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经国,原名源经国,别称河内源太,日本平安时代末期
武将,河内源氏第四代首领源义忠之嫡子。因为母亲是伊势平氏第三代首领
平正盛之女,故经国是源平两家结婚生子的产物,
平治之乱中名动天下的两位风云儿平清盛和
源义朝分别是他的表弟和堂弟。经国为人生性平和、极重情义、恩怨分明、宽容大度,堪称一代豪杰。
经国是第4代源氏栋梁源义忠的嫡子,出生年月不明,据推算应是在1103年之前。当时,祖父
源义家为他取名“源太”,被一族寄予成为5代栋梁的重望。但源太的幸福童年并不长久,天仁2年(1109年)2月3日,父亲被平干成暗杀,当时所有证据都指向叔公
源义纲,这时
源为义(一说小叔,一说义兄)出面追讨了义纲,后来继承家督、成为源氏首领。因年幼而失去继承权的源太则带着弟弟们住到小舅
平忠盛的府上,在那里长大。
因为叔叔源义国
上洛任官的缘故,源太也开始在
京都里活动。义国为源太主持了元服礼,取义国的“国”字得名“源忠国”,后来忠国成为朝廷重臣藤原经实的家臣,担任起经实的警卫工作。忠国虽然身材不高,但勇武过人、性格温厚,因而深得经实的喜爱,后迎娶经实的庶女为
嫡妻,得到了岳父的偏讳“经”字,正式改名“源经国”。
某一日,当年父亲义忠之死的真相大白,原来二叔公义纲是被人陷害,真正的凶手是三叔公:新罗三郎源义光。天治元年(1124年),为替亡父报仇,经国辞官职东下,于1127年讨取了义光并砍伤了他的儿子觉义,因其武艺悍猛,义光的儿孙们纷纷逃逸、改名隐居,成为后来的
甲斐国/
常陆国的源氏:
武田氏、佐竹氏、小笠原氏等之祖,觉义本人则西渡朝鲜。之后,经国为了躲避义光余党的追杀,与妻子一同东逃,在
叔父源义国的领地里栖身。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岳父藤原经实的领地在关东曾经火山爆发的地方,经国于是亲自前往治理,并在那里建起庄园。关于那座庄园的背景,一说是经实(朝廷重臣)的支援,还有一说是义国(地方实力派)的支持.。总之,经国大约是在1130年前后来到了叔父义国的领地边沿——
武藏国。
义国的长子、也就是经国的堂弟新田义重在
上野国建立起了新田庄,经国于是开始在那里活动,几年后他又帮义重的弟弟
足利义康建立起足利庄(地点选择在三国交通要道),显示了出色的战略眼光。然后,第三个弟弟(一说为侄)出现了,也就是为义的长子:
源义朝。当时年少气盛的义朝在关东飞速扩张势力,很快威胁到了
叔父义国的领土,两派之间一时剑拔弩张。经国见状立刻出面调停,不仅化解了矛盾,而且通过帮两家说媒而使义朝、义康成为连襟,缔结了稳固的同盟关系。
一晃很多年过去,保元元年(1156年)保元之乱爆发,经国跟随义朝、义康一同支持
后白河天皇,当时为了避免骨肉相残,经国曾拜访身处敌方的为义。三年后
平治之乱爆发,站在两边的分别是经国的表弟
平清盛(舅舅重盛之子)与堂弟
源义朝。
藤原经宗(经国的小舅子)在听说经国是清盛的表哥之后,请求经国作为中介让自己与清盛见面(二人商议之事为营救
日本天皇,详见平治物语)。经国后来将此事透露给义朝,并提醒他藤原信赖并不可靠,但义朝当时已经开始不信任经国,因为他不仅是自己的血亲,也是敌人清盛的血亲、跟清盛关系很好。不久后经宗与清盛合谋使
二条天皇移驾
东山区,义朝因失去了大义名分而战败。经国是看着义朝长大的人,所以在听闻他的死讯后感到心灰意冷,很快便与经宗、清盛告别,于
鞍马寺遁世
出家。
经国的一生,忠孝双全、极尽情义。对杀父仇人义光毫不手软,但对抢走他首领之位的为义却毫无怨言,甚至对他的孩子关爱有加。但正如《保元物语》所言:“生于战乱之中,就是要杀死父亲杀死孩子,然后踏着他们的尸体坚强地活下去”,经国这般重视亲情之人其实并不适合生于乱世,如此看来,出家正是他最好的归宿吧。
注:关于为义的身世,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义亲之子、经国的堂兄兼义兄,一说义家之子、经国的
叔父,两种说法均有史料证据。因为主要记载经国生平的《
河源记》中为义是经国叔父,故这里也采用叔父的说法。
「河源记」の参考文献である『大日本
古文字学 河源记』は1917年の
出版物ですが、1917年は大正6年です。『大日本古文书 河源记』はリンク先の用语にある1次资料「编された
全集の中に登场する史文书」にあたり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