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号介石。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中式,次年联捷
进士。随以父丧,回家守制。十三年(1735年)守制期满,被派往
浙江省担任乡试评阅试卷的“同考官”。
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殿试,入选为
庶吉士。不久受褒赠回乡侍亲。七年(1742年)被任为
歙县知县。此前在京候补期间,曾奉委到
六安市查水灾,到
天长市、盱眙、泗州放赈,甚获好评。知县任上亦以办事干练敏捷著称。由于歙县离乡数千里,不能迎养母亲,任期未满就辞职回家。从此不再出仕,而致力于桑梓的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
人物生平
1703年(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王见川出生。从小天资聪颖,但家庭十分贫寒。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庚寅),王见川8岁,就读于本村河东山腰的“高南塘”私塾。很早的时候,王见川就考取了秀才的功名,成了有膳补贴的廪生。
1732年(雍正十年壬子),刚好三十而立的王见川以县学廪生的身份参加乡试,以《
周易风水》中式第十九名
举人,该榜解元是叶有词。
1733年(
雍正十一年癸丑),三十周岁的王见川以举人身份进京参加会试,中第一百六十六名
进士,该榜状元是
陈倓。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他来不及殿试,就赶回家奔丧。
1735年(雍正十三年乙卯),三年守孝期满,王见川除掉丧服,以初登进士身份分校乡闱(即乡试),奉调充
浙江省乡试同考试官(即副主考)。
1736年(
乾隆元年丙辰),补殿试,该榜状元是
金德瑛,王见川以试策称旨意,进入二甲行列,被钦点为
庶吉士。当时,按照惯例,得有大臣保举,为王见川保举的是
满族礼部侍郎徐元梦,他的评语是“为人孝友,笃志学问”。进入翰林院不久,
蒙恩诏举行褒赠庆典,王见川奉
郎官册荣归,留养在籍侍亲,历朝考都不必参加。
据说,荣归之时,永定知县不敢让他这样一位钦点翰林从城门底下穿过,而是特地架设一架宽大的
云梯浮桥,让他坐着轿子从城门顶上越过,以示王见川的级别高于自己,以示尊重。因为
清代规定:通常的
进士放知县,需要等候一段时期,待有缺出之后,才能补缺成为正式的县令;而
庶吉士散馆改放地方,不须等候,立马上任,就叫“老虎班”。虎为百兽之王,
哺乳纲都怕它让它,庶吉士下来的县令,候补的进士们都得让它,就像百兽让虎一样。“老虎班”一词,即由此而来。
1742年(
乾隆七年壬戌),王见川赴京考,散除县职,这才来到京城候补。候补期间,他曾奉令往六安州查水灾。不久,又奉令解送银子往
天长市、
盱眙县、泗州赈济。他在给皇上的奏折中,切中时弊,提出“以工代赈”的治理江南水患的良策,既解决灾民的生活,又修筑了防洪堤坝,大称上(指皇帝)意,皇上刮目相看,于是授予他
歙县知县一职。到了歙县,王见川以一介书生领此要缺,视大割如烹小鲜。不单单催收征税收,安抚百姓,很得上下口碑;还以兴修水利清理积案雷厉风行而著称;人们尤其称赞他的经济措施、文章道德和实干精神。
关于兴修水利、清理积案,还有一则小故事。话说他运用“以工代赈”办法,治理歙县水患,得到良好的效果。这治水期间,有一天,天气炎热,见川派人到田间去买西瓜慰问民工。他发现同一丘田出产的西瓜,其中有一箩筐特别鲜甜,其它质量较差。见川追根究底,结果从最甜的西瓜地下挖出了腐尸。一件积案终于破解。这就是盛传一时的“西瓜案”。
