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
第二组
《药用植物(第二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表现中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于1982年5月20日发行的,志号为T.72的特种邮票。
《药用植物(第二组)》全套6枚,图案分别描绘了药用植物萱草、贝母、乌头、百合、天南星弄岗报春苣苔的形象;小型张1枚,图案描绘了鸢尾的形象。
发行背景
药用植物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中国中草药学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中国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逐渐发现一些具有药理学作用的植物,到明代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时,其中已经广泛收集了药用植物1195种,入药的有根、须、茎、花、叶、果和籽。
1982年5月20日,为了表现中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继1978年9月15日发行一套《药用植物》特种邮票之后,又发行一套《药用植物(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6枚。
制票参数
票面图案
邮票赏析
邮票图案选用的6种药用植物,既内含重要的药用功能,又具有花型、色彩等外在美的欣赏价值,巧妙地将艺术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了。画面统一采用洁净的白色底衬,使得药用植物形象鲜明、突出,色彩明快、简洁画面下边绘有不同颜色的底边,象征祖国各地的土壤,药用植物如拔地而出,充满勃勃生机。各枚邮票图案的彩色底边上,标有药用植物的中文名及其拉丁文学名,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
收录情况
《药用植物(第二组)》邮票及小型张被收录进以下集邮书籍中:
版本信息
1982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发行《药用植物(第二组)》的同时,又发行了1枚小型张。
《鸢尾》(小型张),图案描绘了药用植物鸢尾的花、茎、叶形象。这枚小型张采用绫绢镶边,产生了一种衰裱效果,显得高雅大方,衬托出鸢尾的千姿百态,富有韵味。画面底边上标有“鸢尾”及其拉丁文学名“ 鸢尾属 tectorumMaxim. Iris SPP.”,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
(参考资料)
真伪鉴别
T.72M真品的市场价虽不算高,但因发行量仅有百余万枚,数量较少,供不应求,有些不法分子便乘机用T.72M真品照相制版,制造T.72M伪品进行出售,欺骗没有鉴别邮品真伪经验的集邮者。
可以参照以下几种方法鉴别T.72M的真伪:
1.看纸质
T.72M真品采用邮票纸印制,纸质坚韧挺括,吸墨性能好。T.72M伪品采用铜版纸印制,纸面洁白光亮,纸比较厚。
2.看背胶
T.72M真品刷有背胶,胶面薄而均匀。T.72M伪品没有刷背胶,纸面洁白光滑。
3.看版别和刷色
T.72M真品采用影写版印制,刷色纯正、鲜艳、均匀;右下角方形的“药用植物”图章,反阴字笔画清晰,用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红印章周边呈锯齿形网纹线;邮票的面值“2元”和铭记“中国人民邮政”几个字,采用金色油墨专版印刷,呈特有的水波纹网点。T.72M伪品采用胶印,刷色不纯正,偏黄;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右下角方形的“药用植物”图章,反阴字模糊不清,有网点;邮票的面值“2元”和铭记“中国人民邮政”几个字发虚,有网点,由红、黄、蓝、绿色网点组成。
4.看特殊部位
T.72M真品的边饰上也印有金墨,用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金光闪烁;T.72M伪品的边饰用红、黄、蓝、绿网点套印而成。T.72M真品图案的花朵刷色网点,与T.72M伪品图案中的花朵刷色网点也有明显的不同(见图)。
5.量齿孔
T.72M真品齿孔为11.5度×11度。T.72M伪品齿孔为10.5度。
6.量规格
T.72M真品尺寸规格为l38毫米×70毫米。T.72M伪品尺寸规格为137毫米×69毫米。
7.用鉴伪仪鉴别
T.72M真品采用邮票纸印制,在鉴伪仪的紫光灯照射下,呈淡紫色。T.72M伪品采用铜版纸印制,在鉴伪仪的紫光灯照射下,呈亮白色或浅紫色(因所用铜版纸批号不同)。
逸闻趣事
T.72《药用植物(第二组)》邮票,是“文革”结束后,想恢复观赏花卉邮票而又心有余悸的情况下,决定发行的邮票选题。要求体现知识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邮票的设计者邹建军首先遇到的难题是选择哪些药用植物。很多名贵药材如天麻、当归、冬虫夏草、玉莲等,画出来并不好看,许多好看的植物,如木棉花、凌霄、美人蕉等,又非名贵药材。最后与中国药物研究所的专家们反复研究,选定了药用价值大,造型又好看的常用中药萱草川贝母附子、百合、天南星弄岗报春苣苔鸢尾作为邮票图案。初稿设计者光顾突出药的特点而像药品挂图。邮票发行局局长宋兴民看后风趣地说:“我们要的是邮票,不是科普挂图。药用植物也是花草,要让人看了有美的感受。”在局长的启发下设计者又重新设计,突出了邮票的艺术性。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发行背景
制票参数
票面图案
邮票赏析
收录情况
版本信息
真伪鉴别
逸闻趣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