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Holocene)是最年轻的地质时代,从11700年前开始。根据传统的地质学观点,全新世一直持续至今,但也有人提出工业革命后应该另分为人类世。其名称源自希腊语“ὅλος”(holos,完全的)和“καινός”(kainos,新的),意即“完全新近的”。
正文
全新世(11500年前至现在)是最年轻的地质时期(地质时代)。这一时期形成的
地层称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全新世是1850年P.热尔韦提出的,并为1885年国际地质大会正式通过。全新世时间短,沉积物厚度小,但分布范围广。
概述
地质时代的最新阶段,
第四纪二分的第二个世,开始于12000~10000年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全新世是1850年由哲尔瓦(P.Gervais)提出的,并为1885年国际地质大会正式通过。全新世时间短,沉积物厚度小,但分布范围广。由于距今时代短,可应用几种有效的年代测定方法,因此,其地层划分比较详细、精确。全新世与
更新世的界限,以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因此又称为冰后期。全新世气候有轻微波动。海面变化与气候相一致,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000年上升到-60米位置。距今6000年海面已接近现今位置,其后仅有轻微的变化。全新世时期人类就进入现代人阶段。
名称来源
全新世其
地层称全新统。下限年代尚无一致意见,多采用距今10000-11000年前。因处晚更新世武木(Würm)冰期结束之后,又称冰后期。
英国地质学家
查尔斯·莱尔(C.Lyell)1839年称这一时期为近代世(Recent Epoch)。由于生物界已近现代面貌,
法国古生物学家哲尔瓦(P.Gervais)于1860年提出“全新世”一词,并于1885年国际地质学大会上通过。全新世气候普遍转暖,中、高
纬度的
冰川大量消融,
海平面迅速上升,喜暖动植物逐渐向较高纬度和较高山迁移,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完全演进到现代面貌。农业的出现以及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社会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
时代划分
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挪威人布利特(A.Blytt)和瑞典人塞南德尔(R.Sernan- der)根据北欧
沼泽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和孢粉谱研究,1909年建立北欧冰后期气候分期,包括:
1、前北方期(距今10300-9500年前),由寒冷转向温凉;
2、北方期(距今9500-7500年前),温干;
3、
大西洋期(距今7500-5000年前),温暖湿润,又称气候适宜期;
4、亚北方期(距今5000-2700年前),温干;
5、亚大西洋期(距今2700年前至今),凉爽湿润。这一分期方案至今仍被各国采用,并不断得以补充。
孢粉学家波斯特队(L.von Post)在1946年把全新世气候变化分作3个时期,即Ⅰ期-温度上升、Ⅱ期-温度最高、Ⅲ期-温度下降。1953年安蒂夫斯(E.Antevs)也作了类似的划分,分别称为升温期、高温期和中温期,相当于全新世早、中、晚期。在高温期,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年均气温高于现今3-5℃,沿海地带
海侵达最大规模。在降温期或中温期,气温稍呈波动式下降,许多山岳
冰川有不同程度的前进。20世纪60-80年代,许多学者利用历史和考古材料,进一步揭示亚北方期和亚大西洋期以世纪为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中国科学家
竺可桢按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1000年)、物候时期(公元前1000-公元1400年)和方志时期(公元1400-1900 年),总结了近5000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随着测试、分析手段的进步,全新世气候、水文、
植被及各种地貌过程的变化,已趋向
定量分析和预测研究。
气候变化
过去认为全新世(Holocene)开始于1万年前(10kaBP),那是根据14C测定的,称为14C年。后来发现14C年要经过树轮校正,才能得到正确的实际的年代,即日历年。校正后全新世开始的日历年为11.5kaBP。全新世对于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文明社会,当前社会的一切繁荣、富强、发展、进步都发生在全新世。因此,认识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说明全新世在
地球历史上的地位,有必要简略回顾一下地球气候的历史,至少近两百万年的历史。尽管这对于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而言几乎只相当于一天中几分钟短暂时间大约240多万年前地球进入所谓
第四纪,其气候特点是冰期-间冰期交替,地质学家称之为旋回。旋回的时间即周期以万年计,但是并不稳定。
地质演变
近70万年来以10万年周期为主。在南极的冰芯氧同位素变化中表现最清楚,在深海沉积、
黄土堆积中也有一致的反映。一般认为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形成与
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有关。由于这是米兰克维奇发现的,所以也称为米兰克维奇周期。最近一个旋回开始于约12万年前,那时地球气候与现代的温暖程度相当。到2.3万年前达到最冷,称为
末次冰盛期。在每个10万年左右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温暖时期是比较短暂的,一般约1—2万年。而更多的时间处于降温过程中。但是温度的下降不是直线的,而是由一系列的波动组成。直到20世纪中叶大多数科学家还相信冰期的气候是持续的寒冷。但是后来发现冰期中也有相对温暖的时期。