可是一年未满,王见川便不干了,以“母老,去籍数千里,不能迎养”为理由,告养在籍。(注意一下:古人是很讲孝道的,以孝字请假、辞职,皇上是没理由不准的。当然,这些都是托词、表面文章,跟“移孝作忠”的说法一样都是骗人的把戏)。这里,有一件事可以略微说明当时的一些情况。
徽州知府黄某做生日,所辖各知县都借机进贡,惟见川礼薄。酒酣,黄某突然举起手中高脚标说:“诸位请看此杯多精致。”从座者都赞赏不已。见川却回答:“酒杯虽美,但杯脚太小不稳。”知府听出了言外之意,面露不悦之色。见川终因官场人际复杂,不愿同流合污,未满一年便辞职回家。
回到家乡以后,王见川以培植后进为务,孜孜不倦。
等到母亲终养以后,王见川已经五十来岁了。
1753年(
乾隆十八年癸酉)孟冬,王见川受聘为《永定县志》总,开局于尊经阁。
1754年被允许以书局自随,留意风察。三月来到太平高陂,一边设馆授徒,一边继续编纂县志。还创建汲古文会,从课程上物质上帮助学子进修学业。
1755(乾隆年乙亥)夏,县志完稿。后人评价此志“纪事核实,叙事详明”、“信非名手不办”。县志完成后,王见川想起母亲遗愿,乃发起倡建高陂石桥,捐得白银三千两,建起了一座至今仍为
永定区名胜的宏伟壮观的石拱阴桥——
高陂桥。桥成之日,王见川心情激动,诗兴大发,题下一副对联: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此联以河的下游为观察点,极赞桥之高、桥之美。构思精巧,格律严谨,词句美妙。或许,王见川在联中,还多多少少包含重新出仕的愿望在里面。
高陂桥建成后,王见川又再倡建高陂天后宫。然后回到仙师,发动仙师父老兴办“丽正文馆”(今仙师中心小学前身),岁时课士。
1760年(
乾隆廿五年庚辰),“丽正文馆”竣工后,王见川又向知县
张所受建议,改建县城的
凤山书院(
凤山公园前身),得到采纳,扩大了院舍,改善了设施,题捐谷六千余桶,以资每岁修缮膏火,并津贴考试,刊勒成书,嘉惠士林。从此,凤山书院成为
永定区最大最完善的学府,对本县文化教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到了晚年,王见川校订永定王氏宗谱。还在县城兴建全县王氏总祠,名曰“弈槐堂”,使人皆知敬宗睦族之谊。
后来,他还曾应
嘉应州刺史詹公之请,掌教培风,讲学造士。士庶为之讴思,儒林为之瞻仰。
1770年(
乾隆五年庚寅),王见川去世。他1735年担任
浙江省副主考时的学生、后来担任广东学政的
郑虎文为他作了《王介石传》。
重要贡献
编纂乾隆《永定县志》
乾隆十八年(1753年)他受聘为县志总纂,经一年半的努力于二十年(1755年)夏完成志稿。后人称赞此志“纪事核实,叙次详明”,“信非名手不办”。
乾隆十七年(1752年)起,他在高陂太平文馆讲学、编撰县志有四五年之久。讲学编志之余,创建“汲古文会”,从课程上物质上帮助学子进修学业。又因见馆侧龙岩
永定区交通要道上的“高陂桥”失修,乃
乾隆二十年(1755年)发起重建,劝募白银二三千两,建造了一座后来成为永定胜迹之一的宏伟壮观的石拱阴桥。他为此桥撰写的对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
丹桂宫中”,二百余年间广为传诵。
前者是他从
高陂镇回乡后,发动仙师父老兴办的,为今仙师中心小学的最早前身;后者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向知县
张所受建议,获得采纳而完成的。凤山书院这次改建,不仅扩大了院舍,改善了设施,而且在见川等的努力下,题捐得义租谷6324桶作为助学基金,每年得以招收优秀
生员童生55名,让他们专心进修学业。从此,凤山书院成了合邑最大最完善的学府,对本县文化教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