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桐(
海桐花属 formosanum Hayata)别名聚花海桐、七星树,为
海桐科小乔木。原产为
台湾省。台湾海桐对
二氧化硫等
有毒气体的抗性很强,是工矿区优良的庭院美化植物。
小乔木,高2-12米,新枝被锈色柔毛,幼叶两面被柔毛,后脱落。叶革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4-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钝圆,基部窄楔形,下延,侧脉7-10对,下面网脉明显,叶柄长0.5-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总梗密被锈
褐色柔毛,果扁球形,果皮薄,种子10-20粒,长约3毫米,淡褐色,着生于果瓣内壁中部以下,花期5-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2月。
在
华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能忍耐短期0℃左右的低温。喜阳光,宜露地栽植于空旷地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质土和粘土中均能生长,比较喜酸,较耐水湿,稍耐旱。抗空气污染能力很强,极耐修剪。
播种繁殖,生长较好的台湾海桐8年左右可以结实,且结实量大,种子易得。11月种子成熟,采成熟种子用草木灰拌搓脱粒。种子较细小。出种率25%,种子千粒重11g,播种时于沙床或沙托内,加盖薄膜,注意保持沙床湿润。1年生杯苗一般可达20cm高,此时可移至大田培养。幼苗期需较荫湿环境,注意加强水分管理,遮荫,并及时除杂草。大苗对环境适应性极强,充足的水肥和精细的管护可提前1-2年出圃。
台湾海桐从苗期阶段应加强修剪,不要让它长成丛生灌木状。植株基部应保持20cm左右的低矮主干,作行道树栽植主干高不应该超过1m,让侧枝从主干顶端生出;夏季应对侧枝全面摘心,促使其萌发更多的新侧枝,同时剪除跟条。每年秋后应进行一次短截,将树冠剪成圆球形或各种形状,用这种方式培育出的“海桐球”,观赏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