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24年,已有九十多年的建校历史,拥有2座教学楼、58个教学班,有学生3371余人,教师317人,专任教师272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首席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9人,市级骨干教师26人,区级骨干教师28人,校级骨干教师9人;有硕士研究生10人,在读6人;本科生257人;有高级教师112人。校长1人,主任1人。
学校配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阅览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报告厅、体育馆和校园电视台,具有完善的
局域网信息平台和有线电视网络。在“不甘守成、敢为人先”的二中精神感召下,依托课程改革,探索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努力构建高效务实的管理体制,实行多元化评价,已成为二中人不懈的追求。
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鞍山市二中先后被评为全国
信息技术示范校、国家二级
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
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国中小学生合唱大赛铜奖、
辽宁省双文明先进单位、辽宁省绿色学校、鞍山市模范学校、鞍山市名校等殊荣。我们将以卓尔不群的气质,感悟为人师表的灵魂,品味深远浓厚的底蕴,远眺蓬勃盎然的前景,远扬多元评价的风帆,创造更加辉煌的二中未来!
在新课程课改的背景环境下,学校以大培训的战略理念,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积极开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的探索,注重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观念超前、科研先导、现代教育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了以
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制度,开展校本培训,实施了“学校发展自我诊断”,重新审视了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学校组织与常规管理行为、教师现状与管理、学生现状与管理、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等内容,切实开展师生的发展需要研究,为学生提供多校化的校本课程(科学课程、环境课程、赏析课程、
俄语课程、礼仪课程等),通过
行动研究、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在平等、对话、交流与赏识中为师生的发展创设宽松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具体的教与学的过程,关注好学生、好教师、好学校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民主参与,关注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微格教研的形式,通过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初步实现了教师个人自主的实践反思及与教研组同行的诊断、指导和经验共享。学校开展了“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创设了“名师讲坛”和“教师专业成长论坛”,树立师德和教改典型,与特级教师、首席教师同行。创设研究情境和氛围,以课例为载体,创新
教案形式,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强调课程资源的生成和利用。制定教师发展规划,以师生发展为本,积极探索新课改框架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明确现代学校制度文化的价值追求,由限制人到激励人,在关注学校
物质文化的基础上,更关注教育的精神品质和伦理取向,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挖掘学生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对学生学业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不断完善“学生素质报告单”,使学生多渠道吸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实,参与精神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素养的不断形成。逐步完善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的学生发展档案,个性化、科学化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逐步探讨知识技能、策略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多主体、多内容、多标准、多方式、多工具、多途径、多结果评价,力求体现教育精神和
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发展观,体现现代教育的宗旨和追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