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
企业节能
企业节能是从企业层面出发,在企业内部范围内开展的节能行动,这种行为与企业的物质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的
企业节能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家能源供给的压力,从需求端入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
方法
企业节能的方法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短期措施主要是指那些能够立即见效的紧急应对方案,通常采用的是花费较少的资金来达成预期效果的方式。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改进控制系统的设置、更新操作流程以及强化企业管理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中期措施则着眼于提高工厂设备的质量,通过对现有设备和工艺进行升级换代,并投资引入有助于节能的新设备来实现。长期措施是在企业已经具备了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保持稳定发展的适应性之后,对工厂设备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包括拆除老旧设备并替换为更高效的新设备,以及扩建生产设施。
意义
企业节能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选择。中国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内开采和生产的能源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以石油为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需求预计将显著增长。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超过50%。此外,中国的能源利用率较低,人均用电量仅为发达国家的约十分之一。为了解决资源战略问题,必须优先实施节能战略,尤其是将节约和替代石油置于突出位置,这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其次,企业节能是保护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路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来源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燃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总排放量的80%以上,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接近2000万吨,酸雨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仅占三分之一,流经城市的河流中有70%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迫切需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善环境质量,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再次,企业节能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冲击之后,人们意识到只有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工业产品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75%,如果能降低1%,就可以带来超过100亿元的效益。由此可见,节能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最后,企业节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每单位能源投资所能创造的就业机会至少是油气开发和发电投资的两倍。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设备的研发制造、节能管理和服务工作都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节能也有助于营造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推广生态住宅、绿色照明、新型节能空调等家用电器,将形成高品质小康社会的人居条件和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活环境。通过宣传教育和经济激励等政策措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施强制性的“绿色”认证及节能产品能效标准、标志,引导和激励消费者购买绿色商品,有助于培养节俭的公共道德规范,形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障碍
体制与法律障碍
尽管中国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了“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但经济增长方式仍是以数量扩张、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为主,特别是在追求更高GDP的压力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变得尤为困难。许多企业仍处于高能耗发展阶段。政府在能源资源、资本市场及垄断的能源行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更多关注能源供应。这些能源供应商可能与推行节能的部门、机构相抗衡,成为提高能源效率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中国的节能管理机构的职能明显减弱,节能的经济政策几乎全部取消,节能管理人员大量流失。自1998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执行情况不佳,国家煤炭信息研究院的评估结果显示,执行良好的、未执行的、执行较差的条款比例分别为6%、34%、60%。
认识与信息障碍
多数中小企业的负责人、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对节能的认识不足,认为这是国家的责任,与个人无关。一些企业和行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规模小,节能潜力有限,环境污染不严重,无需大力进行节能和环保。由于节能信息收集与传播机制存在缺陷,未能为企业提供权威、实用的节能信息,特别是缺乏有关节能项目的成本与效益等财务分析信息。企业普遍缺乏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收集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对技术的发展情况缺乏动态追踪能力。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只相信他们亲眼所见的事物,目前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示范点来证明节能技术改造的有效性。由于缺乏相关的节能知识、人才和能源系统效率对比分析能力与检测手段,节能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等难以发现企业在能源使用方面的弱点和问题。因此,在交易成本高、承担风险大的情况下,不仅是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在企业推广节能技术、设备、产品上存在障碍,企业自身也缺乏节能的动力。
投融资与政策障碍
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特别是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有企业因领导任期制,多数企业不愿主动投入巨额资金用于节能。中小企业因自主开发能力弱、进行节能投资的交易成本太高而不愿承担风险。大多数节能项目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节能效益在企业经营中并不占据重要地位。加上中国当前的能源价格和税收向能源消费者提供的经济信息和导向扭曲,以及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紧张问题,多数企业对节能投资的积极性不高。目前,能源价格、排污收费标准偏低,支持和鼓励节能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财税、价格、金融政策不够明确、具体。多数财税、价格政策都是全国统一的,地方缺乏采取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灵活性,推动企业节能的力度被削弱。
促进机制
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
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是促进企业节能的重要动力。企业呼吁政府和社会在节能信息、技术服务、政策激励等方面提供支持。因此,有必要形成以政府为导向、以市场为调节、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以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关键措施的企业节能促进机制。政府节能管理部门应适当调整节能推进策略,将企业节能作为政府节能管理的重点之一。加大对企业节能的管理与推动力度,并在中长期节能规划中制定适当的促进措施。国家已确定了千家企业作为节能工作重点,计划“十二五”期间实现节能1亿吨标煤。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各类企业节能工作的指导、监测,要在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节能的同时,通过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规划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协调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从而提高其节能管理水平。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和改善企业节能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对企业节能给予税收优惠,建立节能基金并向企业倾斜,完善企业节能贷款担保体系,财政补贴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等。
节能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行业主管部门应及时总结企业信息化试点工作的经验,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推动建立并完善基于市场的节能信息传播机制,包括节能协会、节能信息中心、节能技术服务机构等。加强节能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向企业提供更多的节能信息与咨询服务,努力降低节能技术应用与节能投融资交易成本。
培训计划
加大节能宣传、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并实施企业节能培训计划,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节能管理专项培训、企业员工节能技术专门培训、结合一般性企业员工职业培训进行的节能培训等。有关行业协会要协助政府做好行业节能管理、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工作,企业的工会、共青团和科协要组织职工的节能教育和节能技术攻关、竞赛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
管理新方法
推广节能管理新方法,提高企业能源的科学管理水平。节能管理的新方法随着管理现代化而产生、应用,其中,“合理能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兴起的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其实质是用节能项目实施后减少的能源耗费来支付该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投资的企业与专门的营利性节能管理公司之间签订,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投人大笔资金,这与传统节能投资的风险与赢利都由企业来承担有所不同。节能服务公司是一种由能源管理机构运作的、以营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它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获得赢利和进一步发展。相对而言,节能服务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需求侧管理”是20世纪末许多国家对能源规划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机制,其含义就是能源部门作为供应侧,采取激励措施和政策鼓励需求侧自己利用各种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费量、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益。中国的许多电力企业结合实际推出了不同形式的需求侧管理,包括:降低高峰负荷管理、实行用电高峰和低谷差价的刺激性电价以促使用户使用低成本电价、测定低成本电能的使用效率以改善用能状况、制定相应的用电法规和政策等,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效。在企业节能管理中,还要做好能量平衡、设备效率监测、节能项目管理、能源审计等工作,推动企业节能管理新机制的形成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参考资料
企业节能降耗方案.瑞文网.2024-10-29
节能降耗促进工业企业能效显著提升.曲靖市人民政府.2024-10-29
企业节能节水管理制度.优文网.2024-10-29
目录
概述
目的
方法
意义
障碍
体制与法律障碍
认识与信息障碍
投融资与政策障碍
促进机制
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
节能信息化建设
培训计划
管理新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