅客二楼进站、地下出站的独立模式,进站车辆经高架桥可将旅客送至候车层,地下出站通廊贯穿沈阳站负2层南北通道。出站旅客按照站内标识指引,步行乘扶梯便可达负1层西广场地下出租汽车站。
社会车辆
截至2015年1月,沈阳站西站房送客平台开通,南上北下,即停即走,免费行驶北至振工街沈阳北二路南侧路口送客平台两侧上下桥通道为单向2车道,车辆经过桥梁能直接开行到西站房二层候车大厅层。南起振工街北四东路北侧路口,送站车辆实行单向行驶,南口上桥,北口下桥,免费通行,即停即走,防止二层送客平台拥堵。沈阳站前的车辆廊桥已经启用。
停车场
截至2013年,沈阳站东广场地面南、北两侧各设两片大型的停车场,能够同时容纳133辆机动车停放。
西广场
截至2019年19月1日,沈阳站西广场总占地6.8万平方米,其中作为行人集散功能的地面广场占地3.6万平方米,广场东侧与沈阳站站房联通,西侧紧邻振工街,主出入口位于水塔西侧。
截至2012年,沈阳站西广场总占地6.8万平方米,其中作为行人集散功能的地面广场占地3.6万平方米,广场东侧与沈阳站站房联通,西侧紧邻振工街,主出入口位于水塔西侧。10月1日起,沈阳站西广场正式启用,更加方便铁西区、皇姑区旅客出行,相连东、西两个广场步行只需5分钟。东、西两个站前广场分别设有出租车乘降点、公交车集站点、相连地铁、相邻SK客运站(机场巴士)等。
东广场
截至2023年12月,沈阳站东广场占地长约390m、宽约80m。
特色与价值
沈阳站是贯穿东北地区哈尔滨市大连市客运专线的重要枢纽站,有着百年的历史,成为包括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相衔接的现代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沈阳站的设计建造充分体现了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的特征,在功能布局、旅客流线、换乘条件、配套设施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旅客的需求,为旅客提供快捷、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沈阳站高铁列车查询.高铁网.2023-12-09
沈阳站.百度地图.2023-12-09
沈阳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2023-12-07
沈阳站东广场新增第二售票处.中国日报网.2023-12-08
注意!沈阳北站、沈阳站、沈阳南站有新变化.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2023-12-08
沈阳站“改头换面”.新浪.2019-04-13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3-12-09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23-12-09
沈阳地铁运营线路图(最新).沈阳本地宝.2023-12-09
沈阳公交线路一览表(2019-2-18).沈阳公交网.2023-12-09
铁路沈阳站改造工程完工.中国政府网.2023-12-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奉天站时期
奉天驿时期
沈阳南站时期
沈阳站时期
选址与布局
地理位置
整体布局
硬件设施
站房
建筑设计
售票厅
候车室
西站房
东站房
西广场
东广场
东西通道
站场
运营情况
运营线路
便民服务
美丽服务台
2分钟免费服务电话
爱心服务卡片
“母爱十平方”
便民服务箱
残疾人服务通道
智能查询
交通流量
交通接驳与配套设施
轨道交通
公交线路
出租汽车
社会车辆
停车场
西广场
东广场
特色与价值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