认识到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是古气候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末次冰盛期之后处于冰消期,北美的劳伦泰
冰盖,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冰盖相继瓦解。但是,就在气候已回暖到接近现代的情况下,又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气候波动,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以北
大西洋北部为中心,气候迅速变冷。但是寒冷仅持续了1千年左右,又快速后暖,所以称为气候突变。温度变化的幅度达到了冰期-间冰期旋回的3/4。这是
末次冰期中最后1次气候突变。“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即进入全新世尽管在20世纪后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再把冰期看成持续的寒冷时期,也不再认为
第四纪仅有4-5次冰期。但是,仍认为全新世的气候温暖而平和,没有大的气候波动。
1995年Brien等首先根据格陵兰冰芯中海盐与陆源尘粉的变化,指出全新世可能有一系列的冷事件。以后国际上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最著名的是Bond根据北大西洋深海沉积中冰岛火山玻璃和染赤铁矿等浮冰碎屑确定的冷事件年表。冰岛及扬马延岛等地的
冰川下滑到海中形成冰山,冰底携带了碎石颗粒,其中包括火山活动形成的玻璃和与赤铁矿摩擦而染红的碎石。当冰山融化时,冰底的碎石沉入海底。因此分析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的IRD,可以判断何时有大量流冰倾泻入北大西洋,也就是冷事件。
科学研究
在
爱尔兰以西的地区沉积率超过了10cm/ka,所以隔0.5—1.0cm
取样,使得沉积记录的时间
分辨率达到50—100年。根据Bond等的研究全新世共发生9次冷事件,
小冰期约出现于0.4kaBP近年来一系列的古气候研究表明亚非季风区的
降水量变化也同冷事件有关。当北大西洋出现冷事件时,季风降水减少,即弱季风事件。对
阿曼湾沉积的研究就很有代表性。深海沉积中保存了浮游
有孔虫的记录。有的有孔虫的纪录与海水温度有
线性关系,而海水温度取决于涌升,涌升的强度则依赖于海表的风力大小,也就是季风强度。因此人们可以从过去近万年的有孔虫记录来推测当时季风的强度,确定弱季风事件。
近来用
大气环流模式所做的模拟研究表明,THC减弱北大西洋变冷,可能是亚非季风减弱的原因。因此,冷事件与弱季风事件出现时间的一致,可能并不是偶然的实际上中国至少是最早注意到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的国家之一。根据冰芯、泥炭、孢粉、
黄土、湖泊、冰川、
雪线及考古资料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有不少是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序列,证明全新世中国弱季风事件年表与北大西洋冷事件有很大的一致性全新世中的冷事件以及季风区的弱季风事件是与全新世的基本气候特征背道而驰的。全新世作为间冰期气候温暖湿润,但是不断为冷干气候事件打断。这些冷干事件一般只有几百年,短的也许只有1-2百年。但是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却有很大的影响。
在全新世中各地先后进入
新石器时代,人口也迅速增长。发生气候突变时,采集、狩猎不再满足生活要,再加上人口的压力,就可能成为推动农牧业发展的动力。据
吴文祥、
刘东生的研究5.5kaBP的气候变冷在
四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及中国的文明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2-4.0kaBP的气候变干正当两河流域的阿卡德王国解体、埃及处于混乱的第1中间期、印度哈拉帕文明衰落。中华古文明也处于交替时期,经过动乱,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
夏朝。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全新世大约出现于8kaBP、6kaBP以及4kaBP的3次气候突变有密切的联系。
失的物种
渡渡鸟是一种重达23公斤的不会飞的鸟,生活于
印度洋上的
留尼汪岛。公元16世纪,水手们来到留尼汪岛。在150年里,所有的渡渡鸟都消失了。它们被屠杀以提供人们所需的油料,并作为猪,狗的食物。
袋狼是像狼的
有袋类,背上有条纹,颌骨很有力。最后一只袋狼死于1936年,因而我们知道它们的确切模样。几万年来,它们是
塔斯马尼亚州的主要
捕食动物。但是当英国人在这个
澳大利亚岛屿定居后,他们为了养羊而砍倒了大片森林。袋狼捕食羊,牧场主就向它们开火。随着供它们栖居的荒野变小,袋狼消失了。
19世纪,漂亮的
旅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数量飞过北美中西部的森林。当它们数以十亿计地在空中飞过时,巨大的旅鸽群使得天空连续几天变得昏暗。但旅鸽却不幸成了那些使用猎枪的人们很容易的靶子和口中的美味。一次射击便可以从巨大的旅鸽群中打下数只鸟来。一次出猎很容易就能获得成桶的旅鸽。到了20世纪早期,一度很常见的旅鸽已经很稀少了。到了20世纪30年代,只有一只被称做“玛莎”的旅鸽生活于
辛辛那提的一个动物园中。玛莎死后,旅鸽也就永远消失了。
参考资料
中国气候变化网 http://www.ipcc.cma.
.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72\u0026NewsID=473
中国气象局 http://www.cma.gov.cn/qxkp/cyqxzs/200805/t20080506_1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