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章
徐本章
徐本章(1934—1995年) 曾名剑锋。笔名史钟。古陶瓷收藏、研究家。文博副研究员。厦门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专业客座教授。福建省劳动模范、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与全国优秀侨眷知识分子称号荣者。历任德化县文物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文化馆馆长、陶瓷博物馆馆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福建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泉州海交史研究会副会长等。
人物生平
少年徐本章
徐本章,德化县历史著名瓷村隆泰六车人。民国23年(1934年)11月生于书香家庭。父徐震(1910—1969年),名志殊,为爱国归侨知识分子;民国25年(1936年)南渡马来亚,于柔佛明德学校任教谋生,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加“南洋爱国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工作;民国37年(1948年)归国,1950年代初曾任德化县人代会常委、秘书长。徐本章从小勤奋好学,恬静内向,不耽言笑。小时曾就读于凤阳县、隆泰小学。1954年毕业于南安师范普师。当过小学教师,县教研组教研员。1958年大跃进期间为“大放文化卫星”需要,借调县文化馆工作,1961年正式调入县文化馆,开始接触古陶瓷文化。
早起对陶瓷的探索
徐本章虽然未受系统的专业教育,但业精于勤,凭着他对自己乡土、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务实肯干,不畏艰难,脚踏实地,与文化馆陈士孟等人一道,深入山乡僻村搞群众文化与古窑址古文物普查工作的同时,到处搜集古陶瓷的坛坛罐罐、破碗杯碟以及其他文物。又在省博物馆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与陈士孟等人讨回了当年吴天安筹集、1956年移交给德化瓷厂接管去的部分陶瓷陈列橱与古陶瓷碎片等陈列品,于1960年代前期在龙浔山主峰东南麓、云龙桥北端北京东岳庙、县文化馆旧址后进建起第二代古陶瓷文物陈列室(未对外开放)。
文化大革命中的徐本章
“文化大革命”祸劫毁了神州大地无数的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瑰宝。徐本章所苦心经营起来的小小陈列室也在“四旧”之列,难逃被“砸烂”之厄运。他与陈士盂等人所搜集及从德化瓷厂讨回的那些珍贵的古陶瓷碎片等文物,被“红卫兵”闯将们砸烂后抛人云龙桥下溪中。但一部分年代较久价值较高的藏品,被他风闻而转移隐藏。后来,他又冒险暗中继续搜集收藏,并开始潜心于古陶瓷的研究。他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考古知识理论资料,结合实践,对所收集的古陶瓷器物进行逐件琢磨考鉴,不断提高自己的古陶瓷研究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考鉴能力。他把唐进土、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诗,书为座右铭,勒在心坎上:“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才悔读书迟!”从1950年代末至1980年代,他先后5次参加德化县古遗址、古窑址等文物普查工作,踏破铁鞋,跋涉驰骋于戴云山区的崇山峻岭间,走遍全县18个乡镇120余个行政村,查出230多处宋至民国古陶瓷窑址。其中一大批先后被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屈斗宫德化窑址”(包括浔中、盖德、三班3个乡镇宋至明窑址)于1988年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古窑址与文物普查过程中,他又发现、收集到大量的古陶瓷完残器物、瓷片标本。1976年4月,在龙浔山东南麓县文化馆(今电影公司)三楼又建起第三代古陶瓷标本陈列室,并对外开放。这个陈列室共展出历代有代表性的各种珍贵完残陶瓷标本上千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硬陶、釉陶、印纹陶,相当于魏晋时期的青釉谷仓、青釉壶、青釉罐,唐青釉陶、青釉瓷,宋青釉瓷、青白釉瓷、黑釉瓷、象牙白瓷等。1981选送一批古瓷碎片参加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国古窑址碎片展览”,并先后到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日本出光美术馆展出。
文化大革命后的徐本章
1976年夏,徐本章亲自参加了省、地、县、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工作队对举世闻名的屈斗宫古窑址与碗坪内嵛古窑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二处古窑址的发掘,共出土各种珍贵的完残器物与窑具10500多件。该窑址的发掘与器物的出土,对研究宋元时代德化县及我国民窑体系,瓷业生产规模、窑炉结构、烧制工艺、瓷器外销和追溯德化象牙白瓷的创始年代与德化瓷业、我国瓷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为判定东南亚各国出土的中国瓷器的窑口及断代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佐证。他认真采集整理鉴定材料上报核批,使该窑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出重要贡献,并丰富了省博物馆藏品,充实陶瓷文化宝库。这许多重大收获,徐本章无疑当予记上一功。他所苦心经营的“德化出土古瓷标本陈列室”及参与发掘开发的“屈斗宫古窑址”,至1993年先后接待了全国22个省市200多个单位参观者,以及港澳地区与日、英、美、法、德、比利时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促进了德化与国内各地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高了瓷都德化在国内、国际瓷坛上的声誉与地位。
花甲之年的徐本章
徐本章不满足于既有成绩,至近花甲之年仍立下雄心壮志,要把自己惨淡经营数十载几十平方米的小陈列室,创建成规模宏昶的“瓷都德化陶瓷博物馆”。在长期筹划过程中,他不下数十次上省城、奔市府、县官、找有关部门与热心人士,磨破嘴皮,以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游说,感动领导,争得多方重视、同情与支持,从冥想到计划落实付之实施至建成,历经近10年的努力。他的誓言是“必达目的方罢休!”1993年l0月“首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前夕,一座5层2315平方米的现代主义建筑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终于屹立于德化城关浔南路宝美街头,实现了徐本章平生的宏愿。该馆剪彩开放之时,四大展厅102个展柜展出了古今陶瓷珍品2758件,成为德化县瓷工艺人与全县人民缅怀其陶瓷辉煌历史的金碧殿堂、检阅陶瓷艺术最新成就的灿烂花苑、激励继续进取开创未来更为恢宏业绩的庄严誓坛,成为瓷都德化与泉州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德化陶瓷博物馆的建成展出,这位亲手开拓耕耘者无疑应给记予第一功!
研究成果
徐本章一生治学、工作始终孜孜不倦,勤勤恳恳,病了也不知休息。有时为了一块破瓷片,他会琢磨得发痴,废寝忘食;为了古窑址、古文物的普查,不惜翻山越岭,摔断了腿也不后悔,还在病榻上坚持写作。直至身患绝症手术住院,他还念念不忘地筹谋着下一个宏愿的实施。他以数十年的青春心血的代价,用于陶瓷文物考古与乡土文史研究,先后撰写了《德化瓷史与德化窑》、《何朝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何朝宗观音》、《德化文物志》、《德化与台湾》、《德化与华侨》等有关专著、论文100余万字,征集文史资料200余万字。他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陶瓷学术讨论会,其专著、论文分别于海内外多家报刊、出版社刊登转载出版。其芳名设编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历史学者辞典》。
他人评价
“喜见件章夸后隽,瓷中生面待君开。”这是南京博物馆副馆长、古陶瓷研究专家宋伯题赠徐本章的诗句,也是他对徐本章的高度评价与殷殷期望。可惜徐本章壮志未酬,于1995年7月因肝癌不治逝世,终年61岁。
担任职务
徐本章生前为德化县政协第一至四届常委、文史委主任,泉州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福建省政协六、七届委员,德化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副总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研究成果
他人评价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